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最近两天看完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很喜欢。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与人为善,可以使家庭幸福,可以更好地爱自己。
一切,只为情意相通。
《非暴力沟通》强调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坦白说,与人沟通时,首先要观察对方的情绪,认真倾听与体会,了解对方此时此刻的真实情况。
其次是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接着通过沟通,反馈自己的需求。
最后通过沟通,提出解决方案。
简言之,就是倾听、表达和爱。
02
今年八月的一个周六,大雨倾盆。本来是一个睡觉的好天气,老公偏偏赶上要加班。
我看外面雨下得特别大,就对老公说:“雨这么大,估计你们单位加班的人要等雨停了才去,你也睡会儿吧。”
老公想想也对,就睡了一觉,醒来的时候雨还下着,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大了,他给单位上打了个电话,结果听到他们都早早地去加班了。
突然就对我发了脾气,说我拖他后腿,应该让他早点去加班的。
我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本来就是他自己不想去的,而且我是关心他才那么对他说的。结果换来的却是他的摔门而去。
现在想想,错在我没有了解他的想法,直接将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于他,在他发脾气后,选择闭口不言,没有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也许,当时我可以这样与他沟通:
1.老公,外面的雨下得特别大。你要去加班。
2.我担心你去的话,别人可能也还没去。
3.不如你打个电话听一下别人准备啥时候去。
4.如果别人都现在去了,你也早点去吧。如果别人打算等雨停了再去,不如我们休息一会儿等会儿再去。
我想如果我这样说了,不仅不会纵容他的惰性,而且他也不会把自己加班的坏情绪发泄到我身上。
所以,我以后要运用非暴力沟通技巧,让我们情意相通。
03
怎样学会非暴力沟通,与人情意相通呢?
首先要学会倾听。
《非暴力沟通》中有这样一段话:
作为一个听众,我们并不需要心理学知识或接受有关精神疗法的训练。关键是,我们有能力体会一个人在某个时刻独特的感受和需要。
坐下来,静静地倾听,全心全意不带敷衍地体会对方此时此刻的独特感受。
不去妄自揣测,不去评头论足,不替对方担惊受怕,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倾听者。
等到能够真正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再设身处地地给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其次是学会表达。
生活中的好多矛盾都是源于“我以为”,或者是“你猜”“我猜”的问题。
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愿望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当然,表达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的语言,不要泛泛而谈,而是用具体的语言。
以前和男朋友相处时,要是闹矛盾生气了就一言不发,心里一直责怪他不理解我,不了解我的想法。久而久之,他生气了也懒得和我说,我们互相冷战着,都责备对方不够了解自己,不够爱自己。
事实上,谁也不是谁肚里的蛔虫,又怎能时时刻刻了解对方的想法呢。
还不如把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发泄出来的好。
不满他把家里搞得乱糟糟,就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指出他的问题,希望他去改正。
不喜欢他每次动不动就发脾气,就坐下来好好和他谈谈,告诉他能理解他的心情,但他发脾气我心里不好受,我会怎么想,与其发脾气不如一起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然,我们做这一切都是源于爱,是为了更好地学会爱。
爱自己是所有爱的前提。
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经说过:“你越是留意自己的声音,就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
爱自己要用心倾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呵护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渴望。
当拥有好心情时,就好好享受当下的美好。
如果有烦心事了,第一时间不再是试图分析别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自己的需要。
因为全心关注自己,我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就比较容易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采取积极的行动,重拾对生活的热情。
04
在以后的生活中,真心希望自己开心快乐,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要辜负好时光。
可以做一个忠实的听众,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更可以好好地爱自己。
做一个非暴力沟通者,让自己更快乐,让家庭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