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产品思考产品0岁的产品经理
「干货分享」说好的用户思维呢,我是怎么对需求优先级进行排序的

「干货分享」说好的用户思维呢,我是怎么对需求优先级进行排序的

作者: duomi88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14:18 被阅读13次

    当一个产品线面临一个很大的需求池时,如何确定需求的优先级来才能平衡技术、用户、和企业利益关系?

    封面

    我们的用户,领导,销售,运营,市场营销,客服都在通过我们开放的需求提交接口对产品提出需求,需求此池就这样不断膨胀着,而且每个提需求的人都巴不得马上给实现,今晚就上线。

    当然我们不能什么都做,即使研发已经快996.icu了,产品经理以及快被揍扁了。进度、成本,质量总是不能三湘情缘。产品经理要承担这三者平衡者,每次迭代的规划都是一次考验。

    那么,如何进行需求优先级划分?

    定义需求优先级的方法有多种,大家经常听见的有KANO模型、四象限法则、波士顿矩阵、性价比模型等等。那么本次我打算先介绍一下我在日常产品规划中使用的模型,后面再对常用的模型进行介绍。

    当然这个模型偏向B端和传统行业。

    产品是什么?我们常常理解或者听得多的大概是:通过有形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为企业带来利益。一听就高大上,用户第一,企业利益第二。

    然而现实中,这句话应该改成:为了给企业带来利益,我们做了一些有形的服务,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企业利益第一,用户第二。很多企业的初衷不是用户,即使用户是上帝,用户就是衣食父母天天挂在嘴上。

    但是不管用户第一还是企业利益第一,这两者都是相依相存,互相成就的。企业想获取利益必须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用户服务好了,企业利益自然也有了。

    所以我们暂且把这两者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至少客观,面子里子也好看一点。

    因此,我们在满足用户的时候,针对企业利益,用户要细分。

    我习惯把用户细分为两类,用户的重要程度(我们常说重点客户如是也),是不是老铁(关系好不好)。

    重点客户关系命脉,就得大投入,深耕细作,加强价值引导。

    关系不好的用户群为了不产生负面口碑就得尽量满足。

    关系的好的具有迂回的可能性,互利互益,好办事。

    直接上图,我们给这模型起个名字为UNGRI(用户刚需-用户重要程度-用户关系-技术投入关系模型)模型,很拗口是吧。这里面充分考虑的用户价值和企业的ROI(投入和收入)。个人认为企业的价值成功表现两个大的方面,战略的成功和战术的成功。战略上有时候就是客户关系的维系,打持久战和攻坚战。战术就是赢在当下,攻城夺池,满足用户当前刚需,赢得口碑。

    表格如下:

    表格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我们首先想到去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按刚性高低排序,高刚需高优先级。其实刚不刚性有时候并不客观(用户想要的不一定是需要的,但是人家就是想要,也得算刚需,很多zf单位经常这样)。

    但是高刚需中,有些事很难实现的,需要大量技术投入,这些到底要不要给做。取决于用户的重要程度和用户关系的好坏。

    用户如果很重要,那这些用户就是竞争的主要对象,必须想办法给满发做,比如这个用户(一般也称客户组织)在行业中很具有影响力或者是这个细分行业的开创者。但是如果确实实现有难度,只有用户关系好的是可以迂回的,走走关系可以慢慢给整。但是关系不好的,就没有办法了,不给做有可能企业连机会都没有了,或者企业口碑就上黑名单了。

    如果用户不重要,刚需就可以按低优先级来么,也不是,取决于用户的关系,也是一样关系好迂回,关系不好,想办法给做,口碑很重要。

    对于非刚需,也要考虑用户重要程度,用户关系不好,好实现就给实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好实现那对不起,只能给你放后面了,至少对峙取来,我可以说这些并非刚需,我们可以在刚需上给下功夫。对于用户关系好的,建议直接引导到其他刚需需求,这些用户我们的发掘真实需求,切实的为这些人服务,细水长流。

    有本书大家可以看看叫《产品研发管理》,周辉写的。里面有句话叫

    给老客户卖新产品,给新客户卖老产品。

    这个模型中也引荐了这个思想,也就是客户关系好的,你是可以引导的,有很多迂回的可能,因为人家相信你,可以有创新和新思想灌输。客户关系不好的,就得守点旧,让干啥别bibi。

    总之,

    刚需需求,用户关系好不好都要想办法实现,但是对于实现有难度的,只有用户关系好的可以迂回稍微放低要求。

    非刚需,能引导到其他刚需上的尽量引导,引导不了的,好实现就给实现了吧。


    以上是笔者项目中用的模型方法,下面列出市面上常用的模型,有可能不全,但是who care!!,毕竟自己实战的才是重要的,可以略过。

    KANO模型

    KANO 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基本因素是一个产品作为竞争者所必备的基本特征。满足这种需求并不会真正影响用户满意度,但如果没有,就会令人恼火。不如电话的通话功能。

    期望因素,可以说多多益善。产品具备越多期望因素,用户越满意;反之亦然。同样一款手机,当然内存越多越好。

    魅力因素,这通常是用户想不到的,有的话,用户满意度会大大增加,但如果没有,也不会减损。海底捞的服务就属此类。

    注意,这三个要素是会变化的。随着产品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用户受市场教育越来越成熟,魅力因素可能变为期望因素,期望因素也可能变为基本因素。

    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通过两个维度,重要和紧急,将需求分为四类: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

    一般来说,重要紧急的事情,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比如服务器宕机了,断网了,内存泄露了,这些事情必须立马优先解决;重要不紧急的,这类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比如产品规划、建立产品数据报警机制、错误恢复等。

    性价比

    我的一个领导很喜欢用性价比来说事,你要做这件事情性价比高不高,也就是投入和产出比。

    产品经理要关注用户体验、企业需求和技术三环的平衡,平衡点正在于这三者的交集。

    需求的性价比,就是商业价值除以开发量的比值。从三环平衡来思考,商业价值包括了用户价值和公司价值,而开发量就是指技术可行性、难度、实现需要的时间。

    按照性价比的计算方式,我们当然要找商业价值越高、技术越简单的需求。

    评判需求的用户价值,可套用周鸿祎的“高频、刚需、痛点”六字真言,即必须是用户的刚需,必须解决用户痛点,而且使用场景要在用户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波士顿矩阵

    评判需求的公司价值,可用这个模型衡量

    波士顿矩阵

    总而言之,我们如果从backlog中选出Sprint Backlog。用户,企业是相互成就的。精确分析目标用户和潜在用户的价值和影响力,有的放矢。满足用户,又要让企业不至于伤痕累累,才是一个产品经理该思考的。以理服人,程序员大军也不敢随便动手整你了,(#^.^#)。

    ~完~

    感谢阅读!同名公众号,18岁fantasy,关注给你好看!

    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分享」说好的用户思维呢,我是怎么对需求优先级进行排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ys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