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涵微语:
守候在屏幕前的各位家人,晚上好!我是今天的电台主持人韩涵微语,一个以文字传递内心,用微语传递力量的教育人。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今天的特邀嘉宾。
他,从稻田里走来,吐露着泥土的芬芳;他,从兵营里走来,镌刻着军人的神采;水乡厚土,孕育他的朴实无华;铁骨营盘,炼就他的守时信诺。事业闯出一个亿,写作创出美佳绩。他,完美地诠释了创业与创作及其二者的关系。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特邀嘉宾~蒋坤元老师。让我们用春的蓬勃、夏的热情、秋的惊喜和冬的深沉欢迎蒋老师的到来!
蒋坤元老师:
今天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这样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谈谈创业与写作,真让人感觉世界很神奇,感恩遇见,大家晚上好!
韩涵微语:
那今天就让蒋老师和我们聊聊创业与创作这点事。蒋老师,您如王健林所说“先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据悉,您四十岁才开始创业,能给我们聊聊创业的动因、经历和感悟吗?
蒋坤元老师:
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下雪天,我摩托发不响,而且打到我的脚,真的流血了,妻子当时是一家公司副总,比我收入多,而她有小车,所以我很自卑,我想再过十年,儿子大了,我在儿子眼里会是怎样一个人呢?所以不行,我得开创自己的事业,我就义无反顾出来创业了!
不是说,成功就两步吗?第一步起步,第二步坚持,但关键要起步。
韩涵微语:
对生活的不甘和对儿子教育的担当让您奋不顾身地进行创业,我从中感悟到了创业的压力和动因。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总是难忘初遇的美好,那您能用作品给我们分享下您与文字初遇的美好吗?
蒋坤元老师:
18岁,我当兵,那时就爱上文学,只是当时是写新闻报道,真正爱上文学还是退伍后,有一天我在苏州火车站看见刘琦,一位救火的英雄,所以我就写了一篇读者来信发给苏州日报,不想在沧浪副刊当散文发表了,从此我就开始写散文。
1996年出版第一本书《梦里水乡》,借用一首歌名。现在回头看那一本书是比较粗浅的,但毕竟是我写作史上第一个脚印,所以也是我应该铭记的。
韩涵微语:
拜读了您的读书笔记《书如野麦》,我发现从里面走出了汪曾祺和贾平凹两位大家,您能给我们谈谈他们对你的影响吗?
蒋坤元老师:
2002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书《书如野麦》,这是一本读书笔记。
台湾已故作家温世仁评阅道:“这一套丛书共6册,除散文小品外,还有通讯与报告文学,但都是一种自由的文体,或状物抒情,或叙事写意,或写得轻松活泼,或写得绚丽多彩,如翁长松读史笔记之深意,如凌进如话家常之流畅,如蒋坤元水乡人家的质朴……都令人读之欣喜。这些大学教授、报社记者、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和企业领导人,都以自己的真诚与对文学的专注,抒写了自己对人生的追求。
那时,我还是村办厂的一个供销员。也就是那年9月,我跳槽出来创办了苏州正翔压延厂,所谓正翔,就是“正前方,我飞翔”。
还说一下这本书,书里面有这样一篇文章《“我写的是美”》:
有读者对我说,你写作的风格乡土味浓,蛮像汪曾褀。
心朴如土。然而,我自知啊,只是断断续续地唱一首不成调的老歌。是的,我爱读汪曾祺,我知道如果要学“汪曾祺风格”,莫如先学学他简朴的生活态度,学学他朴实的为人。
就说书房。我也有一间书房,还有一台电脑,可是我还嫌书房小。读《汪曾祺传》,才知道他的书房“一个书橱也没有,只一张极普通的单人床,临窗有书桌、椅,另有单人沙发而已”。就此而言,一个作家能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大概与书房关系不大。
惟有读书了。汪曾祺曾说:我写的人物大都有原型,把生活里的某个人原封不动写在纸上,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为了表达我的一点什么“意思”会有所夸张,有所削减,有所改变,会加入我的假想,我的想象,这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主体意识。
他的这些话是我的写作指南针。
像人们熟知的《异秉》中的王二,生活中实有其人。王二的后代对汪曾祺的儿子说:“你爸爸写我爸爸的事,百分之八十是真的。”《受戒》中的小英子以及石桥和尚,其原型就是生活中的小英子和铁桥和尚……
正因为这样,汪曾祺的作品总是带着清新的生活气息和不容置疑的真实力量。他以朴实平易的笔调来叙事、抒情,因而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
我想我的《祖父》一文是在几年前读了汪曾祺作品后写成的,它也来自生活,不是无根浮萍。
我的祖父是个旧社会过来的老式农民,不识字,天天喝酒,喝醉酒还打人,被我的父亲喊了村上人将他捆在树上一夜。就是这样脾气暴躁的祖父,对我们三个孙子却是和蔼可亲。一次我和弟弟偷吃了他的半条鱼,就是吃了将鱼翻个身,他回家后发现了此事,竟乐着喊过我和弟弟说:“有猫吃过的鱼,你们要不要吃啊?”……
《祖父》一文在报纸上发表后,居然读者反响不错,编辑刘放评论说:蒋坤元的《祖父》,以农人的朴实,写农人的悲苦……蒋坤元不知他祖父坟头的野树叫什么名。以此来象征他祖父平凡的一生。我猜测,那棵大树叫思念,风拂叶片,簌簌作响的絮语是可以让人听出弦外之音的人性美的。
说起“人性美”,我又想起了汪曾祺的一句话: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我很感激很欣赏他这句话。汪曾祺1997年去世了,但至今还有许多人仍然喜欢他的作品,他就是有一种“人性美”。
在《书如野麦》这本书里,还有一篇文章《坐看云起》,是我读贾平凹《坐佛》一书后的笔记,我这样写的:
贾平凹书里说,他坐于椅、坐于墩、坐于厕、坐于椎,皆能身静思安。
有时候,的确是“坐于椅”而成就了佛。我想,这是一种几乎接近完美的伟大,贾平凹是值得以此为豪的吧。
我也爱“坐于椅”。
这些年来,我深爱着一个人,这个人是文学女郎,与她痴迷地诉说着自己的心语,我们心心相连。所以,我不去打牌、不去跳舞,夜里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或读书或写字。如此甘愿寂寞,享受孤独。安坐灯下,不仅可以让老婆放心,我的心里也感到特别的快慰和充实。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有人说,文学的目的,不在创造,而在于对人生的态度。
是的,面对生活是一种力量。
那么,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够选择生活。而我选择写作,让宁静滤去生命的浮躁,燃烧自己的人生价值。总之,是文学给我指点了一条人生的道路。在诱惑的世界里,只能心静如水。
我知道,这样坐着,即使一生一世,我也成不了佛,但是只要我坐过了,我这样爱(包括恨)过了,我这样追求过了,也就无怨无悔了。
什么叫坐看云起?一种境界,它很沉,就像坐佛一样。没有了佛,这个世界的人精神就崩溃了。
我感谢佛光普照。我觉得我的眼睛逐渐湿润起来,只能浮在泪水中楚楚地看你……
韩涵微语:
我从您的作品中能深刻体会到创作给予您的神奇力量,作为您人生的第二大事,甚至不亚于创业,您能给我们总结下您的作品吗?
蒋坤元老师:
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出版了34本书,长篇小说《蛇岛》当当网有售,《沉到河底就能采到珍珠》本月出版,到时当当网,京东都会有的,以前我只写散文和诗歌,但现在年岁在增长,经历的故事也多了,所以写小说是很自然的事,而我把写乡土小说作为重点,这也是写我熟悉的生活,这阵子两部长篇小说《白米妹妹和黑豆哥哥》《80年代的大农户》在简书连载,我希望今年这两部小说出版,还有今年我要创作三部长篇小说,《80年代的大农户》是以前的作品,《白米妹妹和黑豆哥哥》今年才动笔写,所以 除此之外,还要新写两部长篇小说,或许写得疯的时候,一二个月就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的,至于我还写点散文是休闲之作,调剂一下写长篇小说的紧张和辛苦。2012年有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三本长篇小说,著名散文家王慧骐写了书评发表在扬子晚报:10月刚由南京大学出版社一次性推出的水乡系列三部长篇小说(书名分别为《美人腿》、《那时风月》、《梦幻珍珠湖》),是其自身创作的一次重要突破。
首先在文学表达的样式上,他对自己做了一次高难度的挑战。散文与诗歌他已经是轻车熟路,而小说以前没碰过,他就像在自己的车间里捣鼓一件新产品的开发一样,也大着胆儿试起了小说,且上来就玩小长篇,还都是十一二万字的架构,有一点南京人说的“烦不了”的意思。《美人腿》写的是解放前的故事,讲阳澄湖上一个叫作美人腿的岛上,一批有点武功的年轻人如何组织起来与土匪强盗斗智斗勇,所展开的一系列保卫家园的惊险战斗。《那时风月》的背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苏南水乡,围绕着一个女青年未婚先孕的线索,让一批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乡村人物大队书记、妇女主任、生产队长、风骚村妇相继登场,上演了一出可供玩味的生活闹剧。《梦幻珍珠湖》则以更为写真的笔触,讲述了改革开放以后珍珠湖畔一批有为青年奋斗创业且编织美好爱情的故事。三部小说虽都是蒋坤元的“试水”之作,但排兵布阵,使枪弄棒,小说最基本的一些操作模式、技艺手法显然已不陌生,或曰已有了那么一点小说所独有的味道。故事情节的安排与推进,人物的设置与勾画,场景的描摹与渲染……这些属于小说特质性的东西,看得出作者也都了然于胸,在作品中多有可圈可点之处。
蒋坤元近二十年来的写作,其实我最看重的是他身上的那份坚持。这种坚持不只是毅力,也不只是一种兴趣爱好的投注,更重要的还是他内心深处一种恒定的情感,一种不变的信念。对乡土、乡情的认同与迷恋是他这三部小说,甚或其全部作品的最主要的基调,也是最显著的特征。我为他的这份坚持而时生由衷的敬意。
韩涵微语:
当创业与创作相遇,您的人生起了化学反应,您给我们演绎了人生的多种可能。有人说您是苏州最有钱的作家。您认同吗?您喜欢我称呼您老板作家呢,还是作家老板?
蒋坤元老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对的,我沉寂了那么久,先努力把工厂搞好了,现在回头再创作,感觉自己底气足,而且经历也有了。
这个,我实话实说吧。其实,这是我十年前的一个梦想,我暗暗立志要做苏州最有钱的作家。人都是有梦想的,我更早些的梦想,是不种田。那时是十三岁吧,要顶着烈日下田割稻插秧,非常辛苦。种田的艰辛我深有体会,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及种田苦。而且,种田的苦不仅仅是累,还有一年忙到头来收成不好,穷。又累又穷,这太不公道了,这太苦了,又累又委屈。至于现在我有没有成为苏州最有钱的作家,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一直在努力, 每天都在奔跑。工作再忙碌,我每天要写一两千字出来,不写出来,我不睡觉。休息日,我写作顺利时就能出产一万多字。一年下来,天天如是,就能聚砂成塔了。我老婆对儿子说,你看爸这个工作的状态,做个全国劳模也是够格的。我听了心里美美的。这可是当年怪我“无胆”的人啊,现在她也认可我了。让我在儿子面前有面子了。但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比起苏州那些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那些获得全国文学奖的作家,那些获得紫金山文学奖的作家,我只能是一个从田埂上走过来的码字匠。作家的财富应该要让版税来说话,而不是办企业的钱来衡量的。用办企业挣的钱,当然也是干净钱,但毕竟不是卖文所得。二者不是一回事。我要向那些成绩斐然的苏州作家学习。但我用不着妄自菲薄,我忙自己的企业,企业兴旺,这二十多年来还在喧嚣的机器旁用心血和汗水泪水写出了三十四本书。我无愧生命!我就是一个草根作家,我接地气,我活得有滋有味,活得毫无愧色。至于怎么称呼,网上都叫我蒋老师,我觉得比叫蒋老板有文化有诗意吧。
韩涵微语:
我作为一个写者,特想听您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一说生活(包括创业)与创作的关系,我想这也是所有写者关心的问题。
蒋坤元老师:
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是紧密型的,比如我在简书连载我的自传《四十才是青春》,有25万字,这是实足的数字,按出版算字应该30万字也不止,这是我自己的经历,没有这样的创业,也就没有这一部作品。所以,我感觉年轻人不要急,不要一坐上飞机就想到美利坚,我们可以先跑步,或者坐火车,慢慢来,先把生活和工作做好了,那么文字也会随之而来。 而人生在于设计——
闲来想想自己的人生,也富有传奇的色彩。
在我30岁时,我还是一个小小的跑供销的,每天都是进货送货之类的事,我觉得老是这样的生活,若到了40岁,还有50岁,那时我力气小了,搬不动东西怎么办? 你说我有野心,不不不,我寻求过宁静,就像李白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就是我如此痴迷文学女神的原因。
一个男人若拥有自己的事业,其它的一切缺点,都可以遮盖。我又如此羡慕这种境界,当我想自己出来创业时,连老婆都说“你写书我没意见,你开厂就惨了。”这是什么话?那一年,我以10头牛也拉不回的气势跳出来自己搏一回。当时我要土地多少,村里就划给我多少,哪儿像现在国家对土地寸土不让。今天我都后悔当时为何不拿20亩土地的,由于我没见过世面,只拿了11亩土地,哎,人生的机会只有一次,错过就错过了。于是我呼啦啦就建造厂房,于是我的厂子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总觉得人生如房屋,如舞台需要有图纸或工艺设计的,因为你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你便可以按照你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人生设计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韩涵微语:
感谢蒋老师百忙之中给我们做的精彩分享,也让我深刻领会了生活创业和写作的关系,用创作的态度去生活,把生活艺术化,同时还要用生活的态度去创作,把创作生活化,那蒋老师给奋进在创业和创作中的人来句寄语吧。
蒋坤元老师寄语:我之所以要努力奋斗,一则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证明我不是玩世不恭无所事事之人,二则我要担负起我的责任,给我的儿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你也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还有我的父母兄弟,他们也是平凡的农民,每天为自己的生存忙碌,他们是几乎没有生活保障的人,我想让他们过得幸福,这就是我的责任,这就是我奋斗的理由。
生命,只是一个存在的过程。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为谁而存在?我已经不可能站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看世界,至少我得全心全意为我所爱的人服务吧。你想,一个人有时不及一棵树,一棵树可以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一个人有时还不及一片砖瓦,它们碎了但还是存在的。所以,有没有人愿意擦擦眼睛,重新打量这个熟悉与陌生的世界,与一棵油菜花、一株桂花树对话呢?
所以,我的生活方式很自然,很平凡,一边忙忙碌碌做我的事业,不敢松懈,一往无前,一边上网快快乐乐写我的文字、轻轻松松玩我的自由。
还有,我向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都不麻木,还清醒着呢。年青的朋友们,你呢?这年代,靠写作挣钱好像有点说大话,所以当你不指望靠写作赚钱这样的情形之下,一定要先好好地学习,掌握赚钱和生存的技艺。有一个道理要明白,你贷款买房子,除了父母能为你还贷款外,没有其他人为你还贷款,一切的一切还得靠自己。今天是释迦牟尼成道日,所以愿阿弥陀佛保佑你们,祝愿新年写作和事业进步,吉祥如意!谢谢纸上电台主编、主播和全体工作人员,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韩涵微语:
韩涵微语:主题分享思维导图谢谢蒋老师,90度鞠躬再次感谢您的分享。
今天的电台分享,在依依不舍中就要给大家告别了。期待大家就老师的分享进行更为深入地探讨学习,也期待大家能以文字的形式上传作业。
谈写作全体编委静候大家的作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