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文史哲》读书
读书|苏轼:说放下者未必能放下

读书|苏轼:说放下者未必能放下

作者: 风清不扬81 | 来源:发表于2023-08-19 07:12 被阅读0次

苏轼有《纵笔》一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导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再起,章惇任宰相。他是变法派,借变法而上,有投机心,但没有王安石的境界和品质。当章惇一方报复“元佑党人”时,苏轼首当其冲。当年六月,59岁的苏轼自定州(今河北省定县)被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到惠州后,因建屋白鹤峰,完工前二年,均寓居嘉佑寺,期间写下《纵笔》一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被贬后如何啊?东坡说,就是这样喽,好在打更的道人还算体贴。诗中有洒脱,有胸襟。南宋曾季狸《艇斋诗话》说,章惇见到东坡仍能“春睡美”,于是将其贬过海峡,到了儋州。

但是清代纪昀读出了不一样的心声,《纪批苏诗》卷四十有:“此诗无所讥讽,竟亦贾祸,盖失意之人作旷达语,正是极牢骚耳。”也许一个人旷达的人,其实是因为心里有牵挂,所以不得不反复提醒自己要旷达?

其实人想要旷达,哪那么容易。东坡写过《超然亭记》:“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又说“夫所谓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显然他是提倡“超然”的,内心里希望做一个旷达的人。只不过,嘴上说的,也许就是心中过于执着的。按照禅宗的说法,其实是着了相。执着于旷达这件事,结果成了并不那么旷达——这真是吊诡得很。另一个例子就是壶中九华,算不算着相?那么多年,东坡还是念念不忘。其实有些东西,心里是根本放不下的。

古代文人里,东坡是很让人喜爱的一个。其命运,其性格,其文词,都有许多可观之处。但仔细想来,人生不易,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东坡那点放不下的东西,很正常,也使得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相关文章

  • 读书

    读书莫要去匆忙,深思熟虑意味长。 未晓不妨暂放下,问师遍查更思量。

  • 说放下是否真的能放下

    佛家有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道理是怎么来的?说放下就能真的放下,不究过往,不就未来,所有关系就能像一刀两断,整...

  • #觉察日记#放下的与未放下的

    今天的课程,对自己有几个觉察。 第一,这次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所以在课程中,我的紧张情绪大大的减少。课程开始前,...

  • 一直放不下的是自己的懦弱

    每个人都有资格放弃,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放下! 只有胜利者才有资格说:都过去了,放下了。因为够强大,才有资格放下。...

  • 放下、放下、放下

    昨天遇到一个旧人,匆匆一瞥,插肩而过,心中早已是百感交集,它好吗?还和以前一样吗?它怎么会在这里?如果命运可以选择...

  • 放下,放下,放下

    有时候我们都不见得比乞丐过的快活,因为放不下的太多,想得到的更多。 脑袋里装的知识越来越多,会导致自己陷入一种僵化...

  • 闲者便是主人

    2019.4.15 今日读《苏轼传》,到"江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句时,便不禁放下书,拍手称快。 这句话乃...

  • 0301说放下

    坐在书桌前,毫无头绪,我看到了师兄从香港给我寄来的鸡汤书《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是一本对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名言语录...

  • 闲说放下

    放下,说来容易,做来却是千难万难。世尘有了太多的羁绊和诱惑,禁不住就使人沉沦迷失。 真正的放下,...

  • 佛说:放下

    先不着急解释,我们先来说说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吧,有很多人懒于努力,没有行动,却整天把奋斗挂在嘴上。最后,当无法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苏轼:说放下者未必能放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xd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