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和娃的老师聊到娃的情绪状态,聊着聊着,会发现很多孩子关于情绪的发泄和自控很需要引导,在此我也谈谈我和娃之间的互动。
一、“我讨厌爸爸”。
最近娃处在诅咒敏感期,加上情绪上容易波动,很自然地就会过渡到诅咒骂人的状态来宣泄,这天,我们赶着出门,娃看书迟迟不想动。
爸爸着急了,动用威胁的手段,“再不穿,我们走了。”见娃还是没反应,又大声呵斥了句:“再看,我把书给扔了。”娃顿时害怕了,见爸爸急了开始破口大骂起来,此时两个人情绪都升级了起来,处在旁观者的我不得不加入干预。
我先让老公在房间里待会,并且告诉他,由我来处理。两个人情绪都很高涨,这样做是避免两个人激化矛盾,到时候事态不可收拾。
我走到客厅看着快哭的娃,他还是很生气,满脸通红,嘴里还在继续骂着,我蹲下身,放松地感受他的感受。
我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愤怒,爸爸那么说你,让你很难过又很生气。(试着去抱着娃,但是被挣脱开了)
娃:这个臭爸爸,坏爸爸,每次都好着急,我不要他了。
我:恩恩是,好生气,不喜欢爸爸了。(又试着抱住他,他没有反抗,听到我懂他的语言,他不再反抗)
娃:妈妈,我好生气,好难过(当你接纳孩子,他的心柔软了,生气的状态转化成了哭泣)
哭了十五分钟后,他紧紧地抱住我,又哭了十分钟。
之后,我们睡前聊天的时候提到了这件事情,我就他的表达方式做了些提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会接受,但是我知道,带孩子的过程就是耐心磨练自己的过程,每一次甚至不厌其烦地引导和接纳,就是作为母亲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吧。
昨天在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的倾听部分,发现竟然完全和PET的倾听方法一致,我有时候想到,PET里面的倾听更多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像是方法,一种术。实际上是一种道,如果你表面接受倾听,内在却是反抗焦虑的状态,那么孩子是能够感受到这部分的不真实,也会拒绝坦诚表达感受。
就像书里写的:承认孩子的感受,是我们可以孩子的最好的礼物。我们帮助孩子认识了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一旦他们清楚地了解了他们内在世界的现实状况,他们就会鼓起勇气去面对问题。
二、情绪的发生,我们要看到什么?
在一连串最近孩子情绪的感受里我发现,他的情绪一方面是由于我的接纳度还不够高,另一方面我发现孩子的身体不太好。
还记得《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那个圈圈吗,要获得平和、喜悦和爱,最好的方式就是同身体做链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2183480/98d4bd187aa0212d.png)
情绪可以通过身体这扇窗户来发现,而我们很少去关注自己的身体。
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娃的身体不太好,究其原因,是我有所忽略,最近的推拿做得比较少,饮食也没有配合调理。这些问题找到后,除了接纳的心态,还得照顾他的身体,让他能够身心健康,作为母亲的我们还需要做很多。
最近的读书会我也认真讲解《精力管理》这本书,体能训练一直都是所有努力的核心部分,不管从心理学来说,还是从各种科学研究的领域来说,运动、休息和吃都是体能管理的关键。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需要更多我们的引导,而这份引导也要我们认真地去对待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不要给孩子我们没有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透支了自己的能量,还要逼着自己给予孩子接纳力和感受力。
孩子能够感受到妈妈的无力和脆弱,那么对于他来说他当然是希望我们好好的,所以从这一刻开始,从感受自己的身体开始,从运动、饮食、吃开始,调整起来,改变自己。
情绪的发生,我们要了解情绪的潜意识层面的提醒;情绪的发生,我们要看到身体的反应,感知身体的变化;从外到内去了解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推己及人之后,你才会发现孩子的情绪背后的原因,感受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
这样的自然能量流动就是这么神奇,来来回回地互动和交流,然后融合成最核心的爱、喜悦和平和。而这一切都在觉醒的路上,越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