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就知道“断舍离”了,每年都会对着自己说无数遍的“断舍离”,可从来没有效果。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坏毛病,可能大多数女生都会有类似情形,当感觉缺什么的时候,就会习惯性的买好多同类,比如,看着衣柜里缺件白衬衣,我就会买好多件不同款式的白衬衣回来挂着;缺牛仔裤,我就会买好多条不同品牌,颜色的牛仔裤回来挂着;缺双肩包,我就会买好几个双肩包回来,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家里堆了很多重复且崭新的东西,高跟鞋、运动鞋、茶具、炊具、保温杯……各种小东小西散落在抽屉里,角落里,有些连包装都没拆开,就这样落灰好多年。还有就是遇到特价打折,就喜欢囤货,各种护肤品,面膜,满满几大抽屉,用好几年都用不完,有些只能等保质期过了,直接进了垃圾桶。当时以为的“断舍离”就是把不再需要的东西扔了,换上更新更好的东西。
近一年,因为家里发生了太多的变故,不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对我都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静下心来,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并认真思考起下半辈子该怎么渡过。当我看着塞满衣服的柜子时,我不再像之前似的,把几年不穿的衣服挑出来,而是认认真真的把它们做了个分类,喜欢的,不太喜欢的,新的,旧的,穿过几次的,常穿的……忽然发觉虽然柜子里东西挺多的,但其实经常穿的,也就那么几样;鞋柜里的崭新的高跟鞋放着好几双,应该不会再穿了,却也舍不得扔掉,留着做个纪念吧;整理抽屉,翻出好多套以前买的茶具,当时买只因为喜欢,买回来放着慢慢用,结果,一放就是好些年,单说茶漏,都翻出来七八个不同款式的好几套,看着它们排成一列的模样,我都有些哭笑不得,使劲回忆着当时购买时的冲动场景。
未来的日子,希望可以简约,轻松一些,不想让自己有太多的负累,看着这些多余且可用的东西,彻底的从心里拔出了重复购买的那根草,“断”就是从心里真正断了念头,不惦记了;“舍”让物品回归它本身的实际用途,不因喜好而产生消费欲望,消除购买欲望;“离”把陈旧的或者自己不再需要的东西送人或者直接扔掉,减轻繁杂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但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逛各种购物网站,看着琳瑯满目的商品,听着直播间里的热闹,充满着烟火气息,让人觉得生活是如此等生机勃勃,还是会把心仪的东西放进购物车里,等一段时间翻出来看看,是否还喜欢,或者就这样一直放着,等现有的坏掉或者用完再来替换。
现在被我逐渐断舍离的这些物品,念头都曾经是我热爱生活的表现,每天有快递可收,购买欲热情饱满,月月有信用卡账单,动辄大几千上万,可当我回头看以前的自己,却觉得疲于奔命,活得狼狈不堪,一点也不喜欢以前的生活;因为换了工作,现在的收入比以前低了好多,经济收入决定上层建筑,严格来说,有些断舍离也不完全是主动的,现在能省的就该省省,拿更多的精力整理自己,多余繁兀的东西,统一放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留待日后慢慢消化,逐渐的,看着信用卡上的金额越变越小,负担小了,越发感到轻松,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写写东西,看看书,练书法,这才是真正期待的生活,而非各种的“买买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