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跳槽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吗?

作者: 通识智库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7:21 被阅读195次

    文丨黄铭峰

    求职者期望通过频繁跳槽来找到理想的职业,是很多职场人士曾经经历过的尴尬。

    很多企业HR部门负责招聘的专业人士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固定的看法:经常频繁跳槽的员工,其职业稳定性差,不是一个适合招聘的理想员工。

    对于这个比较普遍的职场问题笔者也想了很久,突然发觉这是一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大的认识误区。

    往往很多HR被这条铁的规律所催眠了,思路也被禁锢了,和真正的人才失之交臂。

    同时,人才无法得到公平竞争的舞台,从此消极沉沦下去,这个结果不管是对社会、企业和个人都是非常大的损失。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咨询观察得出一个结论:那些经常跳槽的人未必不是好员工,有些人甚至是真正有价值的优秀员工。

    首先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从心理动机来看这个世界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喜欢频繁找工作,而且只做个半年一年就想换地方了。

    这样的人要么就是实现财务自由,真的把工作当作了一种快乐的游戏,做任何选择都特洒脱。

    要么就是那种兴趣转移特别快的天才,喜欢在变化中寻求卓越,没有变化他的生命会枯竭。

    可惜绝大多数平凡的人,是无法享受这种真正把握自身命运的自主选择。

    那也就是说,除了以上两种人,除非是精神上出了什么偏差的话,基本上没有人主观上会愿意尝试不断变化的工作内容。

    可以说引起一个人频繁跳槽的原因有很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如社会背景、组织环境、心理需求、人际沟通环境或者还有其他的原因,让很多人会明知跳槽对职业生涯不利,但仍不断“铤而走险”,继续他的“跳槽人生”呢?

    笔者将依次根据这些求职者频繁跳槽的原因做一个分析梳理,看看哪些是求职者自身的问题,哪些是外部的因素所推动的结果。

    一、社会大背景

    1.就业环境:

    中国目前就业环境和国外成熟的就业市场相比,同时受到外部金融危机在世界上蔓延的影响,国内各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新的岗位还未产生,旧的岗位又在不断裁员,加上很多先前在国外工作的人员陆续回国发展,大学近年不断扩招所产生的新的就业人口,这样造成了社会上就业岗位竞争非常激烈的现象。

    而目前国内各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上近年来又物价飞涨,不同行业的收入水平不均衡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拉大,很多人在相互的比较中产生心理上的失衡,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很多职场人士心理上严重缺乏安全感和焦虑情绪。

    2.社会环境:

    现在中国社会处在鼓励超前信用消费的时代,特别是年轻人婚恋成家受到需要购房买车的社会普遍观念的逼迫,整个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素养,人们缺乏基本的心理安定感和精神上的追求。

    很多人在学校学习期间,教育上没有让学生完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体系的建立,很多人在这种状态下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眼睛里只关注目前的利益,很难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3.社会意识:

    社会上对成功的定义过度歪曲化,好像只有那些事业有成,有房有车,财富万贯的人才是社会精英,整个社会价值观被严重扭曲。

    这就造成了很多人“为了成功而成功”,为了财富被迫去做他们并不擅长也并不喜欢的职业,被迫选择热门赚钱的专业,被迫去和很多人同时竞争收入高稳定性强的岗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只能通过不断改变当下的环境去获取更高的利益。

    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社会无形的推力使每个人都在这样的氛围里迷失了原本属于他们的人生方向。

    所以,笔者认为很多人之所以选择频繁跳槽,来自社会功利观念和经济上压力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大的。

    其次是社会整体价值观的误导,思想上受到整个社会潮流的带动,被迫选择跳槽的方式来改变个人的生活现状。

    二、从组织环境来分析

    1.组织文化:

    主要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生涯发展内在心理需求的不匹配,每家企业虽然有自己的企业使命和目标理想,都在考虑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员工培训、心理健康服务、员工职业发展等方式,以达到增强员工心理凝聚力和忠诚度的目的。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做到真正将这些企业文化深入根植到员工内心深处,使员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进而对组织保持很高的忠诚度的目的却很难达到。

    虽然这些愿望是往往是美好的,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更多只是停留在口头和表象,有时甚至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样造成了员工缺乏对组织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去留的评价就只能考虑薪资待遇的多少。

    2.组织管理者:

    中国特色的管理,很难让业务拔尖,但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出头。

    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建立对上级负责的工作方式,却很少从人性的角度去关心每一个人下属的个人发展和心理需求。

    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会做人要强于会做事,往往会遇到能力弱但人际强的人管能力强但人际弱的人的状况,这就让一些比较务实的、专业能力出色的员工职业通路受阻,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笔者就常碰到有不少来访者抱怨尽管薪资待遇比较满意,但自己的能力在组织中得不到上级的重视,性格上的原因不会和上级搞关系,没有职业晋升的希望,才想要跳槽的案例。

    对于企业来说,工作能力强的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潜在损失是极大的,如果达到一定的比例企业的竞争力将直线下降。

    3.组织意识:

    到目前为止,笔者发现很少有企业有意识为员工做生涯规划,组织上层内部没有形成统一的生涯管理意愿,即使有生涯规划的管理流程,也只是针对少数中高层核心人员,而不是针对企业全体员工。

    很多管理者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岗位上缺人了就马上招个能上手做事的人,内部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完善,很多潜在的可利用的人力资源被大量浪费。

    国内大多数的企业向员工“拿得多,给得少”,过于功利的观念使得企业都不愿意为员工付出更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职业规划意识仅限于站在企业需要的立场而没有考虑员工的整体发展需要。

    企业内部没有提供给员工更多的职业通路选择和定向培养,组织内部缺乏学习帮助的氛围和人文关怀,所以员工也不会真正愿意把自己最有价值的黄金工作阶段奉献给企业,而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有合适的机会就会跳槽。

    4.人际环境:

    很多人选择跳槽的原因与不能适应复杂的人际环境也有很大关系。

    有的是和上级无法沟通、有的是办公室政治、有的是看不惯内部小集团的裙带关系、有的是缺乏人性化的工作环境等。

    这些原因有的是员工本身个性的问题,有些是现实的组织环境,一方面要员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通过学习和自我改善,融入到环境中去。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有宽容的态度,尽量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发展希望的工作环境。

    总体上来说,组织环境的因素很多并不是和物质收入条件有关,更多的是员工的心理需求、职业发展、尊重需要、人际沟通、自我实现等这些非物质的心理需要和内心感受是否能得到充分满足有关。

    三、从个人心理层面来分析

    1、什么性格的人会产生经常跳槽的行为?

    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经常跳槽的人的心理普遍特质有:兴趣广泛,有冒险性,愿意挑战自己,积极进取,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有自信,喜欢尝试有变化的工作内容,不安于现状,心理上有承受压力的能力,主动性强,有决断力和行动力,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等。

    普遍性格中的不足有:持久力弱,兴趣转移快,缺乏毅力和恒心,不喜欢规则和程序,缺乏变通思维、讨厌没有变化的工作内容,以做事为导向讨厌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理比较情绪化,思想上容易幻想比较脱离现实,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客观认识,行为处事不成熟等。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经常跳槽的人会更多的出现在企业管理、销售和市场的人员中,而不经常跳槽的是那些做质量管理、财务和人事行政工作的人中。

    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组织环境和文化是符合个人的职业需要的,那么哪怕是做销售市场的也可以坚持下去,如不符合的,那么做人事行政工作的人也会经常变换工作的。

    所以,很难从一个人的简历这些过往经历中去分析他是否有职业上不稳定的倾向,因为这是和很多外在的因素相关的,有很多时候不一定是个人的原因造成的。

    企业招聘人员在面试时应该区分哪几次跳槽是主动性的:比如职位薪资待遇低,家庭现实生活环境所迫,新的职业发展机会,职业兴趣点的转变等。

    哪些是被动性的跳槽:企业管理经营的变动,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足,能力和岗位不匹配,个人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不融合,个人风格无法融入到团队中,企业内部发展空间有限,年龄增长的因素等。

    2、经济压力和心理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

    在那些经常跳槽的人群中,经济压力的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

    在这个整体社会功利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很多年轻人要应对房贷、车贷、高昂的结婚和孩子教育费用、高物价和消费攀比的逼迫,职场上竞争压力等,他们只有用自己年龄上的优势来换取经济能力上的提升,这也是无奈的选择。

    现实中不同职业岗位的薪资待遇差距被拉大,这种不平衡状态也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应该说这种现实的经济压力对于很多人的职业选择是影响较大的,因为他们没有时间静下来仔细分析各种行业和岗位发展预期、职业定位和发展规划、职场上的利弊因素,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所以往往做出的跳槽选择显得非常盲目,缺乏整体规划思路,存在着很大的职业稳定性隐患。

    另外一个引起频繁跳槽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当社会发展到现今这样一个注重个性多元化、外部选择机会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的心理需求是否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满足,能力特长是否得到有效的开发,也是影响职业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人个性的多元化,也决定了他们心理需求的多元化。

    这种心理上的多元化表现在:个人价值是否在岗位上得到应有的展现、个人尊严是否得到尊重、个人的职业技能是否得到充分的学习培训而提升、个人的职业发展是否得到环境的支持、个人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等。

    如果这种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在某些方面得不到满足,往往那些自认为有能力、有自我改变欲望、决断力比较强的员工,就会选择跳槽的方式,来改变自身的现状而寻求一种突破。

    往往是这样一批人,是有冒险精神、能力和潜力都比较大、有自我实现的欲望、最有职业上突破可能的人。

    而也正是这样一批人,是最容易被企业招聘人员误解,最容易被忽视的人才。当他们在职场上不断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被磨掉个性中的棱角,被周围的环境所同化,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惋惜的事情。

    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只要一个人没有个人品质和原则性上的问题,性格上有缺陷是可以改进的,关键是能力和潜力能符合岗位的要求即可。

    如果企业的招聘人员能抱着一种实事求是,宽容接纳的态度,为这些员工提供一个有激励的、相对完善的满足其心理需求的工作环境,相信这批人的职业稳定性是比较强的,一旦找到了稳定发展的环境其忠诚度也会非常高,更容易在岗位上产生高绩效的成果。

    特别是这样一群人所能为企业贡献出的业绩,是那些看似稳定性很高,但工作能力和潜力有限的员工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懂得相马的伯乐除了看马的外形和骨骼之外,更应该注重马的内涵和潜质。

    这个世界上两个条件都具备的好马毕竟是极少数的,真正的伯乐是在一群看似不太显眼的马群中,挑选出最不循规蹈矩、最不安分、最有个性和发展潜力的良马,然后再给这匹良马指一个前进的目标方向即可,良马自然能又快又好地跑向目标。

    从笔者咨询经验中发现,除了极少部分的人非常明确的职业发展定位,在职业能力和经验上有长期积累的意识,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容易获得职业上的成功之外。

    大部分人之所以频繁跳槽,根源在于他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缺乏一个比较明确的职业定位和人生目标,内心又不甘于平庸,期望改变自身的现状,所以只能通过“试错”的方式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这种为了“跳”而跳的盲目性是需要克服的,在跳之前必须是明确地知道“为什么要跳”,朝什么“正确的方向跳”才是上策。

    感悟

    笔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同情那些怀揣梦想,不甘于现状,勇于自我突破的求职者,更重要的是自己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一个在企业招聘人员眼里不安分守己的、缺乏职业稳定性的人。

    幸运的是,笔者通过无数次的尝试,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迷茫的、艰难的,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最终明白了“科学职业发展观”的内涵,所以之前所有的挫折和失败反而成为了当下的财富。

    现实中,很多跳槽者可能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很多潜在的能力就被客观环境所压抑和消磨,个人才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

    如果说要从根本上改变不断跳槽所给自己带来的求职不利局面,及时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发展做一个完整的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不管如何,之前由于经验不足而造成的盲目跳槽的窘境已无法改变,关键的是当下如何做出合理的调整,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新的起点。

    在职业和人生的某些关键时刻,是应该好好静下心来总结经验,为什么会走到现在的这一步?

    为什么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在不断下降?为什么越跳越没有安全感?为什么和我同时起步的人,现在的境遇有如此大的反差?

    为什么对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看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自己越来越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把因素归结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更要从自身上找原因。

    好好想想在当下自己该做哪些合理的调整?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体现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必要重新调整职业发展策略?综合过往的经历,在现有条件下,这种策略是微调还是大调整?到底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对什么工作感兴趣?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对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否做好学习、培训和心理上的准备?是否有必要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这些问题也是笔者当初在职业道路上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不断在问自己的问题。

    当我们开始具备这种自我反思的能力,也就意味着转变的可能已经出现。

    带着这种问题意识去不断问自己的内心,我们的潜意识自动会帮助自己去寻找相应的答案,各种新的机会和可能性自然会不经意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如果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整体思考的话,至少能理清一些思路,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及时纠正发展方向,在后半阶段的发展上弥补前阶段的损失,不至于在今后的职业和人生道路上走更多的弯路。

    笔者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所以也希望把这段经历分享给读者朋友们。

    虽然每个人的境遇和条件是不同的,也预示了不同的发展结果,但整个思考的过程应该是共通的,有可借鉴和启发性的。

    经历过这样的一段精神上的自我探索过程,笔者最真切的感受是不要轻易看轻自己,不要妄自菲薄。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不要抛弃寻求改变的想法,不要放弃尝试的努力,但是一切的努力必须建立在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上才是有价值的。

    有一天,通过艰苦的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那个真正想要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道路,会发现之前所有承受的痛苦、挫折和艰辛都是命运对自己人生的褒奖,是最大的人生财富,是今后个人发展精神上的源动力。

    过于顺利轻松地发展,也许是一种幸运,但很难有人生的满足充实感。真正的人生是应该去体验各种甜酸苦辣,品味各种挫折痛苦打击,那样人生才是完美的,有存在感的。

    每每在困难的境遇里,笔者一直用孟子的这句话勉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虽然是一句人人都熟悉的话语,但有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人,感受是完全天壤地别的。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建议读者朋友在遇到难以克服的困境时,经常拿这句话来勉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希望和理想,因为当下的艰难困苦只是人生中一个小小的片段插曲,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通识智库:也许经常跳槽的人中就有创新人才,一般创新人才很难屈就,这就看企业的用人方是否有这样的慧眼识英才了。
      • 十里引红妆:我觉得文章写的挺深刻的,前段时间找工作的时候我也是有过类似的经历,甚至于都不敢和HR说在某某公司只做过一个半月,大多数HR在这一条可能就把你打回去了,觉得职业稳定性不好,当然这里面确然不排斥我是一个容易“折道而返”的人,但我觉得这应该不能就武断的说明什么吧,何况也才毕业。

      本文标题:经常跳槽的员工就不是好员工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mq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