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概念单元作业的一些知识梳理:
大概念单元作业是以一个大概念来组织目标、情景、知识点等课程要素,所形成的需要相对较长实践和多课时才能完成的、进阶性强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大概念单元作业设计是指为了达成以大概念的学习要求为核心目标在单元层面围绕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重点对单元作业目标、单元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进行设计的方案。
李松林将大概念看作一个由纵向上的四个层次和横向上的三个类型有机结合而成的网络化结构。四个层次:有低到高,涉及学科课时内大概念、学科单元内大概念、学科单元间大概念、跨学科大概念。三个基本类型:横向上结论与结果类、方法与思想类、作用与价值类。
关于大概念单元作业的一些知识,自读论文时有所了解,但不清晰。听过领读者分享,就清晰多了。在头脑中有了图景投映,有了一个知识框架。
![](https://img.haomeiwen.com/i8653630/16c98f015ee0f93d.png)
2.大概念单元作业的应用
关于大概念单元作业,早就有所耳闻。但别人说好,不一定好,只有真正能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你才算学会。这些内容才算跟你有所链接。
邝老师也实践过,但效果不好,所以后来停了。听到这个分享,感觉邝老师特别诚恳。我们有一些新概念,新模式出来,如果能跟自己连接起来,那是最好的。但很多常常跟自己链接不了,成了一个噱头,一种负担。邝老师敢于面对自己,面对真正的教学现场,哪怕她得到的是失败的经验,相信也是她前行的动力。
实践前沿理论很重要,哪怕得出的是不适合。当然,有时所谓的不适合,不是真正的不合适,而是方法问题,或其他因素影响。这一点我感受特别深,这两年我在实践社会化学习教学方式,去年比较顺,今年这一班太难啦,刚开始像麦芽糖粘住,真的一点也带不动。如果第1次实践就遇到这种情况,我有可能会放弃。但先前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这种教学方式是很适合孩子的,我享受过这种甜头。所以第2次实践非常艰难时,我还是告诉自己一定能行的。这样给自己的心里坚定后,尝试着把目标降下来,把人员再做缩减。先带动一部分,在慢慢地推动。这样尝试调整后,情况就有所松动。一部分孩子已经喜欢上这种方式。我也看到了场域中孩子们的生命状态。所以就有了进一步实践的信心。
大概念单元作业,问题非常重要,如何提炼一个有效的问题?需要自己特别认真地去学习、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