自从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兴起以来,在其2500年的发展历史中,它从印度北部一个微小的宗教团体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它塑造了印度和东南亚的文明发展,并对中国、西藏、朝鲜和日本的文明产生重大的影响。
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6世纪,他在印度北部(现在尼泊尔的蓝毗尼)的一个小王国出生。贵为王子的他在结婚生子后选择放弃他在王宫的生活而成为一名苦行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冥想和学习之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觉醒”,悟出真理,而他本人也被佛教徒称为“觉醒者”(the Awakened One),也就是佛。
当时,南亚次大陆的宗教是印度教,它在印度已经有了约千年的历史。在印度教最古老的经书《吠陀经》(Vedas)(约公元前1200年)中,印度教的僧侣们提出了也许是人类最经典的关于宇宙来源的问题:
There was not then either non-existence or existence (either asat or sat).
There was no sky, and there were no heavens.
What was it that covered everything?
What was its protection?
Was there a bottomless depth of waters?
There was neither death nor immortality, neither day nor night…
Who is there who knows? Who can tell its origin? Who can tell the source of this creation? The gods are on this side of creation. Who knows then where it came from and how it came into being?
Where this creation came from and how it came into being – perhaps the highest overseer in heaven knows, or perhaps even he does not know.
(那时既没有不存在,也没有存在。没有天空,也没有天堂。什么笼罩了万物?什么保护了万物?水是无底的深渊吗?
没有死亡,也没有不朽,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
有谁知道这一切?谁能说出它的起源?谁能知道这一造物的源头?神没有造物。那么谁知道它来自于何方,又如何产生?
造物的来源以及如何产生——也许天空最高的神知道,或也许甚至连他也不知道。)
这一深沉的问题至今依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从中也可以看出,在《吠陀经》时期,印度教认为神并没有创造宇宙,我们也无从了解宇宙的来源。
随着印度教的发展,《奥义书》开始思考以下三个方面:
1. 外部现实的本质是“存在”(Being)或“现实”(sat)。
2. 人的个性本质是“自我”(atman)。
3. 祭祀仪式的本质是梵(brahman)。
而这三者其实是一回事。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关于现实的知识。佛教继承了这种对于知识的寻求。它不仅仅是在是在智力层面改变人们思考或行动的方式,而是改变人的身份。因为在《奥义书》提到:如果一个人知道“我是梵”,那他就成为整个世界。最后,这一寻求还可以战胜死亡的力量。释迦摩尼对于自我的认识与《奥义书》所宣扬的不同,尽管他的目的是类似的,即通过了解自我的本质而战胜死亡的力量。
必须提及的是:当时印度已经有很多智者对于《吠陀经》和《奥义书》中的教义提出了质疑,他们的看法主要是无神论和唯物论方面的。例如:Sangaya是不可知论者,他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死后的存在,对知识的可能性提出了疑问,并将哲学仅局限于追求安宁上。 Purana Kashyapa不承认道德上的区别,认为灵魂不过是概率的消极奴隶。而唯物论者嘲笑《吠陀经》是神启的真理,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自然的,只有傻瓜才会把它们和神联系起来。Charvakas是这一流派的主流,宣扬说道德不过是社会习俗,而与神圣的命令无关。且自然无所谓好坏、美德与罪恶,生活的目的就是活着,快乐是唯一的智慧。这些革命性的哲学思想削弱了印度教对于人们在思想方面的控制和影响,给印度的社会造成了一种真空,必须有新的宗教出现来填补。
在约公元前6世纪的中期,耆那教在印度产生。这个与佛教差不多同时期出现的宗教的主要创始人大雄也同释迦摩尼一样出身贵族。该教的教义是:宇宙永恒存在,却没有神的存在。超脱这一世界的唯一方式是苦修忏悔和不伤害世上的任何生物。耆那教教徒能伤害的唯一生物就是自身的肉体,它鼓励教徒通过绝食自杀。这样一种极端的宗教是不可能流传很广的。它能够延续到现在并依然拥有一百多万教徒已经是一个奇迹。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思想就源自耆那教。
另一个填补了上述信仰真空的宗教是佛教。它继承了印度教关于轮回(samsara)的思想。在印度教中,轮回是一种痛苦的负担。要摆脱轮回,一种方式是遵循业(karma)的法则,即主宰从此生到下一个轮回的法则。重生有六种形式:神、半神、人、鬼魂、动物或地狱幽灵,上一个轮回的业决定下一个轮回的重生。但即使托身为神,如同业的其他结果一样,都是暂时的、不固定的。另一种方式是不采取任何行动,从而没有重生,彻底摆脱死亡与重生的循环。当释迦摩尼开始苦修时,他选择采取第二种方式解脱轮回。在他觉醒的那一刻,他成为佛,达到了佛教中成为涅槃(nirvana)的境界。涅槃从字面来解释,是“消灭”或“如烛火般熄灭”的意思。涅槃具有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自由感和宁静。
当释迦摩尼悟道后,他开始了漫长的传道生涯。与当时印度的其他宗教导师一样,他通过对话、讲座和比喻来传播自己的思想。根据他弟子的描述,他 “拥有坚强的意志,极具权威和自豪,但是行事和说话都十分温和,具有无限的慈悲。”他传授的是“觉悟”(enlightment),而不是“启示”(inspiration)。他不关心宗教仪式或神的崇拜、形而上学或神学,并拒绝讨论永恒、不朽和神这些问题。对于世界是否有开始还是有终结、灵魂是否等同于肉体、圣者是否能在天堂得到回报等问题,他不发表任何意见。因为他认为这些问题只能导致激烈的无用争论和人们的相互仇恨,但不会给人们智慧和安宁。
释迦摩尼在80多岁时去世。他的尸身被火化后,遗骸被装入舍利塔(stupas)中。佛教徒认为佛祖既留下肉身(form body)又留下达摩(dharma)。前者包括佛祖的舍利,他用过的器具、去过的地方和他的形象。而后者是他传授给世人的思想。这一说法与基督教关于基督的性质有点相像:基督既是人但又具有神性。佛祖的肉身会消失,但他的达摩是永恒不变的。达摩既是释迦摩尼留给佛教徒最重要的遗产,也是我们尝试理解他思想最有用的方式。
佛祖的第一次讲道可被概括为以下四个真理:
1. “苦”(dukkha);
2. “苦”的起源;
3. 停止“苦”(即涅槃,或者也可称为nibbana);
4. 涅槃的道路。
这里指出一下:Dukkha和nibbana这两个词都是巴利文,最早的佛教经典都使用巴利文写作。这是与梵语不同的印度本地语。而当佛教演变成大乘佛教后,佛经是用梵文写的。
一.All is suffering——佛教中的三苦,即(1)苦苦,Dukkha-dukkha (suffering that is obviously suffering),显而易见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痛苦;(2)坏苦,Viparinama-dukkha (suffering due to change),由于变化所带来的苦,使快乐在逝去时令我们痛苦;(3)行苦,Samkhara-dukkha (suffering due to conditioned states),无常变化的苦,因为万物本质和规律与人的幻觉相反,就有了这种苦。这三种苦与生存的三种“标志”相关,即万物皆苦、皆是转瞬即逝、皆“无我”(no self, anatta)。
二.“苦”的起源——十二缘起(the twelvefold chain of dependent arising,即 paticca-samuppada)。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无知导致欲望,而欲望导致重生。无知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我”,那是需要不断被新的、期望的经历或物品所填满的自我。
三.涅槃。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无我”并弃绝导致轮回的欲望时,就有可能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但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容易的过程,有可能会需要很多次轮回以后才能实现。但是人们还是可以获得像释迦摩尼一样涅槃的境界。佛教为何宣扬涅槃才是解脱,是因为轮回根据印度教的教义是必须要避免的一个痛苦的永恒过程。涅槃既是佛祖悟道的时刻,也指他脱离肉身(即无余涅槃)的时刻。对于佛教徒而言,当他知道自己不再无知、弃绝了所有欲望之时,那也是涅槃。涅槃并不仅仅是不再进入轮回,还意味着一种如同佛祖觉醒般的心灵或存在的状态。
四.涅槃的道路。这通常被分为八类:正确的理解、思想、言辞、行动、生活、努力、正觉和定。主要在于德行、三昧(samadhi)和智慧。一般的信众只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撒谎、不纵性和不饮酒。而出家的僧尼的戒律更严。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不再造业、培养智慧,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
佛教是印度教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各种思潮的产物。它大大简化了印度教繁琐的教义,只采用了其中轮回的思想,并提出其自身对于世界与自我的看法,并进一步指出了脱离轮回的道路和方式。它抛弃了印度教中由婆罗门僧侣垄断的宗教典籍和仪式、以及种姓制度。佛教体现了释迦摩尼对于众生的慈悲之怀,强调苦修和智慧。但是在佛教的演变过程中,佛教最初的教义有了巨大的改变。这将在下篇叙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