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写了一篇博文来驳斥那些将隋朝灭亡归咎于科举制度打击门阀士族,从而导致各地门阀士族群起反对以至于隋朝覆灭的地摊文学。那篇文章只是单纯的论述我反对将科举制度与隋朝灭亡相互联系的观点,并没有过多深入的进行讨论隋朝真正灭亡的原因。在此,十分感谢新浪将此文推荐到首页,从而侥幸得到诸公斧正。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在此感谢“牛八夫子”的评论
诸公可能觉得我没有好好说明白隋朝灭亡的原因,那小子我就在此文中不揣冒昧论述一番。
诚然,隋朝灭亡的原因确实有许多。但是隋炀帝滥用民力,鱼肉百姓以及各种决策失误才是最大主因,翻遍二十四史也很难找到一个像他这样穷兵黩武,不惜民力的统治者,可以说我认为其和秦始皇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一、大兴土木
在隋炀帝大业元年三月间,数次下达诏令营建首都,迁徙民户,开通济渠,开邗沟,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同一月内,竟驱动全天下之力。【三月,丁未,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辛亥,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馀万,开通济渠。又发淮南民十馀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杨子入江。庚申,遣黄门侍郎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东京官吏督役严急,役丁死者什四五,所司以车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相望于道。又作天经宫于东京,四时祭高祖。《资治通鉴·隋纪四》】
到隋大业三年,发现男丁已然不够征用,开始打女户的注意。【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大业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军五百馀万众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妇人。《隋书·炀帝纪上》】
【帝无日不治宫室,两京及江都,苑囿亭殿虽多,久而益厌。每游幸,左右顾瞩,无可意者,不知所适。乃备责天下山川之图,躬自历览,以求胜地可置宫苑者。夏,四月,诏于汾州之北汾水之源,营汾阳宫。……秋,七月,辛巳,发丁男二十馀万筑长城,自榆谷而东。(大业七年)壬午,下诏讨高丽。敕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督役,昼夜立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皆生蛆,死者什三四。夏,四月,庚午,车驾至涿郡之临朔宫,文武从官九品以上,并令给宅安置。先是,诏总征天下之兵,无问远近,俱会于涿。又发江淮以南水手一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于是四远奔赴如流。五月,敕河南、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高阳,供载衣甲幔幕,令兵士自挽之,发河南、北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至涿郡,舳舻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往还在道常数十万人,填咽于道,昼夜不绝,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资治通鉴•隋纪五》】
二、穷兵黩武
这一条目下最有名的历史事实便是北征高句丽了。早在筹备出兵之前,就已经搞得各地“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
【(大业七年)帝自去岁谋讨高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田畴多荒。加之饥馑,谷价踊贵,东北边尤甚,斗米直数百钱。所运米或粗恶,令民籴而偿之。又发鹿车夫六十馀万,二人共推米三石,道途险远,不足充餱粮,至镇,无可输,皆惧罪亡命。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百姓困穷,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资治通鉴•隋纪五》】
当时的百姓王薄困于兵役繁重,聚众举事于山东章丘境内长白山自称“知世郎”,作《莫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群众反对出征高句丽。王薄起义后,农民争相归附,短短一年间人数发展到数万人,几度击败官军。
无向辽东浪死歌(别去辽东送死歌)
隋•王薄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再来看看杨广同志的第一次高句丽战役的过程和结果如何。
【壬午,诏左十二军出镂方、长岑、溟海、盖马、建安、南苏、辽东、玄菟、扶馀、朝鲜、沃沮、乐浪等道,右十二军出黏蝉、含资、浑弥、临屯、候城、提奚、蹋顿、肃慎、碣石、东暆、带方、襄平等道,骆驿引途,总集平壤,凡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人,号二百万,其馈运者倍之。……护儿不听,简精甲四万,直造城下。高丽伏兵于罗郭内空寺中,出兵与护儿战而伪败,护儿逐之入城,纵兵俘掠,无复部伍。伏兵发,护儿大败,仅而获免,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初,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资治通鉴·隋纪五》】
这一仗打得兴师动众,连战斗部队带后勤给养一共三百多万人,结果却是损失惨重大败而回。所以,隋炀帝首次与高句丽的战争结果,损失30万大军,只攻下辽河西岸的武厉城。
大业九年(613年)和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再次率军亲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起兵反隋炀帝和高句丽投降并交还叛逃的隋将斛斯政使得隋对高句丽的这两次战役无功而返。大业九年,六月初三,在隋炀帝亲征高句丽之时,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在国内谋反。担心两面受敌,隋炀帝被迫命正在高句丽作战的宇文述等人撤军回国镇压杨玄感的叛乱。兵部侍郎斛斯政作为杨玄感党羽,出逃投向高句丽,使高句丽尽知隋军虚实,乘机追击,殿后的隋军李景部多被打败。
【庚午,夜二更,帝密召诸将,使引军还,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众心忷惧,无复部分,诸道分散……时后军犹数万人,高丽随而抄击,最后羸弱数千人为所杀略。《资治通鉴•隋纪六》】
在杨玄感造反刺激下,隋炀帝昏招连连,居然干出个“洛阳大屠杀”。
【(大业九年)帝谓蕴曰:“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子盖性既残酷,蕴复受此旨,由是峻法治之,所杀三万馀人,皆籍没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馀人。玄感之围东都也,开仓赈给百姓。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资治通鉴•隋纪六》 】
三、农民起义
在这种民不聊生暴政之下的老百姓们终于忍无可忍,人相食的惨状又一次出现于史书当中。
【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爨,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隋书•食货志》】
随之而来的便是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还愈发不可收拾,全国爆发了超过100起起义,这100多起遍布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其中大部分是底层农民起义。在岑仲勉先生的《隋唐史》中,名单统计如下: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四、人口锐减
滥用民力,连年战乱,穷兵黩武的结果导致大隋王朝在杨广同志的“励精图治”下,终于使得天下人口数量提前实现了计划生育数百年都不能达到的结果。
【大业五年,平定吐谷渾,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隋书•地理志上》】
【正伦奏:“大业初有八百馀万户,末年离乱,至武德有二百馀万户。”《通典•食货七》】
所以说,隋朝的灭亡,或者说隋炀帝的灭亡,纯粹就是一代暴君不恤民力全面作死所致的土崩瓦解之局。再者说,隋朝灭亡这口锅,就让杨广好好背着不好吗?
以上
2018年8月13日 多伦多
隋炀帝:隋朝灭亡的锅必须我来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