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刻刻

作者: 梁采薇 | 来源:发表于2019-08-14 09:23 被阅读9次

    我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因为它无味,空虚。在看《革命之路》之前,我一直觉得我应该做些什么,而且我也在试图改变,像是去国外。迷茫始终让我觉得头脑不清。似乎每走一步都是迷茫,我甚至在想,我以后的生活会不会也是用一堆迷茫堆砌而成。17年的时间,我改变了一次生活,到18年年底,我试图改变,却又把生活过回去了,而且相当糟糕,这种糟糕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革命之路》推翻了十一年前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丝莱特在《泰坦尼克号》里所缔造的童话。它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的生活,婚姻的悲剧。十一年,时光已经磨损了凯特·温丝莱特的风华,她的脸很明显地瘦了,已经失去了昔时的水润。依旧记得罗丝第一次登上泰坦尼克号时,帽子底下那张脸所带有的美艳和骄傲。而莱昂纳多,我始终觉得,他还是演落魄的人比较适合一点儿,毕竟他是靠杰克这个落魄的小子起家的。像《无间道风云》里的卧底,《纽约黑帮》里的阿姆斯特朗,以及《血钻》里面的钻石走私者丹尼。

    之所以会把《革命之路》重新翻出来,不仅是因为继《泰坦尼克号》后,十一年来两人再次联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表达的主题正是我内心的迷茫。在电影中,凯特饰演的爱波为了改变她空虚和乏味的生活,她想去巴黎,她以为那里会不一样,而我,为了改变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去想远的地方,条件所限,我只能将这个目的地定为韩国。《革命之路》的时代背景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正经历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复苏与冷战的渐起。90年代的今天,我们依旧在经历着经济危机以及它的复苏,似乎一切都对号入座了。爱波想当演员的梦想,却在生活中冲撞了现实,这个高于生活的梦想,自认高人一等的生活态度,让她不甘平庸,她渴望改变只是家庭主妇的境况,也在幻想着法兰克和巴黎能给她带来这种改变。也许,这就是我想要的,一直以来,我以为我会不一样,也许是06年之前,当时间驶向09年时,我已经有些屈服了,我觉得我的生活不可能再不一样,我能到达的最好境界无非比现在好一点点。

    也许,想去韩国只是安慰一下我的心态,为我的迷茫找些事做。生活中会有一些空虚,但它并不是生活制造的,而是过高的梦想。那些清高的梦想,让我们游移。很多人都在强调:人要有梦想,但也要符合实际。那这样的梦想有什么意义呢?根据你的实际生活来制定你的梦想,与其说是“梦想”不如说是一个“行动计划”,这样的梦想,我宁愿不要。在生活中,这被定义为“清高”,清高的人总是悲哀的。我也同意这个谚语。因为悲哀,所以经典。像张爱玲……

    在电影中,约翰说“很多人身处空虚,要真正看清楚那绝望,那需要勇气”,看清这种绝望勇气,而要走出这种绝望更需要勇气。所以,在看《革命之路》之前,我一直在犹疑是否要真的去韩国?我曾经无数次扪心自问真的有必要吗?说实话,我很担忧之后的生活。但我需要改变。当在看《革命之路》的简介时,我希望凯特·温丝莱特可以给我一个答案,我想看到他们去巴黎之后的生活,会不会像我所担忧的那样?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猜测结局,眼睛紧盯着屏幕上的两个人,试图寻找我要的答案。当凯特·温丝莱特的脸第一次映在玻璃上时,阳光,树叶,和她的眼睛交相辉映着,这正是她想要的外面的世界,她在渴望;这样的镜头出现了两次,但当最后一次出现时,阳光似乎更强烈了,它打在凯特·温丝莱特瘦削、已经不再水润的脸上,透过她的眼睛,不知道她是否看到了她想要的生活。我并没有看到我想的结局,反而是爱波的死亡,因为绝望,为了抗争。

    时时刻刻

    我不知道《革命之路》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所以,当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怎么样时,我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也许,它对于爱电影的人,是一种心灵的剖析,而对于不喜欢电影的人来说会显得沉闷,虽然最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结局,但其中要表达的主题,也许真的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很多影评给出的一致评论是:我们要梦想,但不要冒险。继而是让我们每个人都仔细的重新审视生活并真正开始思考。这么沉重的话题,似乎让我们对梦想不再敢有任何幻想和奢望了。我始终不明白,如果这样,那我们到底要梦想来干吗?装饰生活?当开始思考时,也许我们会想起《立春》,想起妮可·基德曼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作品《时时刻刻》,想起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时时刻刻,我会做什么?我到底应该怎样去面对那些高傲的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时刻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fn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