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从初中开始喜欢上读书的,现在大四,仍旧喜欢读书。不是那些非主流的书籍,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
你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身边的人经常这样嘲笑我。
是的,有什么用呢?
我现在,没有找到工作,没有考上研,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也写不出好文章,口才也不比别人好多少,知道的也不比别人多。那我读的那些书究竟给了我些什么?
说实话你现在问我,读书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我也说不上来。这不是谁强迫你去做你就能去做的事,只是一种生存方式,和抽烟一样普通。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没读过那么多书,真的。
第一不该读的书《让奇迹在生命中发生》《潜意识的力量》这两本书都是约瑟夫墨菲写的,有关潜意识的书。这是我初一读的。这本书直接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信仰。现在回想起来,初一应该是世界观成形的重要时期,而我却在这个时候看了这本书,直接导致我信仰潜意识。听起来可能觉得很玄乎,但这两本书都是宣扬“暗示”的力量,所谓“相信它便无所不能”。所以在书的影响下我会经常给自己暗示,无意识的给自己暗示。举例来说,学习的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就暗示自己能学好,自己不喜欢的没兴趣的东西就暗示自己这东西学了没用。导致自己越来越感性,只重视自己喜欢的东西。谈恋爱的时候暗示自己这个人是我生命中的真命天子,他对我无比重要,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之类的。导致自己越来越偏执,只重视自己的感觉忽视对方的感觉。这样下去当然只有失败。甚至于最后自己的身体也会被暗示所控制。例如,我现在失去了嗅觉,闻不到气味,除非是特别重的或者有时不经意之间能闻到一点。这是因为我弟弟他有鼻炎,我观察他久了之后,想象他的感觉,后来一次轻微感冒后,我感觉自己体会到了他的感觉。感冒好了之后就闻不到气味了。也有去医院看,但医生说没有问题。可我知道这是我暗示的结果。甚至现在我好好的,我说,我要哭了。说完如果不控制,眼泪就会马上掉下来。
第二不该看的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是我高二看的。那个时候我正在和一个男生谈恋爱,并一直暗示自己他就是我生命里的唯一(可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你们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爱吗》)。然后又在这本书的影响下,直到现在还是忘不了那个人,已经七年了。而且我现在还有男朋友,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精神出轨。我爱着一个回忆里的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而且怎么也走不出来。
第三不该看的书《廊桥遗梦》,这本书是我大三看的,这本书影响了我的婚姻观。这本书讲的是婚外情的故事,把婚外情写得那么好,完全是我最想要的爱情。我想如果我以后结婚了,也遇到了那么一个男人,我肯定会出轨。看吧,我又在暗示自己。
第四不该看的书《人生智慧录》《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叔本华写的,这两本书都是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我本来就是个悲观消极忧郁的人,看了这两本书后更悲观了,不知道活着干嘛,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样活着和那样活着有什么区别,于是“就这样吧,这辈子”成了我的口头禅。我一直是个爱情至上的人,而我所认可的追求的真爱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了,所以感觉这辈子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我还有一个很爱我的男朋友,他是个没有精神世界的人,我的这些苦恼他都无法理解。但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可是又没办法,不知道怎么做,感觉自己要人格分裂了。
第四不该看的书《红楼梦》系列,从大一到大四看了很多有关《红楼梦》的书,很多。毕业论文写的也是《人的生存悲剧---论曹雪芹的悲剧观》。越看越觉得作者说的对,人生如梦,空幻,拥有了,得到了,执著了,最后还是会失去。而且看了太多小说的缘故,某种意义上目睹了很多人的完整的一生,这种感觉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局外者,能看到书中的人从年轻到老去,他们的追求,目标,所珍爱的东西,可往往到结局时才发现,他们的人生是错误的,追求了不该追求的东西,却与真正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而他们之间却懵然不知。这样一来,我就好害怕,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该放弃什么,选择也是错,不选也是错。人生突然变得恐怖起来,不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了。
有人肯定会说,你会这样觉得那是因为你读的书还不够多。或许吧。
可是你觉得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好的吗?我相信没有,世界上的大部分东西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读书也一样。书让你体会到了比一般人更强烈的幸福感的同时,也增加了你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唉,我想在书中找到答案,我现在该怎么活下去,可是找不到。。。。。
网友评论
而且,你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戏谑,不是忏悔或求助,因为根本没必要。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你从书里收获了痛苦,但是你收获了清澈吗,你足够坚韧吗?
我感觉这才是问题所在。
推荐几篇文章吧。
若一辈子没有赚大钱,当大官,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次),活着能算有意义吗?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61532/answer/28240920
还有一篇我以前写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所谓失败的人生&我所以为的智慧
http://www.jianshu.com/p/671edc5a3889
书说到底也只是别人的片面观点好而已。如何能全信?
如果说书代表着知识,那么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只要坚守住自己坚强,无畏,积极的生活态度,看书反倒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书是好东西,但不要把看的太过严重。
这是我在几年的纠结之后
暂时得出的结论。供你参考。
自从我看了之后,心胸变开阔了不少
而是太容易受影响
最后,只有一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问题解决问题。
你珍惜所拥有的,所有读过的书,爱情与一切。
书不在多而在精。如果允许我提个建议,我提议去阅读那些审阅自己的书籍,一定要看原文。例如我自己就从论语中学到不少,还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还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用一些积极的去中和消极的,会让自己平和。欢迎探讨!
同感。
樓主像演戏一樣,認為世界圍著自己轉,沉浸角色,可戏演完后一直不能抽离。感覺您一直嚮往別人的生活,卻嫌棄自己擁有。要區分虛幻和現實,辯證地讀書。
@书同 @吴建波Jacob 這位大哥說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