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在这句话里,“三思”并不表示思考三次,三是虚指,指多次思考。这是说季文子这个人,对一件事反复多次思考后,方才开始行动。孔子听到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孔子是赞同深思熟虑,慎重行事的,从他对待子路行事的态度上就可知道。乍读此章,孔子在这里的意思和他的主张相反。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季文子早于孔子生,孔子说这句话,季文子已死。据《左传·文公六年》记载,季文子出使晋国时,曾让手下准备好遇到丧事该如何行事的礼仪再上路。下属不明白,季文子说,预防意外是古代的好教训。万一需要而没有准备,就会处理困难的境地。多准备一些有什么坏处呢?说明他谨小慎微、有备无患的,但孔子为什么批评他呢?是因为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季文子过于谨慎了。因此有人认为季文子“生平盖祸福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后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也。”这就是说,季文子思考多次,一是有老于世故之谦,二是于祸福利害,计较过细,有老谋深算之嫌。孔子说再思,就是说凡事正面想一遍,反面想一遍,即有利的方面想一遍,不利的方面想一遍,思虑周全就可以了。过犹不及。《孙子·九变》上也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正是这样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