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泗四坊方 参赛编号725
虎头夕照.卜算子
登临大虎垴
恰遇夕阳照
举起手机欲摄影
山花对我笑
前行景点多
此关第一道
由点带面渲杨泗
众人皆说妙
一一一乐知天命咏
秀丽的家园,风光无限。大虎垴就是秀丽家园的第一道风景,也即杨泗的门户。
大虎垴骑岗分水,分领三村,西北边是杨泗村,南边为原西山村,东北为源潭村。
一条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绕到杨泗的门户大虎垴,朋友们:在那肘弯处你可曾停驻过?
这道肘弯处竖立着几个大牌子。雨后初睛,恰逢磙子寨头扫来一抹斜阳,我仰望虎头,为之震撼,车搁宽阔处,摄下虎头夕照。
危石欲坠绿叶扶,
云笠低垂淡若无;
花灼纷争斗艳处,
虎头高昂夕照头。
虎头壁立险峻处,簇簇红花正是映山红;那枝繁叶茂的绿叶,正是前段时间刚谢了白花的白果苗。
一月前白花盛开的白果苗据老辈们说,那白果苗的朵朵白花和嫩叶不但是养猪的青饲,而且在吃大食堂后期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又是救过不少人性命食物,人们捋光了又长出一茬子新白果苗。
目光所及的夕照处,下面的路还是羊肠小路时,经常看到崖鹰在上面盘旋,傍晚听到崖鹰在上面哼着瘆人的凄凉声音。前几年冬天曾有过三次大火攻击过夕照处。
只有崖鹰和山火光顾过那刀削处!说来渐愧,我曾于七、八十年代试图攀爬,去挖那开着紫花的桔梗,也只能望而却步。这就是虎头夕照处。
肘弯北眺在这肘弯处,抬起脚向北方走几步,你可看到菩萨岩,神秘的双峰庵,金仓银仓,黄马撒尿,碧水青螺,悠悠万岁山,勾连着马鞍双寨,这一个个自带传说的地名,装扮着醉美的源潭。
由鲁坦湖(红旗水库)瞄向东南方,日新月异的源潭镇区一览无余。一条条直线,亦如蜘蛛网,勾勒出镇区粗略的框架,线条两侧或高或低的白墙是商店铺面和新兴的刷业基地。高楼大厦如林中竹笋,城镇化的步伐比想像的要快得多。
远眺镇区在这山水四月天里,春风吹绿了道道山岗,也吹绿了鲁坦湖。
鲁坦湖水秀山青,看那小艇泛波青螺,人在画中游。艇上红衣飘飘,一对对伴侣美若青螺仙子!
青螺的尾巴处,四把巨形太阳伞像半瓣葵花盘摆在那里。伞下的钓者自清晨而来,饮料干粮自备,守着湛蓝的湖水,不时放出长线,线的一头掀起的白色浪花,就是手感过瘾欢腾的时刻。更有甚者,孤岛亮灯,夜钓鱼获更甚。
近处的冬瓜半岛像一堵长满树土墙,任洪涛骇浪直闯,仍葱茏不惊。我们的前辈造就如许美丽湖光山色,留给后人来评赏。
大虎垴肘弯处站在大虎垴,放眼拦河坝,我心神往。我们不能忘记自鲁坦搬迁出的人民。我的眼前似乎也晃动着源潭老区人民三人一组打钢钎身影;红旗飘飘,千军万马,吱嘎吱嘎的独轮车欢叫声;八个人嗨着铿锵的劳动号子,拉着大石蟹一起一落间,夯出一方方蟹印。几十年过去了,一湖春水灌溉几十万亩荘稼,百里水渠如巨龙盘绕着源潭的土地,不但阻挡汹涌山洪,也确保灌区粮食旱涝丰收。鲁坦湖造福人民,造福子孙!
一幕幕生了根的思绪正在往外冒时,一辆红色轿车嘎然停在眼前。车上走下两对夫妻,其中一对是久居上海的本村人老徐夫妻,借清明节探亲回家,带着一对北方的儿女亲家亲家母。
我正与她们寒喧之际,从大虎垴里排飘来一阵芳香,就好像迎接归乡的客人似的,那亲家问:“好香,这是什么花?”
我与老徐异口同声回道:“这是兰草花的香。”我顺着香气,抓着崖石边的红叶什桑木下去寻找。亲家说:“很危险,小心!”香气越来越浓,原来兰草挤在映山红脚下,而且是一对,一枝七朵,一枝五朵。老徐拽着我的手,我借势一纵上来了,我递与亲家,看着亮绿的花瓣,大家分别闭眼嗅着沁香,香气仿佛穿透了身体。
老徐与亲家都递着香烟,我说戒了有一年了,老徐甚赞:“不抽很好。”
“这山里山花烂漫,空气清新,难怪你们家产好茶,亲家干脆在老屋场重做几间房子,过几年我也来这里安家陪着你们 。”亲家脱口说出。
我也附和着:“我也想重做屋,你看哪陈老屋那两栋新做的房子,住着舒服哩。买点大米,蔬菜可自己动手种,柴禾不要钱,搞柴还舒缓筋骨,路面硬化,上街也方便,有事有手机。”
老徐爱人快人快语插上:“我家一个,老早就说要回来做屋,昨天在大姑家,今天到小姑家,买了十几斤茶叶,把卷尺都带了,画了几张纸,今晚上可能要熬夜了,恨不得明天就把屋做好,没办法,真没办法!”这话说到老徐心坎上,老徐偷着乐,一口青烟圈升起来了,越升越散,飘上虎头那天边去了。
我瞄了一眼车坐上,包装的茶叶码着一小堆,天柱剑毫、天柱云雾、天柱弦月,高中档明前茶值钱得很,有钱也晓得享受!是呀,杨泗高山纯生态云雾绿茶,久负盛名,浓香持久。
老徐亲家看样子是喝惯我们杨泗茶,他从坐椅兜里拿出一瓶香茗,呷在嘴里,抬起望眼,仰视着那虎头夕照,亲家母的手机跟着亲家的视线,点击了几下屏幕,接着又转向鲁坦湖方向。
也就三根香烟的时间,从身边经过的车辆有十三、四部,尽是接送畈区上山采茶人的车,同时还有三辆摩托上挷着蛇皮袋,袋里是待加工的鲜叶。茶季,杨泗这条路车也多了,山上人气也旺了,还有两位车上挟着映山红桩兜往外赶。
老徐可能是赶着规划做房子的事而急着与我道别,临上车丢下了手机号,说有事就和我联系。
当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人,阔别几年故土,再回首时满眼断垣残壁,瓦砾地里已成荒径,那急迫的重建的心情我最能理解。
其实在我心里有一种预感:要做屋,两年内赶快做,政策在变,说不定若干年在农村做房子又不准许了,同时人工材料各方面都在涨价,成本也越来越高,这做房子真有点时不我待。
私下里,我与几位兄弟谈心:对面的三河村吴老屋,是去年起手的,十几户联合起来,做了两进的大四合院双层楼房,远远地真心羡慕那徽派建筑,再把天柱山风景区的路连接起来,那房子休闲小住还挣到钱哩。
也只三天过后,老徐在上海发来微信,说做屋的日子看好了,也委托人置办材料了。
当我又一次相蓬虎头夕照,不由得回想起老徐话,我依稀看到老徐的房子正在封顶,接着又装修好了,一挂万鞭响彻山谷,亲朋好友举杯庆贺!
朋友们,当你走进杨泗,嗅着山果花香,回眸鲁坦湖,一瞥进村门户,这深山不但有好喝绿茶,还有四人合围的千岁银杏,还有吃人的猴子石,人间仙境石夹弄,徐花屋对面的和尚坟,千吨重鹅蛋,走马通楼的徐家老屋,泉水大岗,高尖平湖,天鹅孵蛋,仙人拦坝,春风拗,华岩头,巍峨的磙子寨,悠久传奇的大吴寺……
万岁仙山夕照
网友评论
——读《锦绣家园~虎头夕照》
喜看家乡气象新,
富民政策暖人心。
青山绿水皆入胜,
文思泉涌动人情!
唯美佳作!感人至身~
山高径曲雾弥朦。
好花藏在人稀处,
鹊引云招意外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