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年来最不该读的书

作者: 沐云 | 来源:发表于2015-04-07 19:52 被阅读10006次

可能是从初中开始喜欢上读书的,现在大四,仍旧喜欢读书。不是那些非主流的书籍,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

你读了那么多书又有什么用呢?身边的人经常这样嘲笑我。

是的,有什么用呢?

我现在,没有找到工作,没有考上研,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也写不出好文章,口才也不比别人好多少,知道的也不比别人多。那我读的那些书究竟给了我些什么?

说实话你现在问我,读书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我也说不上来。这不是谁强迫你去做你就能去做的事,只是一种生存方式,和抽烟一样普通。但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宁愿没读过那么多书,真的。

第一不该读的书《让奇迹在生命中发生》《潜意识的力量》这两本书都是约瑟夫墨菲写的,有关潜意识的书。这是我初一读的。这本书直接影响了我的世界观和信仰。现在回想起来,初一应该是世界观成形的重要时期,而我却在这个时候看了这本书,直接导致我信仰潜意识。听起来可能觉得很玄乎,但这两本书都是宣扬“暗示”的力量,所谓“相信它便无所不能”。所以在书的影响下我会经常给自己暗示,无意识的给自己暗示。举例来说,学习的时候对于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就暗示自己能学好,自己不喜欢的没兴趣的东西就暗示自己这东西学了没用。导致自己越来越感性,只重视自己喜欢的东西。谈恋爱的时候暗示自己这个人是我生命中的真命天子,他对我无比重要,是我生命的全部意义之类的。导致自己越来越偏执,只重视自己的感觉忽视对方的感觉。这样下去当然只有失败。甚至于最后自己的身体也会被暗示所控制。例如,我现在失去了嗅觉,闻不到气味,除非是特别重的或者有时不经意之间能闻到一点。这是因为我弟弟他有鼻炎,我观察他久了之后,想象他的感觉,后来一次轻微感冒后,我感觉自己体会到了他的感觉。感冒好了之后就闻不到气味了。也有去医院看,但医生说没有问题。可我知道这是我暗示的结果。甚至现在我好好的,我说,我要哭了。说完如果不控制,眼泪就会马上掉下来。

第二不该看的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本书是我高二看的。那个时候我正在和一个男生谈恋爱,并一直暗示自己他就是我生命里的唯一(可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你们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真爱吗》)。然后又在这本书的影响下,直到现在还是忘不了那个人,已经七年了。而且我现在还有男朋友,我感觉自己一直在精神出轨。我爱着一个回忆里的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人,而且怎么也走不出来。

第三不该看的书《廊桥遗梦》,这本书是我大三看的,这本书影响了我的婚姻观。这本书讲的是婚外情的故事,把婚外情写得那么好,完全是我最想要的爱情。我想如果我以后结婚了,也遇到了那么一个男人,我肯定会出轨。看吧,我又在暗示自己。

第四不该看的书《人生智慧录》《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是叔本华写的,这两本书都是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影响了我的世界观。我本来就是个悲观消极忧郁的人,看了这两本书后更悲观了,不知道活着干嘛,人生有什么意义,这样活着和那样活着有什么区别,于是“就这样吧,这辈子”成了我的口头禅。我一直是个爱情至上的人,而我所认可的追求的真爱已经不可能再得到了,所以感觉这辈子怎么样都无所谓。可是我还有一个很爱我的男朋友,他是个没有精神世界的人,我的这些苦恼他都无法理解。但我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可是又没办法,不知道怎么做,感觉自己要人格分裂了。

第四不该看的书《红楼梦》系列,从大一到大四看了很多有关《红楼梦》的书,很多。毕业论文写的也是《人的生存悲剧---论曹雪芹的悲剧观》。越看越觉得作者说的对,人生如梦,空幻,拥有了,得到了,执著了,最后还是会失去。而且看了太多小说的缘故,某种意义上目睹了很多人的完整的一生,这种感觉怎么说呢,作为一个局外者,能看到书中的人从年轻到老去,他们的追求,目标,所珍爱的东西,可往往到结局时才发现,他们的人生是错误的,追求了不该追求的东西,却与真正重要的东西失之交臂而他们之间却懵然不知。这样一来,我就好害怕,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该放弃什么,选择也是错,不选也是错。人生突然变得恐怖起来,不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了。

有人肯定会说,你会这样觉得那是因为你读的书还不够多。或许吧。

可是你觉得世界上有一件事是绝对好的吗?我相信没有,世界上的大部分东西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读书也一样。书让你体会到了比一般人更强烈的幸福感的同时,也增加了你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唉,我想在书中找到答案,我现在该怎么活下去,可是找不到。。。。。

相关文章

  • 二十几年来最不该读的书

    可能是从初中开始喜欢上读书的,现在大四,仍旧喜欢读书。不是那些非主流的书籍,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 你读了那么多...

  • 二十几年来最不该读的书

    可能是从初中开始喜欢上读书的,现在,仍旧喜欢读书。不是那些非主流的书籍,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名著。 你读了那么多书又...

  • 最值得读的书

    1,经验的疆界(詹姆斯 马奇)已购 经验是一个有用的老师,但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 抽离和整合 低智学习...

  • 最值得读的书

    经验的疆界(詹姆斯 马奇) 历史研究(汤因比) 人类理解研究 佛教浅谈(熊逸) 武志红心理学 控制愤怒 蜥蜴脑法则

  • 最值得读的书 - 草稿

    1,经验的疆界(詹姆斯 马奇) 2,历史研究(汤因比) 3,人类理解研究(休馍) 是继人性论之后的深刻作品 在这本...

  • 读书忆

    早上懒得起床,打开床头的昨日计划要读的书,若有所失,仿佛今日不该读这一本的,因为,里面的章节我大致翻了几页,不该...

  • 人,是最耐读的书。

    人,是最耐读的书。 文 | 花胡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从小耳朵都听到起茧子的老话。后来无意中又读到所谓...

  • 人,是最应该读的书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和牛人聊天总能学到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周末两天见了几位牛人,收获很多。 1 第一位,是小马宋。 半...

  • 2019年最值得读的书

    如果你读了下面的这本书,你可能会惹怒父母,离开你现任的男女朋友,重新考虑你的职业,获得从未有过的快乐,原谅过去伤害...

  • 落跑公务员 第二十七章 接受审查

    返回目录 上一章:宴席总会散 第二十七章 接受审查 近几年来,和老干部局关系最密切的部门就...

网友评论

  • 日月同光:好吓人,似乎我个人也有这种暗示
  • 豆儿妈育儿:感觉作者的苦恼好奇怪,仅仅几本书就影响了决定了你的三观。难道三观的形成不是日积月累,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家庭、朋友、人生经历、社会等等综合沉淀的结果么?我有时也会悲观,也会想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终归也是死,可是让我现在去死,我肯定舍不得,不是没有勇气,是舍不得。舍不得我的爸爸妈妈,舍不得我的好朋友,舍不得爱我和我爱的人。所以,我现在觉得,因为爱才活着,活着是为了爱。过好当下最重要!共勉^_^
  • d5f37fb9609f:叔本华的书可以批判的看,其实也有积极的一部分。
  • d2cd99b0efce:赞一个
  • Carolinawhy:除了第一本都读过
  • 壮壮很壮:我建议作者你去看一些与你所读的书内容相反的进行中和一下。在行动方面你可以去做事如旅游,义工等等,通过生活来调节状态,让自己更接近现实脱离书中的虚幻。
  • 领导力培训师_英子:暂停读书,暂停用脑和心,去做一些你以前觉得没意义的事,或者不太需要思考的事,体会其中的感觉。
    朗基罗:@生涯规划师_英子 怎样暂停用脑和心?
  • ad650d566c55:任何一个作者他写的文章也不能全部都引以为用 毕竟他看到的和我们所发现的是不一样的 有句话说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向上的 积极的 而不能有着悲观消极的心态
  • 163b6cfe6e41:好吧除了第一都看了
  • 0a1807280f1c:说句实话,这些都是你心态的问题,跟读不读书没关系。不知你是在黑还是自黑,至少都不是应该被提倡的
  • 52a9a6775da1:既然你读过了叔本华的书,那么在去读读康德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
    163b6cfe6e41:@吾何 看不懂→_→
  • 280066e2134b:首先,我很羡慕你看过那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书籍!看过你的文章,只想提提我的建议!就像给你评论的一位读者那样,我很是想告诉你:等到你突破了某个极限,你会意识到以前读过书会给你意外的收获!因此,书,必须读!但是要懂得拿捏!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两面性甚至是多面性,这个时候你应该自己客观分析又或请教!久而久之,你的三观就会逐渐成型。你能把这些观感写下来,说明你并不懒,不笨,你仍需努力,请静下心!
  • Mr少年客:建议读下《英雄志》,或许能找到自己的处事之道。也是影响我自己价值观的奇书,比较正向的影响,对书中的卢云感触良多,坚持正道,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外圆内方的处事哲学....也能看到其他方式的活法、信念价值观的冲突。
  • 9863ae88f815:很喜欢文字,对书由衷的热爱,但书看得很少,有时间也只看自己喜欢的,不会刻意去读那一本名著或者别人口中的好书,只要自己看得舒服就行,不刻意追求。作者你这种情况我也许不理解,希望你以后单纯的看自己喜欢的书,也许会轻松很多。
  • 牧虚戎:感觉书都偏向于文学哲学,可以读读别的类型的书啊,思维方面,社会学等等
  • 56362a9605fa:感觉就像某些哺乳动物的幼仔会把睁开眼睛之后看到的第一个东西当成自己的妈妈。
    56362a9605fa:@沐云 姑娘您抬举我了, 我这人肤浅之极, 一身低级趣味.斗胆猜测一下, 你还很年轻吧, 大了就好了, 当时觉得过不去的东西时间会帮你一一抹平, 连痕迹都不留.
    92f67ea58f28:@webwombat 从一个韩剧里看到过这种理论 灵魂构建期决定一个人的一生 人一般是十一二岁之前
    沐云: @webwombat 好深奥的,话中有话的,一语双关的感觉
  • 紧凑的空气:同感,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大,我初中时候暗示一个女的是我唯一,后来就一直让我的心不能复原。
  • 怂蛋蛋:怎么说呢。太感性了。书。读读就好了 太认真。都是人写的。你知道他写的真假?不轻易相信。然后。看点正能量的书吧。用你的感性。
  • 唐清泉:亲爱的,你是书读少了,等你再突破一个极限,你就会发现你所谓的不该读的书都有大用处,现在它们作为你的潜藏资源还没用得上罢了。
    而且,你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戏谑,不是忏悔或求助,因为根本没必要。
  • 苦瓜FM: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 5ab134b6bac8:人形思想跑马场。。。
  • 9e5e75584bd5:典型的输入太多,输出太少。
  • 大长腿被自己绊倒了:读书没错,但你应该有自己思考吧~不能全按照书里的理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啊小妹妹
  • 5903b8f20bc0:@沐云 她还是有读书的,不过都是些言情啊,什么乱七八糟叫做书的东西,作为她哥,又不在她身边,只能通过买点书这种方式了(脑子笨,没有什么好方法)我觉得应该看点“好书”,能对她的三观有所正确引导的,您说的安徒生童话啊,一千零一夜,她读过了,再次感谢您的回复,祝您读到好书,写出好文章。
  • 沐云: @鱼松菌 初中生的话看点小故事什么的,有趣点的比较好比如智慧背囊,一千零一夜,安徒生之类精装本。而且我感觉读书的兴趣是培养不了的,主要是自己能找到书中的趣味点,这个比较看机缘的感觉。
  • 5903b8f20bc0:想请教下您,初一女生该读些什么书构建三观呢,想给妹妹买几本书看,无奈自己不怎么读过书,望不吝赐教。
  • ace260b9830b: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本意不是想告诉你人生一定是空幻等等的,一个陌生人女人的来信的作者也不是想要你像女主一样一直卑微的守着无望的爱,作者们只是在自己熟知以及阅历范围内的创造,不是让你照搬书里而生活或塑造自我。你变得悲哀因为你自己潜意识想要变得悲哀。书,文字,知识都只是传递信息,要不要吸收或者怎么样是你自己的事情。
  • 忘耽:……
  • c1fad0234e66:我想说的是,人的欲望无止境,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光看书只会让自己迷失,还得从自身经历和经验入手。个人的环境体质不同,他们书未必适合我们。
  • 沐云:@汪浩 谢谢啦
  • 汪浩: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理解得越多,就越痛苦。知道得越多,就越撕裂。但是,他有着同痛苦相对称的清澈,与绝望相均衡的坚韧。”
    你从书里收获了痛苦,但是你收获了清澈吗,你足够坚韧吗?
    我感觉这才是问题所在。

    推荐几篇文章吧。
    若一辈子没有赚大钱,当大官,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次),活着能算有意义吗?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561532/answer/28240920

    还有一篇我以前写的,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所谓失败的人生&我所以为的智慧
    http://www.jianshu.com/p/671edc5a3889
  • 汪浩:看书,思考,然后把镜头拉远。
    书说到底也只是别人的片面观点好而已。如何能全信?

    如果说书代表着知识,那么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只要坚守住自己坚强,无畏,积极的生活态度,看书反倒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书是好东西,但不要把看的太过严重。

    这是我在几年的纠结之后
    暂时得出的结论。供你参考。

  • 侯爷:尽信书不如无书,建议作者以后读书,多试着去反驳书的观点。
  • a863deef27cf:每本对我们影响很深的书,一般都是在其中看到了我们的可能性。有个对小说的定义是:照亮人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可以知道究竟我们能是什么】。之前有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躺着活与站着活究竟有何区别!这个问题对于自己而言是如此难答,不过有了个相近的答案。我觉得吧,活着就会遇见不同的东西、有趣的东西。死了就什么也无。就算我们的行为犹如捕风,但是也不妨碍我们投入生活。当然选择在我们自己。推荐你个电影【美丽人生】。
  • 39066d26ee1f:@沐云 还有一场放松的旅行。无欲无求的旅行
  • 沐云: @d12f8b1b6197 我是射手,占卜大师
  • 3caab88c61b6:建议去看本西方哲学史,体会一下世界上都有哪些思想,每种都好好思考一下联系生活回想一下。
    自从我看了之后,心胸变开阔了不少
  • SpaceMonkey:容易受影响的原因还是量少面窄同时思考不足,没有形成一个自洽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每本书的作者都可能存在他的一套体系,需要肢解出与自身体系兼容的部件,而不是全盘接收,否则只会被不同体系间的矛盾所困扰
  • 邓野:这只能说明你不会读书。
  • 我的名字叫清阳:好像不是读的不多
    而是太容易受影响
  • 来自海洋的微风:你是双鱼座
  • 红炉点雪:两个建议作者可参考。一,多读更多的书,既然楼主这么容易进书中而出不来,那不妨多看各种类型、观点的书,甚至是反对立场更好,直到形成一个混合的稳固的三观,楼主就不会那么多烦恼了。二,如果看不下去,就对同一种书反向思考,比如红楼梦,为什么会是个悲剧,导致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换个平行世界是否能改变悲剧?又为什么不能是喜剧?一句话,多接触多方面思考,只在一个小点深入钻会变成形象的"钻牛角尖"了。
  • 1d205607c1cd:书都是好书,很多的描写值得我们借鉴,沉迷其中只是你的性格使然,现实中也很多例子,只是我们没办法去深入了解,读书能让我们思想独立,而不是让我们沉迷其中。
  • 木卜卜:你的思考呢,也许该找个人将你从自己的精神世界拉出来,从无到有才是大智慧
  • 148877aee7f3:你太容易被一些言论牵着走了吧?独立思考和审视自己会更重要
  • a5e9248562de:只要你有空,电脑或手机上网,闲着也是闲着,会網,购,适合大学生,上班族,带小孩的妈妈,多做多 给,当天打錢,不线时间,加抠抠,609.235.710

  • 孙行者:@孙行者 太多的人都想找一个现成的答案,请清醒一点吧,认真看清楚你和你的生活!
  • 孙行者:从来都没有一本书会教你要如何去生活,因为你只有自己去体会过了,才能知道生活的真相!
  • 5aa28cdedc3f:笔者是在传播负能量吗?一本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出版的好吗?总有它的原因,你看了,相信它认可它被它说服说明你在心里同意观点,并不是书中的内容将你扭曲。
  • 沐云:@jeffreytyco 你推荐的书会尽快看的,到时候再探讨,谢啦
  • 村花姐:没有你看书那么多,但我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也是个精神需求很高的人。但未必都是书的错,我们还是要学会善待自己,热爱生活,要相信。
  • susen:能读那多书是奢侈的,没读过的人只能行千里路。如果你还没行千里路,你再走走~你就发现读书的用处
  • 勿說:读了那木多书却过不好一生
  • 945c658ed0d1:未必是读这些书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观念,或许是其他的未知因素。
  • 崔平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 39f790ebd615: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我也喜欢看书 看很多书 什么类型都涉猎 就跟我吃饭一样 其中 有用的就消化 没用的就排出 我跟自己讲 看书就当看戏 你只是个看客而不是戏子 不要入戏
  • LD讲故事:书本是增加知识面和理解能力,并不是单纯的多读书就能获得工作或者金钱,能力很多还是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慢慢磨砺出来的,书本会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慢慢透过时间显示它的价值,现在书本只能开拓你的视野,在迷茫时引领你走向未来。
  • 蓝云落:打了半天,按了删除。
    最后,只有一句,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有问题解决问题。
    你珍惜所拥有的,所有读过的书,爱情与一切。
  • jeffreytyco:喜欢楼主的文风,读起来楼主有一种天然的优势,就是看书能透过纸张,同时又通过自己强烈的同理心去直达作者内心。这是你的优势。再暗示一次,这是你的优势。
    书不在多而在精。如果允许我提个建议,我提议去阅读那些审阅自己的书籍,一定要看原文。例如我自己就从论语中学到不少,还有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还有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等等。用一些积极的去中和消极的,会让自己平和。欢迎探讨!
  • 锑星:我看完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后就不悲观了,反而变得更加坦然。叔本华也说了,这本书是告诉人们如何幸福的。楼主可能是理解错这书了。
  • 书同: @菩提本無樹 都是从豆蔻年纪走过的,每个年纪都有难题和礼物,彼此彼此。
  • 逆风的方向:书让你体会到了比一般人更强烈的幸福感的同时,也增加了你对痛苦的感受能力。
    同感。
  • d0nt:生活就是一本書,不覺得有什麼書不該讀,讀書就像感受生活,感受別人的人生。如果你想過別人的人生,有意思嗎?感覺樓主是有點中二病的學生,還沒有畢業(請見諒,我找不到其他詞,並沒有貶義,我自己也經歷過)。
    樓主像演戏一樣,認為世界圍著自己轉,沉浸角色,可戏演完后一直不能抽离。感覺您一直嚮往別人的生活,卻嫌棄自己擁有。要區分虛幻和現實,辯證地讀書。
    @书同 @吴建波Jacob 這位大哥說的很好
  • 24396451dba3:说明你懂得许多道理的同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书是让你懂得道理的,但是能力同样重要
  • 9aff97797647:还看得不够多- -
  • stillwalking:傲慢与偏见
  • 305b2a41d8ba:多看点日本漫画励志的就好了
  • 陈育罕说他只想抽烟:就楼主而言,我觉得像下面的跟帖所言,楼主其实只是单纯的用感性方面去理解一本书的力量,而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去分析它。看到社会现状,理解人性心理。这是非常有用的。为什么小说和书籍作为一种诞生力量从几千年前诞生后就一直从未被取代。我们被取代的或许存在社会信息的透明化,阅读方式,或者说思考流派化。这是很正常的。任何一本出版书籍,即使是商业书籍,都存在其作者所言阐释的根本。我们需要由书看人,而不是被它带走。看得深,是一种好的心性,你去理解它,并且被它赋予了感性,这着实表明书的力量。但书是药,是人,是社会。不是说它需要去作为工具,去具备实用性。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是让人类明白它的存在。它是人类社会的总结,期待,反思,甚至升华。我们要看书,要努力的看书,要让思想变成书。不是为了说要去成就什么。书本,本身是食物,它本身代表着自身的意义。书乏者,虚有其表,不可善待谦卑,观世犹人。书富者,思想即是人,表象虽丑,内有料。虽不为人知,心中却已明。就如明目。希望喜欢。{关注乔翰微博@乔翰overcome,关注乔翰简书}
  • 8012e2cd819d:就是一个选择问题,是选错了书
  • 821c3dfef8b3:听说,看过的书会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是么😂
  • 书同:到了这个年纪,大道理已经足够和麻木,请向内心求真知,问问自己内心渴望什么,想要什么,要变成什么样的。写文章就可以,尽可能做思想的输出,想到一个话题就搜罗脑海把它写透彻,然后看看哪些是对的,哪些是屁话。最后你舍不得删除的必然是你想要一直带着的。加油。
  • 730934f973b9:看到有人说老罗的话,我不禁的笑了。其实楼主也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他只不过是过于多愁善感,过于幼稚。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是这样说的。书是工具,是不段提升自己的试炼石。而你和每一本书都去谈恋爱,难免会伤怀。你说你对一个石头说爱你,并付出真心,石头永远不回答,你是不是会变得消极。不要莫名其妙的去怀疑自己怀疑书籍。你没有错,书籍没有错。继续去阅读吧,他会让你更加智慧。而现实的贫瘠,请在忍耐一下,都会过去的。最后还是说一句,千万别和书籍谈恋爱还去嗔怪书籍,他不是你的恋人,不会对你有任何回应。
  • bbf0951fc6a5:也想到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量找能促进自己的那些东西吧。我突然有种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哈,觉得你应该是很容易被催眠的那种。^O^开个玩笑哈。
  • bbf0951fc6a5:如果书籍给你这么大的影响,是不是也有不少书给你正面积极的正能量?还有同样的书,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曾经推荐朋友看肖申克的救赎,我看过被自由和希望深深打动。她看完说感觉人生好压抑,就是在牢里的那种绝望。。。我……
  • 6fec0aad8c2b: @五十破费十周 可是怎样才能成长到足够强大不被书中的世界影响,分清两者的差别呢
  • ea1761c98226:我想你的问题根本在于暗示,心理学不是你这样学的,你误入歧途了。心理学的门派很多,学进去得能出的来。初学心理学不宜学精神分析啊,人格啊,解梦啊什么的,就是怕偏执。应该先学心理学史和概论。你把潜意识当成一切,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所以才导致后面看书的问题。你得解决问题的根源,站在宏观角度看问题。我建议你去找心理医生聊聊。
  • 愤怒的吐鲁番:这应该是一篇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吧……
  • 24bbbb008546:这是怎么回事呢? 你看的书,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看到! 读好书,绝对是没错的!
  • 3b2798280f2e:这事吧,老罗以前讲过,有些脑子不好的人就不应该多读书,因为他们分不清这两者的差别在哪?我觉得书就是书,用书去经历另一段人生,因为人的生活可能很无聊,我们需要那些戏剧性,还有哲学就更加需要超人的大脑了,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看多了,反而是坏事
  • 石埭生:看作者说的书,也没看得很广啊,尽是给自己苦恼。尽管有一定的独处时间是好的,整天沉迷于此,人会变得孤僻。我也很喜欢读书,但是清醒得认识到书不是全部,社会才是人可以获取直接经验的“大书”。妹子可以多去逛逛街,学化妆,汉子可以去运动,去健身,去单骑,无论男女都可以做陶艺,学手绘、摄影、旅游,等等。花一些时间,让自己的五官、身心亲自去感受这个美妙的世界。
  • 江湖飘术士:楼主好容易被影响啊。除了读书,还有别的乐趣呀。和朋友出去逛逛,或者找个目标,努力向前。不都是活着么?
  • e60fa213f45f:阅读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没有必要一切包揽。阅读也是为了让我们明白世界有着形形色色的人,所以如果阅读深陷其中其实也有点可怕
  • c60fe5fbdb4f:其实我蛮有同感的。虽然读的书还不够多。但是我能理解你。但是自己逼迫自己用自己的新思考去积极暗示也是很重要的。爱读的基本都像是《百年孤独》《查拉图斯图拉如是说》这种书。。我觉得多读书没什么不好,幸福和痛苦都承受着吧,你也知道人生的追求都可能到最后被证明是错的,那么也可能其实都是对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完整吧,这是易得的,其他的都当书里的东西看吧,毕竟是别人的东西。
  • 一只冷布丁:文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应该还包括:体会到痛苦的同时,对真实世界的幸福有了更敏感的认识。:)
  • 一只冷布丁:有时读书是为了从书中攫取些什么,有时则只是为了享受阅读的状态。大部分人处于第一种情况居多,所以才会那么“计较”读书的得失和对自身带来的影响。计较本没错,可锱铢必较,难免会错过阅读本身的快乐。
  • fc4a1be6e0a5:……呵呵……
  • 素爱这样: @沐云 还要一定对人生有什么启迪的,那我真介绍不出什么好书。看书我没有为了一个目的
  • 云雨雾失楼:不喜欢的东西暗示自己学不好。。。没有这么玩的吧
  • 沐云: @witunix 比如说呢?推荐点吧
  • a910556e482e:尝试看些与你在此文中提及的书籍的观点相反的书籍吧。
  • losepos:会有这种障碍,过了这个障碍就好了。
  • 老王那个小王:癔症倾向。。。保重
  • 沐云: @素爱这样 楼主表示这两本书都看过,不是什么太厉害的书,尤其是追风筝,对人生没什么启迪
  • SmoothLotion:楼主三观好弹性。。。
  • 素爱这样:在把你看书的习惯延伸地更宽更广一点《穆斯林的葬礼》《追风筝的人》等

本文标题:二十几年来最不该读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ca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