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涅阳三水
365/222金融危机,这个词语你一定不陌生,那么你了解么?
2018年6月1日,周五,晴
2017—2018学年第27期总第74期周三故事会实录。
1
迎检结束,总以为可以松口气,但是,新的一轮检查又将开始。
日子总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带着它该有的东西,从我们身边走过。
这个晚上走进教室,孩子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黑板也设计好了,以前的故事也回忆起来了。
27期故事会。询问了上次的故事之后,今晚的关于金融危机就开始了。
2
金融危机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
在明朝嘉庆年间的苏州府,有一家万福记的酥饼卖得非常好,每天都是络绎不绝的顾客围着门,但是店家制作的酥饼仍旧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店家想起来一个绝妙的招数:打白条。
就是说,给顾客打一张白条,在不太忙碌的时候,随时来购买。这样的做法几乎什么投入都没有,就可以凭空坐地收钱,还不用担心马上兑现,岂不是无本万利?
这样的做法确实落到了很多好处,于是,其他的布庄、肉铺,米店的掌柜看着都眼红,一窝蜂地跟着他学习,卖起了布券,肉券,米券等,这样一来,就让一些精明的老百姓,做起了凭空买卖的生意来。
听到这里,孩子们都笑起来了:“挺好的呀,这些人都很聪明的,这样做能够多赚钱。”
3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意场上也是,高低起伏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那个时候,是倭寇危害江浙地带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嘉靖33年34年,倭寇接连三次奔袭苏州府。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苏州城里的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商家趁机囤积居奇,市场上的券,被百姓们疯狂抢购,倭寇没有打来,自己就先乱,在这种情况下,苏州知府痛下决心,强制平价,开仓放粮。
市场被强制行平稳下来,可券的价格一落千丈,再也不值钱了。这样呢,那些债户倘若归还利息钱,将券赎回,就太不划算了。于是,纠纷赖起了账,这样就导致商铺没有货,这债台高筑的掌柜的闭门谢客,愤怒的百姓砸了店,商铺倒闭。
听完了这一部分,孩子们一个一个都唉声叹气:“这人太贪了,真是没好处呀!”
4
“是啊,万福记最初用券来代替酥饼,对于库存和人力方面的成本,是成功的节约。这是挺好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政治社会的不稳定,市场就失控了,发展到最后,就酿成了金融危机。”我如此对孩子们解释,不知道他们到底能不能听得懂。
孩子们很长时间没有吭声,我就追问了一句:“那究竟什么是金融危机呢?大家从这个故事当中,听明白了吗?”
“金融危机就是钱不值钱了,很多钱买不住东西了。”孩子们这样叽叽喳喳。
看来,孩子们是真的明白了,我又解释一番:“金融危机,他最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们对于未来经济一种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大量企业公司的倒闭,大量的失业群体,社会经济萧条。”
“那我们中国会不会出现金融危机呢?”孩子们突然又问起了这个,这个问题上节课已经解释过了。
“我们国家当然会,但是,受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旦出现,就会受到法律制裁。”我重新又回答了一次这个问题。
5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等类型,但社会发展到现在,金融危机里呈现形式多样的,混合的趋势。”看着孩子们,我又补充了一个话题。
“那这……混合的金融危机,什么时候发生过呢?”孩子们的思维活起来了。
知道孩子们有这一宝,我已经做好了这些准备,随口就解释出来:“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一次金融危机,发生在2007年到2009年之间,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又成为世界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给我们中国带来危害了吗?”孩子们紧追不舍。
“既然是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那么对我们国家肯定有所波及,只是他波及的范围大小,程度大小,是我们所不能感知细微的。具体的细节,是我们长大之后再去研究的事情咯!”
我卖了个关子,结束了这节课。
6
对于经济,我实在是一个门外汉。
可是对着孩子们,我开始了这样一个财商培养的经济之旅,多少是头上冒了汗的。
如今这一学期马上就走到头,财商培养故事也讲了快一年,孩子们到底有多少能够留存在心里,这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知道的事情。
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区,对知识的认识,对经济的把握,都远远是一种滞后的状态,即便在这些孩子的童年阶段,我把这些知识和信息进行了传递,能不能打开这群孩子的经济意识,能不能对他们的未来有所影响,这都是我现在没有办法估料的。
一次我只能说,在面对这群孩子的时候,我尽力不让他们的时间虚度,尽最大可能的给他们传递一些,比较开阔的,比较发散的涉及未来的知识。
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