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与静坐

作者: 天棋如是 | 来源:发表于2018-07-24 17:34 被阅读92次

    前面谈到了“知”,一些朋友就和我交流,谈到自己的相关经历,有的是被暴力冲击之后瞬间把身心本来的憋闷和纠结一下子打空了,身心轻快,头脑明晰;有的则是情绪很剧烈的发泄一次,原来的身心困扰也在此中一扫而光;有的大病一场,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的朋友是经历动态静心,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有心理咨询当下或者之后,也会有类似体验……各种情况不一而足。这些,我们统一都归类为“格物”,这是外在力量造成的格物,各人机缘不同。

    瞬间的“格物”当然能达到瞬间的“心彻为知”的效果,这里面有许多的因人而异。这里心彻的程度是有不同的,有人只是达到《道德经》上的“有欲而有名”的状态,而有的会达到“有名”,当然更有的达到“无名”这个状态了。达到无名,就是所谓“天地之始”的境界时,没有天地万物,那么有什么呢?《道德经》把这一个境界称为“恍惚”,所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这就是天地万物之始的状态,通常,瞬间的格物很难达到这个状态的,基本上都是通过静坐来达到的。假设,我们刚醒来,意识还没有动,这时人就是恍惚的。但这个时候我们通常是瞬间就过去了,而且后面我们的意识升起的过程都是刹那间的事,因此我们也无法由此而悟道。而有静坐训练的,心神安定,时时保持“无我无欲”的状态的修道者,则可以由此明白《道德经》后面说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也就是说,这时处于“无名天地之始”,在这个状态晃来晃去,进去出来,就会有相应的这些感知,特别后面的“以阅众甫”就是了知万物如何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些都是“知”的深度作用了。

    上面都说到了静坐之事。通常没有经历静坐或者静虑的人,很难稳稳地达到“心彻”的境界。静坐是通过身体安静来专门清理心中杂念的一个心理体操。当然,身心是一体的,那么在心得以安定之后,身体是一定会发生变化。所以静坐历来为修道者重视,现在的宗教与灵修更是将此大加发扬。而且还有一些动态静心之法,只是各执一端,无论什么八万四千法门,都在做一件事——格物。

    静坐非宗教与灵修才有,庄子就有“坐忘”之说: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这个原则比后来讲静坐的各类讲座都好得多。首先是“堕肢体”,就是让肢体像下堕一样放松。“黜聪明”就是将你的聪明赶出头脑,人傻傻笨笨的发呆。“离形去知”这和我们常说的“知”不同哦。这里强调的是放弃你对身体的习惯性掌握,也放弃对万事万物的习惯性了知。“同于大通”说的是与大道相符,天人合一。

    看看《列子》里讲到学道的过程:

    子列子学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老商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更念是非,口更言利害,老商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更无是非;从口之所言,更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外内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无不同。心凝形释,骨内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心之所念,言之所藏。如斯而已,则理无所隐矣。

    这里说的,学了九年,才把“是非利害”从我们的习惯中剔除掉,这是一个艰难的“格物”过程,“是非利害”是缠绕我们最深的“物”,我们的本性上就有恐惧与防御机制,而只有把这个深层的自动心理程序取掉,心才称得上是通的,才是真正的“心彻为知”。这时,就有点神通了吧,就是五官都可以互相代替了。“知”完全打开了。这时,“心凝”是注意力很轻易地凝聚,“形释”是将身体的掌控习惯能放弃掉,这时骨骼与内脏都如同融化一样。这些都是修道到一定程度后身心的体验。到这个时候,对边界的习惯性判断也放弃了,就是所谓“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时,万物的内在机理无所隐藏,也是前面《道德经》说的“以阅众甫”。

    所以静坐最强调的,还是心里的清净,把习惯都放弃掉(并不是不生活了呢,只是收放自如)。要达到知之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格物的过程就非常难过,因为它是反习惯的。而人就是生活在习惯里的。修道则是达到收放自如。当然,这是修道的成就阶段的事了,一般来说,只要在这条路上走,就是君子,就一步步有收获,就能让修齐治平越做越好。

    上面《列子》说的,其实是“格物”的一个法门了,从“是非利害”着手的修行过程。我对此也有些体会,确实是有一段时间完全不谈人际是非的,开始是不敢谈,后来是习惯没有是非。然后心就开始敏锐,对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就很明白了。这样对做心理咨询就非常有帮助。因为只有“无是非”,才能达到一定的“知”,这时再看“是非”则是非常清楚来龙去脉,就是非利害很清楚了。当然也只是很浅薄的关于人际是非利害的一些体会,但对自己的生活心态与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帮助了。

    然后是静坐。上面也说了原则,就是“堕肢体”,那么关于坐姿,有非常多种,大体上的说几种吧。一种是站桩的方式,单脚都行,这种方式实际上练体居多了,所以不能算静坐。但这个在日常生活里很有用的,等人、等车在公车上等等,都可以静下来“格物致知”哦。另一种是中国传统方式的,就是“正坐”,又称为“骑鹤坐”,其中有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在瑜珈里能看到的两大腿交叠,左脚在右胯边,右脚在左胯边,这么坐着的。另一种则是“跪坐”,这才是古代正式的坐法。华夏在汉唐及之前中华民族在礼仪上的坐法。过去是没有凳子和椅子的,都是坐在席子、垫子上,两腿并立后跪下,双脚略微分开来大拇指交叠,臀部就坐在双脚上。开始很不习惯或者坐不下去,慢慢就会好。再就是“正襟危坐”,是后来有椅子之后的坐法了。还有一种则是“佛教”带来的“七支坐法”,大家在寺庙里看看“释迦牟尼佛”的坐像就知道怎么坐,手怎么摆。

    所有的坐法,原则都是这么大概的几条,一个是头顶悬,好像被提着百会穴的头发一样。这样下巴会微收,颈部的动脉血管会有所压迫,降低血液循环的速度。再一个则是脊柱直立,可以看一看骨骼图谱,就好像一个一个脊椎骨像摆积木一样搭上去的,尽可能减少相关肌肉的力量。总的原则就是这样的,脊柱直,肌肉松,所有的关节处的肌肉都是松软的,这要慢慢来,开始都会紧张,慢慢达到坐得稳,全身松。

    姿势就是一个重点,脊柱直。身体的总体原则就是“堕肢体”,四肢与身体都如同下堕一样的松软不着力。这两条堕肢体最重要,而脊柱直有时做不到,问题倒不是太大。随着精气足了,脊柱会越来越容易保持直立。到了精满气足之时,会有“持身”之感,那是后话了。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网上查到。正坐(推荐此姿势为传承中国传统),七支坐法(跏趺坐)。目的就是,坐稳当,通气脉。

    当然,你不用什么姿势也没问题的,比如躺着也算一个姿势呢,所以关键在心。只是姿势有利于修身,在共修时也有一个保持庄重的问题。所以还是用上为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与静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bl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