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秋藏书馆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历史
汉字那么美:汉字为何一定要简化?(6)

汉字那么美:汉字为何一定要简化?(6)

作者: 王茯苓 | 来源:发表于2018-01-19 14:23 被阅读566次
    截自汉字和词源网

    总目录

    汉字为何一定要简化?这是个莫名沉重的话题,有政治,但更多的是历史。有些人张口就断言,说新中国搞汉字简化改革的那批人没有文化,他们应该是不了解那一段历史,也不清楚当年这个项目的具体背景。这是一场冤案。

    新中国在50年代的汉字简化改革,算得上是汉字史上的一次剧变。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相似之处在于,它符合历史的潮流。不同的是,它并不需要流血才能达成,因为这是人民的需要。去繁从简,是人的本性。那些刻意追求繁复的,不是有别有用心就是神经病。

    我们从最早的文字史开始说起。我在前文提到过,秦朝的隶书最初处于低贱的地位,后因其简易,使用者众,在汉朝得以扶正。而自古被官家认为不上台面的较为简易的俗体字,在隋唐时就已经在民间盛行。汉字的历史,由繁至简,是一部数千年来不断由民间推动的,统治阶级随之顺应潮流的历史。不顺应历史的,将逐渐被历史淘汰。

    文字,最初服务于帝王,后来是官家和精英阶层,直到现在新中国人几乎人人能读书写字,这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没有汉字的简化,会不会有今天这人人都可以写作的局面?答案是:不可能!

    直到清末,只有少数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认字的人很少,这是个基本事实。民国时期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各种文化运动也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识字率低的问题。美国学者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olomon)曾粗略推算过,“1600-1900年间,识字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2%。”罗友枝则估计拥有某种读写能力的男性约占 30%-45%,而女性只有2%至10%。1933年全国性的乡村行乡村调查中,卜凯提供的关于“识字程度”的数据为,当时中国识字男性占30.3%,而女性占1.2%. 说那时的中国,“放眼望去,一片文盲”,一点也不过分。

    对此,梁启超曾忧心忡忡地说过:“中国的文明号于五洲,而百人中识字者不及二十人。”而劳乃宣也曾说过,“中国乡民,有阖村无一人识字者”。这样一个国家,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让民众受教育就成了迫切的需要。而那时的汉字,那么难!

    汉语本身就不是一门容易的语言,而繁体字让汉语学习变得难上加难。那些说繁体字不难的,请你先默写5遍“憂鬱的臺灣烏龜。” 繁体字的难,导致民众受教育受到影响,这个情况,许多学者也意识到了。于是,一大批有志要强我中华的学者,纷纷加入到呼吁简化汉字的队伍中来:

    1909年,陆费逵在酝酿白话运动时,发表了一篇《普通教育当采用俗体字》,提出“窃以为最便而最易行者,莫如俗体字。此种字笔划简单,与整体字不可同日而语。”

    1920年,钱玄同于《新青年》发表《减省汉字笔划底提议》,阐述了减省汉字笔划的重要性。

    1922年,胡适为《国语月刊》撰写的《卷头言》,也充分肯定俗体字的意义,并说到,“在语言文字的沿革史上,往往小百姓是革新家而学者文人却是顽固党。”这话说的!

    ……

    支持汉字简化的名单还有林语堂等众多学者,每一位都是响当当的。谁敢说他们没有文化?

    再继续往前,1935年,陈望道联合众多学者和单位,倡议简化汉字,普及大众。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个时期的学者没有继续保持文人相轻的“优良传统”,也不再埋头读死书,而是纷纷勇敢地站出来,空前地团结一致,为汉字简化大声疾呼?这应当和当时中国落后挨打,因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当西方先进思想引入中国,很难在广大民众中推广开来有很大的关系。学者们认为汉字的复杂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一定要改,而且要彻头彻尾地改,向代表着“先进”的西方印欧语系的样子去改。

    更难得的是,这些学者的倡议居然得到了官方的积极回应。这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官方和学界站在同一战线的时期。于是,1935年,钱玄同主持将他编写的《简体字谱》提交教育部,教育部约集赵元任、黎锦熙等著名学者对2400多个简体字逐字进行审核,于1935年8月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324个),并征求各方意见。无奈受到个别政要元老坚决反对,导致这次汉字简化雷声很大,雨点却很小,后来不得不暂缓推行。但文字是人民的文字,尽管官方喊停,民间对简体字的使用却从未停止过。而国民党政府到了台湾,也曾计划推行简体字,无奈因各种阻力,所以继续保持繁体字不变。他们不是不想,其实是不能。繁简问题因此搁置至今。

    当然,五四时期的这批学者步子迈得很大。他们提倡彻底欧化,废掉汉字,而改用拼音文字,这是非常激进的一步。废掉汉字当然不可取,这会断了中国文化的根。但这一脚迈过了头的大步子,却意外地带来两个成果。一是,为汉字简化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二是,汉字从此有了注音,可以读了。注音对汉字学习,有着巨大的贡献。它为汉字和世界,搭了一座通往彼此的桥。

    到了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吴玉章和黎锦熙等学者基于过去一段时期的扎实工作和调研,重新筹备汉字简化工作。当时学界和民间对汉字简化呼声到底有多大?在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不到半年,就收到了几百种汉语新文字方案。由此可见,这是人心所向。

    当然,吴玉章承继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风,当时是一心要把汉语拉丁化的。虽然他们心怀善良,目的是像让更多人能学好中文,以早日让祖国强大,但那不是一条符合汉字发展的路。所幸这条好心走出来的歪路被政府及时制止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简化后的汉字,从而有了我们今天人人识字的局面。好险!不然,今天的中国会不会依然有半数文盲?你我会不会不幸是这半数文盲中的一员?我是否有能力写出你正读着的这篇文章?都是个问号。如果简过头,我们现在写的很可能是zhongwen。

    说了那么多,都只是为了要表明一点:汉字简化一路来曲曲折折,但它却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无法阻挡。在历史关头,不进则废。话说回来,汉字简化方案从实施至今不过60多年,这过程一定会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历史自然会逐渐修正它。

    汉字一定要简化。如果没有简化,后果很严重。想象一下,放眼望去,满大街的文盲。再想象一下,小朋友们愁眉苦脸,不得不手写“憂鬱的臺灣烏龜”的样子。光想,就已经没法让人高兴起来。

    注:清朝民众识字率的数据引用来自《清代民众识字问题的再认识》,刘永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 (02), 第96-110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穿拖鞋的蚊子:有心了,知道换位思考
      •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简体字的问题在于有些字该简而未简,如餐、藏、彝、曦;有些字的简化造成了字意的混淆,如後来的後,亁燥的亁,合適的適。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王茯苓 又比如这两句话“澳大利亚到底亁不亁”“澳大利亚到底幹不幹”,一眼就能看出意思完全不同。但如果统一使用简化字“干”的话,就成了有歧义的同一句话“澳大利亚到底干不干”。
        学化工的陈希部长:@王茯苓 现代人看简体字的古书时,有时候会分不清古书里的“后”究竟是“皇后”还是“后来”(如果“後来”没有简化成“后来”就没这个问题);看到“孙乾”“王体乾”等历史人物时,不知道是读作“qian”还是读作“gan”(如果“亁燥”“幹事”没有简化成“干燥”“干事”就没这个问题);唐朝德宗皇帝的名字“李适”会被误读成“Li Shi”(如果“合適”没有简化成“合适”就没这个问题)。
        王茯苓:@101中学的刘鹤童鞋 我倒认为,一切都还能更简。
      • 桔子jvzi:今天才知道拼音居然是五四的产物,我还以为自古有之呢?学习了!谢谢老师!
        王茯苓:@千媚娇阳 非要追,可以追到传教士利玛窦那里,只是没有五四的影响大。
      • 芳菲晚:为了写龜,我不好意思,毁了一棵小树。
        王茯苓:@芳菲晚 毁了一颗小树,请问是怎么做到的?
      • 667c98585ca7:忧郁的台湾乌龟🌚
      • 唐瞬:请王教授讲讲钱玄同先生简化汉字的基本原理呀,2500个简化汉字是基于哪些方面的原因被提炼出来的呢??
        王茯苓:@唐瞬 他最终目的是要废汉字的。这一系列的重点不在他那儿,得另外找地方讨论。他的想法虽然激进,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如果不激进,可能保守派连简化汉字本身都会反对。就好比,你想走6步,就得计划走10步。如果只是计划6,那么结果很可能是3,这个道理,你懂?但那批学者留下注音,后来有了拼音,也算是意料之外的贡献。
      • 牧野俊风:不论简易还是繁复,都不能改变文字的首要用途——记录与传递信息,然后才是艺术。
      • 玩哲录:不得不简化,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 gio33:说得很有道理,扫盲的必需
      • 上官飞鸿:汉字简化还是很有必要的,方便了书写和流通。

      本文标题:汉字那么美:汉字为何一定要简化?(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eg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