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无忧者其唯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土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土,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土,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贼一也。
夫子说:“没有烦忧的人,可能只有周文王吧!因为贤明的王季是他的父亲,英勇的武王是他的儿子;他守成父亲王季开创的基业,又有周武王这样的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他未竟的事业。武王继续着太王、王季、文王既定的功业,一战而统一天下。周武王秉承天命,以有道伐无道的正义行动,使他自身不至于失掉显耀于天下的美名,而被天下人尊崇为天子,拥有天下的财富,他的伟业功德,在宗庙中世代享受祭祀,子孙后代永远追念祭奠。周武王接受天命做天子的时候,年纪已经老了,周公辅助成王成就了文王、武王的德业,追加王的封号给太王和王季,以天子的礼仪追祀先祖诸王,从而确立并完善了周朝的礼仪制度。周朝的这个礼制,普遍地推行使用于诸侯、大夫,以及士人和老百姓。周礼规定:父亲的身份是大夫,儿子作为士人,就按照大夫的规格举行葬礼,以士人的规格举行祭礼。父亲的身份是士人,儿子身为大夫,就以士人的规格举行葬礼,以大夫的规格举行祭礼。为旁系亲属守丧一周年,普遍适用于大夫及平民。直系亲属的丧服,必须守丧三周年,这个丧祭礼仪适用到天子。父母双亲的丧祭礼仪,不论身份高贵卑贱,都是一样的。
任何人都处在时间链环的中间,肩负着自己的使命,必须对历史承担义务,必须对未来负起责任。缅怀先祖,开辟未来,我们责无旁贷。
无论我们境遇如何,都不可忘记祖宗的功德,是他们给我们传承了姓氏这一荣耀,使我们自出生就有了与他人不同的名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