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的季节,在各个学校的门口,上学、放学的高峰,总能看到人山人海接送孩子的壮观场面。这直接导致学校附近几百米的大小通道堵塞。
的确,现在车祸猛如虎。社会上还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坏人存在。对于年幼的孩子,的确需要接送。可是,对于已经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还这样接送,我常常不能理解。上了初中、高中的孩子,无论是形体上还是思想上,已慢慢的走向理智和成熟。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和陌生人搭讪,这最起码的教育,在课本上早就有过,老师也教过。相信每一个做父母的,也应该无数次跟孩子讲过。所以,上初中、高中的孩子,做父母的就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上学、放学。
在非洲草原,有一种老虎,在小老虎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虎妈妈就会离开它,让小老虎独自生活。刚离开妈妈的小老虎惶惶然,因为没有娴熟的捕猎技能,它们常常要忍饥挨饿。饥饿是很折磨人的,但也能锻炼人的斗志。小老虎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或成功的捕猎当中,慢慢长大,成为真正的老虎。
孩子长大了,该放手就要放手。作为父母,一直殚精竭虑的为儿女的生活操心,希望他们的生活一帆风顺。这些父母不知道,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一一品尝过,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上路了,有时候走着走着,摔跤了,注定要碰得头破血流。爬起来,咬着牙,忍着痛,继续赶路。最后还是走了过来。只有这样的经历才是真正的成长。动物界的妈妈这样爱孩子,人类的妈妈你做到了吗?
在鹰的世界里,鹰妈妈觉得孩子到了该飞翔的年龄了,应该到广阔的天地学着自己觅食。这时候鹰妈妈就会把小鹰们赶出鸟巢。若有小鹰赖在鸟巢里不走,觉得自己还没有长大,还想继续接受鹰妈妈的哺育和庇护,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孩子一个个赶出鸟巢。鹰的鸟巢一般都建在悬崖峭壁上面。底下都是万丈深渊。被推出鸟巢的小鹰们就会被迫展开翅膀,努力的飞翔,否则就会摔死。
鹰妈妈觉得,一个不能在蓝天上骄傲地翱翔的鹰,就不配拥有鹰这个称呼。一个蜷缩在鸟巢里面所谓的鹰,是对鹰这个称呼的亵渎。所以鹰妈妈宁可冒着孩子摔死、饿死或冻死的危险,她也要让孩子们飞出鸟巢,活得像一只真正的鹰。
在一些初中或高中的学校周围,常常可以看到有许多房屋出租。这些房屋大多被家长租下来,专门用于照料孩子的饮食起居。为了孩子上学方便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
世界上的路不止一条,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真正的父爱母爱,有时候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解放孩子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解脱。
动物界的妈妈这样爱孩子,人类的妈妈你做到了吗?一只狼幼崽,被人类关进了笼子。关进笼子的小狼崽,拼命地呼唤着妈妈救救他。狼妈等到天黑,躲过人类的眼睛,靠近关小狼崽的铁笼。狼妈使命的用她锋利的牙齿撕咬着笼子,无奈笼子是用钢筋做的,狼妈就是拼尽全力,咬断牙齿,鲜血淋漓,也不能撼动那钢铁做的牢笼。狼妈愤怒的看着铁笼,看着失去自由的狼崽,走了。
第二天晚上,狼妈又来了,她叼着一块肉,给狼崽吃。狼崽开心的吃了,然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那块肉是有毒的,狼妈行走江湖多年,她一双老辣的眼睛,看过人类用这样的毒饵,夺走了许多同类的生命。现在她却用这块毒饵让自己的狼崽丧了命。
不自由,毋宁死。狼妈不想她的孩子像一个囚徒似的活着。或者说,即使表面获得了自由,他也要像狗一样摇尾乞怜,期盼着人类赐予他食物。狼要活着,就要有尊严的自己去捕食猎物,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度日。狼的天地,是沃野千里。
多么决绝的母爱!在狼妈的眼里,他们的生活就应该是自由自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的活着,不如去死。
在网上,有这样一则新闻,父母不放心孩子暑假在家里独自做作业,就装了一个摄像头,随时监控孩子。看孩子是在做作业还是在打游戏?他们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好。这类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极强,对孩子的任何琐事都要一清二楚,翻看孩子的日记,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他们还在心理上给孩子施加压力,我在外面拼死拼活,努力赚钱,就是为了你好好的生活,你如果不好好的读书,怎么可以对得起我?
这类父母对孩子身体、心理上的限制和压力,就是变相的剥夺孩子的自由。
有一个孩子,在父母一路精心呵护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结果考上了名牌大学,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了,他失业三次。前两次是没有过试用期,第三次他估计自己通不过,主动把自己给炒了。然后他就拒绝再找工作,把自己封闭在屋子里,整天打游戏过日子。
这位妈妈着急上火,她偷偷的给儿子工作过的单位领导打电话,三家单位的领导对她儿子的评价惊人的一致:你儿子对工作不上心,好几次安排他工作,他根本就不干,还没有任何理由。批评他一次,第二天他就不来上班了,而且他不会与人相处,常常一言不合就翻脸。看到单位的领导,也从不打招呼。这就是典型的学习的骄子,生活的低能儿。
这位妈妈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她把孩子封闭在一个只知道学习的狭窄圈子里,她忘了孩子最终要走向社会。一个从小生活在笼子里的孩子,贸然的走向社会,那只能处处碰壁。
龙应台有一段话:
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虽然无奈而苍凉,但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必须如此。父母最理智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的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里分离而去,这种分离越快你孩子就越成功。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联系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