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沉思录》是一本交互设计理论的书籍,并没有落地的技能和方法。它的目标是有三:1)交互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2)提供用于沟通的词汇和视觉化语言;3)分析交互设计在非商业环境中的可能性。这本书并不适合初级交互设计师,只有对交互设计有一定的理解,且有足够的实践经验,通过阅读这本书,才能有所发现。在此仅将阅读中整理的内容分享出来,自我学习的过程,也希望能为他人提供进一步阅读的参考。
为了更好的表达,我暂且将产品的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制造—使用。使用阶段后出现新的问题、新的需求,产品再次进入设计阶段。依托于这个流程,我们聊一聊《交互设计沉思录》中提到的两种设方式:
- 以设计师为主的直觉设计
-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的区别是设计所作凭借的内容来源不同。而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必然要在商业和用户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说说两种设计方式。
以设计师为主的直觉设计
在这种设计方式中,设计师依靠的是自信和个人经验来进行设计。这里的直觉并不是先天具有的天赋,而是指后天经过刻意练习、领悟所具有的,对设计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它是一种是设计师主观上对用户和产品的理解。在这种方式中设计的原材料来自于设计师自身。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这种设计方式已经家喻户晓了,如字面意思,它强调的不再是设计师——是用户。如果说“以设计师为主的直觉设计”是主观性设计的话,那么“以用户为中主的设计”依靠的就是客观信息——“以全球各大研究院和大学进行的社会、文化和视觉趋势的研究为依据来进行设计”。
但是有一点两者是相同的,那就是:
- 以研究用户为核心;
- 通过设计为用户带来情感上的变化;
- 设计过程是复杂,需要管理诸多信息;
- 设计对文化具有影响;
要想让设计的内容对用户产生预期的影响,那么在产品的制造阶段,就应该较好的还原设计内容,即“交互设计对人的关注,应贯穿于整个过程”。然而,现实时,无论哪一种设计方式,在实际业务流程中,都会遇到因各个部门负责的内容不同,设计师难到进入其他领域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Jon Kolko给我们提了三个建议:
- 设计师与公司高层的管理人士有牢固的人际关系,避免让设计内容消耗在中层管理的沟通内耗之中
- 设计师应将商业、财政数据纳做为人本设计的凭借。通俗的讲,就是流氓(设计师)会武术(商业、财政数据),谁也挡不住。
- 精通职场管理中惯用的沟通语言。说白了,就是设计师不能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要会扯皮和谈判,会沟通的话术。
时空门:
沉思之交互设计(1):什么是交互设计
沉思之交互设计(2):交互设计流程
沉思之交互设计(3):设计的两种思维方式
沉思之交互设计(4):如何处理庞杂的设计信息
沉思之交互设计(5):设计的沟通意义
沉思之交互设计(6):设计的演化过程
沉思之交互设计(7):情感体验的价值
沉思之交互设计(8):情感交互体验考察方法
沉思之交互设计(9):设计的文化影响
沉思之交互设计(10):增进社会公益的设计
沉思之交互设计(11):协同性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