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有一首诗,每年六一前后各大公众号都会转发,题目是《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这样写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看着身边酣然入睡的小可,纳闷着,这个孩子,不是我的,那是谁的?
小可一天天长大,学会爬,学会走,喜欢挣脱大人的怀抱,向前跑,不管前面是水洼还是小石子。小可喜欢上幼儿园,从不哭闹,喜欢上学,她说学校的饭好吃,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图书角的书是家里没有的……她喜欢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六年级是预初,转眼七年级了,感觉一瞬间她忽然长大了,不再迷恋粉色玫红色,鞋子书包都要换成黑色白色和灰色。
她说自己以前怎么那么幼稚,听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抬头看着她黑白分明清澈的眼睛,好像现在她多成熟似的……
“妈妈,我约了同学下午一起出去玩。”小可第一次独自和同学出去,不再要求大人陪伴,她说,同学们都不需要家长出现。这些自以为不再需要大人的孩子,自以为成熟地长大了。
有那么几天不太适应这种状况,小可这就长大了?再次想起纪伯伦诗里的几句话: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诗意的话,极富哲理,每个母亲看到这句话,恐怕都是会心一笑,或是感叹唏嘘吧。
小可跟自己预想中的不一样,曾经还很纳闷,以为她可以按照自己设想的样子长大,原来不是。每回想到自己最初的这个念头,就笑话自己幼稚,而不是小可幼稚。
偶然读到这本书《遇见一个人》,作者李雪,文字如涓涓细流,读后如夏日凉爽的风。原来父母子女一场,以爱为名,遇见后分离,不过如此。
每个小孩都是另外独立的生命,我们无法“修理”他们,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样才是常态,如若相同,纯属巧合。这也是《当我遇见一个人》首先阐述的观点。这本书放在桌上许久了,最初买来是因为封面图画是我喜欢的水墨画家林曦老师画的,娇萌可爱,看着欢喜。以为里面的内容无非是如何处理亲子关系的话题,一直未曾放在心上,也没有阅读的冲动。
翻开这本书,还是因为被封面的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吸引着。当我遇见一个人,我遇见了小可,每个母亲遇见她的孩子。
作者李雪笔触细微有力,字里行间有理性也有情感,分了五个部分依次展开家庭教育里亲子关系的美好与伤痛,有一句话说的极好:“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成长, 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书中提到成熟的父母理应做到这五步: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这五个部分逻辑清晰,概念明确,从觉察内在-洞察关系-疗愈-外在自然呈现的脉络,向读者彰显关系的真相。
没有专业术语,读起来明白晓畅,轻盈而深刻的文字,读着读着会痛会上瘾。真相残忍而迷人,我们都深陷其中。
有人说李雪写的《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太过灵性,文字飘渺落不到实处,理论空泛没有实操方法。
当读完这本书,我却以为这是李雪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书,她从自己受伤的过往走出来,一步一步疗愈着自己,她希望每个读到这本书的父母都学会处理和孩子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以后所有关系的源头,有不可逆转的倾向。每个成熟的大人对自己生命最初的故事多一分理解,对孩子就会少一分评价和要求,多一分看见和疗愈。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接纳父母的本来面目,爱和宽容他们;选择如何学习养育自己的小孩。父母需要子女的帮助,子女也是我们成长的助力。
一个人童年的关系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丝丝入扣的对应。关于这一点,李雪以温暖而尖锐的笔触一步一步地呈现出来,每个字都是她自己的见证,字字有泪有伤,读完这本书,会觉得心疼,她小时候受的苦难,让她拥有明晰的洞察力和智慧。她接纳自己生命里曾经的伤害与痛恨,勇敢地走出阴霾,成就了自己的宽容广阔的人生,进入到心理学和心灵成长的领域,帮助着更多的人。
书里有一句话:“童年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写进每个人的潜意识,精准控制着人生轮回。”初读这句话心被揪了一下。想起曾经的一位短暂接触过的朋友静,她结束了不到两年的婚姻,独居在杭州,遇见她,小坐聊天,她说不相信婚姻,因为她妈妈就不相信婚姻,不相信男人。静辗转几个城市,交往了几个异性朋友,一到谈婚论嫁她就恐慌逃避,至今依然如此。
静也参加过几次亲子关系,家族系统排列之类的疗愈课程,道理她都明白,可她依然陷在轮回中,重复着童年的不幸。与她的母亲和她自己的人生,这才是真的不幸。
读到《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依然会想起几年不见的静,我推荐给她书名,希望她真的醒来,清醒地读懂这本书,道理简单如话家常,真心做到的没几个。
其实所有修行之人,或是注重自我成长的人都可以读读这本书。那么多的人以“修行”来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最直接的就是和父母的关系,亲密关系,金钱关系等。
有时候,“修行”如一面大旗为我们兵荒马乱的生活遮风避雨,到最终我们还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魔。
我们看不见父母,看见的是想象中的父母;我们看不见爱人,看见的是想象中的爱人;我们看不见孩子,看见的是想象中的孩子。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看不见自己。李雪尖锐地指出:“我们睁着眼,却是全盲。”
很幸运,在我家小可初长成时,我及时地读到这本智慧美好的小书,得以警醒,为小可的一生奠定温暖扎实的人格基础,这就是定海神针,无论日后风浪有多大,都能安住中心,化解度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