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与人生

作者: 肚子_8574 | 来源:发表于2021-03-15 13:20 被阅读0次

    吃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的行为。如果人不会吃、不能吃,那他就活不成。

    很幸运,我会吃,也能吃,所以了解我的人都管我叫“吃货”,我亦常以吃货自居。但随着对吃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觉得我离一个真正吃货的标准还差得很远,尚需努力。

    肚子在吃早茶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节日,几乎都是“食物的节日”,吃什么,就寓意着怎样的生活。

    陈晓卿曾担任《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等纪录片的制片人,他说:

    “人的口味的习惯基本成型于童年时代,你童年吃到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顽固的故乡口味依赖,源自于神秘的童年味觉编码。”

    年纪越大,人就会越怀念小时候的味道,这就是顽固的口味依赖。

    食物的味道,凝结了人生许多重要的侧面。不仅仅带给我们美味与温暖,更是一条纽带,连接着你的家庭关系,你和自己的关系。

    很多时候,你对待食物的态度,就是你看待自己的态度。

    以往,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吃相,大多停留在习惯好不好上,比如会不会用筷子把菜翻腾个遍、吃饭声音大不大、是不是抢着吃自己喜欢的东西、不顾别人的感受。

    事实上,吃东西的习惯,是在表达我们内心更深的需要。

    比如很多小孩用吃来表达对成年人管束的反抗。

    在家不好好吃饭,偏偏喜欢吃被父母视为“垃圾食品”的小零食。父母搞不懂,放着家里好好的饭不吃,那些油炸食品、辣条到底有什么好?

    有个段子说:“小时候很奇怪父母为什么不挑食,长大才知道,因为大人只会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等我长大了,菜里就不放胡萝卜!”

    其实这就是原因。

    孩子在吃饭上的自主权和选择权都很少,吃“垃圾食品”是一种反抗。

    压力大的上班族喜欢“喝最苦的咖啡、吃最甜的巧克力”,因为巧克力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也就是让你感到快乐的激素。

    还有一种是“敷衍”,吃什么无所谓,方便就行,一日三餐都是匆忙了事,这代表着他内心是焦虑的。

    匆匆点外卖、匆匆吃外卖、匆匆工作、匆匆辞职,匆匆恋爱、匆匆分手,匆匆过完这一生。

    一切都是匆忙又敷衍的,所以王尔德说:“我厌恶那些对美食不认真的人,他们都是肤浅的。”

    因为一个人在吃上的态度,就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经常下厨房,知道怎么挑选新鲜的菜、给自己做一餐热饭的人,必然是热爱生活的;

    每天与外卖为伴,厨房没有烟火气的人,日子就越过越没有味道;

    结婚之后总是迁就别人的口味,也会慢慢在关系里失去自我,积累出大量的埋怨和委屈……

    我们越是了解自己对食物的需要和坚持,就越是了解自己内心的方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吃与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ck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