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四大名著美人说人物
贾宝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六)

贾宝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六)

作者: 小闲云 | 来源:发表于2018-03-24 15:00 被阅读294次
    芙蓉女儿诔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

    “鬼蜮”指“暗中害人的鬼和怪物”,比喻“阴险的人”。

    可悲可叹啊,原本就是那些阴险狠毒的人制造出来的灾祸,哪里是说天上的神仙也嫉妒你呢?

    很多东西原本就是因为人为,怨天怨地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还非要推脱说是天不容人。

    “箝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诐(bì)”是“偏颇”、“邪僻”的意思,所以这里的“诐奴”应当就是说那些“奸佞阴险的奴仆”。

    “悍妇”就是指“凶狠泼辣的女人”。

    钳住那些奸邪奴仆(散布流言)的嘴,哪里能讨要从轻发落?即便剖开那些凶狠泼辣女人的心,我生气愤恨的情绪仍旧没有释然。

    因为宝玉身边的大多数女子就是那些大观园里的女孩儿和那些媳妇老婆子们,而女孩子大多冰雪灵巧,那些老嬷嬷却大多喜欢狗仗人势。

    所以在宝玉眼里: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

    就像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污蔑晴雯,周瑞家的对被赶出园子的司棋毫不留情面。

    她们都是这里的“诐奴”和“悍妇”。

    有人说,这里的“诐奴”应当把“袭人”也骂在里边了。

    晴雯被赶走后,宝玉就问过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还说:“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样,从小儿在老太太屋里过来的,虽然他生得比人强,也没甚妨碍去处。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锋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们。想是他过于生得好了,反被这好所误。”

    袭人细揣此话后,也觉得宝玉有疑她之意。

    但我个人觉得宝玉应当不至于把“诐奴”二字扣到袭人头上,他可能还是耍小孩子脾气向还在他身边的袭人抱怨。毕竟,素日他俩的关系还是挺好的。

    也许很多人会不喜欢袭人,认为她太有心计,把无论是黛玉和宝玉的悲剧,还是晴雯被赶出大观园,诸如此类的很多事情一大部分都怪罪给她。

    其实你若问以前的我是否喜欢袭人,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对她也是很有偏见的。可能也是我自己性格的关系,我觉得袭人太过顺从,甚至说看上去隐藏太深,不如晴雯司琪之类性格鲜明。

    但自从我用一种相对平等客观的眼光去赏析人物的时候,便参悟了一些别的道理。具体可参考我的那篇《袭人:其实我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因为贾府给了我“归属感”,而我侍奉谁眼中便只有谁》。

    或许她所做的一切的根源在于她侍奉谁便只想为了谁好,因为把自己的命运同主子拴在一处了。

    “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鄙”在这里是“谦词,用于自称”。

    “惓惓(quán quán)”在这里可以表示“深切思念”、“念念不忘”。

    “谆谆(zhūn zhūn)”在这里可以表示一种“忠谨诚恳貌”。

    我和你在这尘世间的缘分虽然浅薄,但我对你的心意特别深厚。因为我对你怀有深切的思念,所以忍不住忠谨诚恳地前来问候你的情况。

    正是因为情深意重,所以才来关切问候。晴雯的人虽然去了,但这名字和以往的回忆是去不了的。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

    “旌(jīng)”本义是指“旗子”,不过也有“表扬”的意思。

    “侪(chái)”一般是“等辈”、“同辈”的意思,在这里也可以就说是“一起”。

    现在我知道上帝垂怜表彰(也可以就说是“表彰”,因为“垂”可以表示上对下)你在百花宫中等待诏命,(也可能“花宫待诏”就是一个职位的名称)你活着的时候和兰草蕙草生活在一起,死后就让你去管辖芙蓉花。

    “兰蕙”都是用来比喻美好品德的香草。有一个叫“兰心蕙质”的成语就是用来“形容女子心地纯洁,品质高雅”。

    美好的人,质本洁来还洁去。

    “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

    我听了小丫头说你去当“芙蓉花神”的话,听起来像是无稽之谈,但经过我仔细思考过后,却觉得这种话是十分有理有据的。

    其实一开始宝玉问一个小丫头晴雯死前说了什么的时候,小丫头说“晴雯叫了一夜的‘娘’”。

    还是旁边一个小丫头伶俐,知道宝玉的心事,便说晴雯也问到了宝玉,只是她赶着要去天上当花神,所以就等不得宝玉了。

    当听得小丫头说是“芙蓉花神”之后,宝玉反倒稍觉宽慰。

    乃指园中池上芙蓉花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去司掌。我就料定他那样的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虽然超出苦海,从此不能相见,也免不得伤感思念。”

    对亡故的人的去处有一个美好的想象也是对活着牵念他们的人的宽慰。

    实际上晴雯死前是叫了一夜的“娘”,而晴雯的家人好像也只提到了她有一个哥哥和嫂嫂,还是那个“多浑虫”和水性杨花的“多姑娘儿”。

    他们两个,一个糊涂,一个整天风骚不检点,哪里来管晴雯的死活?她在他们那里,只能忍受折磨。

    晴雯自幼没有父母,而她在临死前最念念不忘的事物就是她一生最缺失的事物。

    她叫“娘”就表达了她潜意识里,或者说这么多年总是孤身一人的她对母爱的渴望。所以她死前想到的是“娘”,而不是“宝玉”。

    当然,缺失母爱的在大观园里也不止晴雯一个。

    比如惜春。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里,因为刘姥姥引发的笑话,众人就有不同的表现。

    当刘姥姥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时,惜春就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惜春“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就像一个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在撒娇。而惜春是从小没有得到过母爱的,但她拉着她奶母自然而然地想要索要关爱的表现是可以体现出那是她潜意识里一直想要也一直缺失的东西。

    说明,想要被爱是每个人的天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红药叹夜太漫长:的确有很多人不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讨厌袭人。初读红楼的时候我还是挺喜欢袭人这个人物的,她性格温顺,体贴,待主子也是一心一意。虽然她缺点的确很多,不过很多人把宝黛之间的矛盾归结于她,甚至晴雯之死也是怪罪于她这就有些太冤枉袭人了。我们知道,在那个时代下,宝黛二人的悲剧必将是必然,袭人充其量算是个加速器,怎么能把这个说事袭人的过错呢。还有晴雯之死,像晴雯这种性格刚烈的女子很讨我们当代人的喜欢,但是若放在当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没人会喜欢这样的丫鬟,会觉得她没大没小,不分主仆,所以晴雯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造成的,就算没有袭人也会有其他外套来促成她的死亡。而且,红楼并没有明确交代是袭人泄密,是经过推理得来的。理性分析,我不否认推理很有道理,但是推理终究只是推理,她和事实始终无法等同。作者并没有透露是谁泄的密,可以大胆做个猜测,也许作者也认为晴雯之死是时代造成的,和具体的哪个个人无关,所以不必道明。而且最后袭人的归宿还算不错,可见她在作者眼中应该也算是个不错的姑娘。最重要的一点,评价一个人应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那一时代中,袭人很讨大家喜欢,符合时代要求。充其量可以批判袭人说她没有进步的思想罢了。别喷我😂😂😂
        红药叹夜太漫长:@卿慕 谢谢慕姐姐❤❤❤
        小闲云:@红药叹夜太漫长 说得很好🌺🌺🌺各人其实有各人的苦衷啊😄
        红药叹夜太漫长:@红药叹夜太漫长 有错别字……
      • 小闲云:可以重温原著😉
        小闲云:@忘川_之上 🙃🙃
        忘川_之上:不读不读,有那时间,还不如玩把游戏舒服:grin:
      • 忘川_之上:按说曹先生想表达可能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不过我没怎么看过原著,话说宝二爷娶薛宝钗的时候,到底是不是新娘被调包了?还有黛玉,纵然家陌,但家中都没有一些托孤之人么。便全都便宜了贾家不说,还落得凄惨葬花。

      本文标题:贾宝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垅中,女儿命薄(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u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