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坐在小区内的椅子上,孩子在旁边又蹦又跳的,看样子也就六七岁。
这时候就听见妈妈吼:9减5等于几?!
孩子跟没听到似的,继续又蹦又跳。
他妈一看,还跳,还不回答,接着就又吼:你站好了!给我说!9减5到底等于几?!
都说1到3年级的父母最嚣张暴躁——因为什么题他们都会,这难道是真的?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情景中,时间长了,脑袋和身体都会有记忆,会形成一种类似“模式”的快捷机制,然后就会根据不同的情景进行“模式”转换。就像俗话说的,在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我们的家,客厅是会客看电视的,卧室是睡觉的,厨房是做饭的,厕所就是洗澡和处理人体垃圾的。各有各的用处,我们也习惯了这种用处。我们习惯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学校的操场、教室、桌椅和老师,比如办公室的电脑、电话、文件。
如果我们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只待一天或者几天,那我们的脑袋和身体会不屑一顾,会无情的把这些简短的记忆抛弃。但如果时间长了,那就倒过来了,这种对情景的记忆和与此情景相关联的行为就会深入骨髓,就会像初恋情人一样难忘。
让我们来做个不雅的实验检测一下。今天晚上,你拿一个脸盆放卧室,看看自己能不能小便的出来?我猜想,即使你能如期完成实验,那种感觉一定也很别扭,远不如在卫生间那样自如。这就是我们脑袋和身体对环境的记忆,如果场景和相关的行为不一致,就会有这种别扭的感觉。
这就可以解释很多现象了。
大学的时候,你想自习一定会去教室或图书馆,因为那里才是脑袋和身体熟悉的学习环境。
如果你想谈恋爱,那一定会往小树林、小湖边、咖啡馆跑,因为脑袋和身体在那种环境中才能体验到爱意与浪漫。
回到家的你,也一定喜欢“葛优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而不会去写什么会议报告。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说说该在什么情景中教育孩子了。
孩子在小区里蹦跳,他当时的“模式”是学习吗?肯定不是。他的“模式”是玩儿。不是说玩儿的模式就不能算数,就像在卧室也能小便一样,而是说如果环境和“模式”不匹配,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
这个效果要两说。一说是,玩儿也玩不好,玩的时候算数,这是要分心的。另一说就是数也算不好,心在玩儿呢,想着怎么蹦跳呢,哪有空儿算啊?
这种方式看起来是一箭双雕,是一石二鸟,其实却是得不偿失、事倍功半。
更严重的是,一旦“模式”产生混淆,那后果就是弥漫性的了。父母现在最最生气的是孩子的什么行为?就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儿,就是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孩子的这种“学习习惯”怎么来的?
极端的说,就是父母不分情景的教育方式的结果。孩子玩儿的时候教育他学习,孩子吃饭的时候教育他学习,孩子在回家的路上教育他学习,就是一块看个电影父母也不会闭上高傲的嘴巴,也会结合剧情适时的教育上两句。
我们想让孩子玩儿的时候就好好玩儿,学的时候就好好学,那就要从小给他创造这种专心的环境,就要让他们的脑袋和身体慢慢的去适应,去记忆。
别在图书馆吃麻辣烫,不搭。也别在饭桌上教育孩子,扫兴。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收听音频内容,有不一样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