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柴火妞
有一本散文集叫《杀鹌鹑的少女》,作者陶杰在其中的一篇散文《当时只道是寻常》里,说过的一段话,后来被很多人都转发在朋友圈。
他说,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的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但一场巨变,已经发生了。地动山移,浑然不觉,当时只道是寻常。世上的生死荣哀,不就是在空寂之中缘起缘灭的吗?”
人生看起来很简单,好像就单纯是一个个选择叠加起来的总和。但人生又很难,因为每一个选择,都不能随便蒙。
每个人都有选择未来道路的自由,但大家也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甚至付出代价。
生活像一个大牢笼,里面还套着很多个小牢笼。无论走在那一个群体,都要遵守一些特定的规条,有合理的,也有愚蠢的。但一个真正的自由人,从来不会违规,却也从不会被规矩压制。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我们看出生活中那些厌恶的苦难,都会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来到我们眼前,我们可以选择暂时向它屈服,但却永远不应该停止追寻生命意义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权,按说,这是上帝在起初创造人类的时候,就赋予人类的特权。自由与选择是无处不在的,你看,就算在最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在面对苦难的态度上,人还是可以自由的选择。
精神世界的自由,是世界上任何一个牢笼都套不住,也永远不会被剥夺的信仰。我们往往并不是丧失了自由的选择,而是自由的思维被体制禁锢。
我们声讨世界没有给我们想要的自由选择,却陷入偏激,看不见挟裹在圈禁之中的真自由。
我们的始祖,就忘记了生命的自由,被一颗好看的果子,辖制了选择。失去了生的自由,上帝却因为爱,放弃了可以直接判处人类死刑的权利,也因此限制了自己的自由,付出了十字架的代价,给人一条生路。
昨天的文章里,我们说,也许我们找到了人与人相处之间,一种让彼此都不会受伤的分手方式。你走,我送你离开,你受伤,我救你回来。
每个人都有选择分手的自由,但如果真的彼此相爱,就会放下这个选择权。说声不,我留下,理由是,我爱你!
婚约的神圣,不能轻易被践踏,因为相爱而愿意栓在一起的两个人,放弃了自由身,得到爱情的浇灌。其实他们没有放弃什么,却是因为放弃,而得到了更多。
在离婚率飙升的今天,多少年轻人吓破胆子不敢再去热爱,多少人忘了起初的赤诚之爱。大家都记得裴多菲写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无价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却不记得,《爱情颂》里的,“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
还有刻在玛丽莲梦里的,“若为爱情故,世界皆可抛。“
人类对爱情的执着,缘自上帝的爱。祂离开天上的荣华富贵,道成肉身,甘愿放弃自由,成为耶稣,走一遭人间的疾苦,生过,上了十字架,死过,再复活。
人类对爱情的绝望,也来自上帝的爱。人类把上帝赶出世界,把神爱奉之为不可能,爱的能力渐渐退化,便不再相信有爱。
因为你,我愿意放弃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