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好友致电,聊了近五十分钟,有关对方近况,再聊到我对自己写作方向的思考,最后说到对经典的阅读,他一直在读的是中国古代经典,如红楼梦、论语等等,而我更多的涉猎是在国外文学以及现代行为认知以及致用类,意犹未尽。
所以,本应昨晚写的本周复盘文章,今天中午才抽出时间来写。
7.23--7.29 楠小鱼复盘
【写文】
1.写作时长:11h22min
2.完成输出:
演讲ppt《你的成长,无人可替》
共读《简单的逻辑学》正文3
【输入】
1.阅读时长:8h07min
2.阅读书籍:
《巨人的陨落Ⅱ》,已读完
《巨人的陨落Ⅲ》,已读完
逻辑主题阅读:
《北大逻辑课》
《一本小小的蓝色逻辑书》
【感悟】
1.本周是在断了两周共读稿的情况下,重新开始写,而且自己选的又是关于逻辑类的,写起来感觉特别难。花了一整个上午,才写好一篇。写完之后,总是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没写出来,又限于字数,只能如此。
从最开始的0起步,到后来一周写了近5万字,然后得到第一笔稿费,期间更改文章时发现自己的进步,这一路下来,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当时很为这份成长而兴奋,直到上两周的稿件近乎间断,让我害怕又回到以往的状态,所以痛苦。痛则思变,于是我开始思考,有上述痛苦感受的根源是我还没找到自己写作的方向。没有方向的成长,只能是乱长。
没有方向,还很容易被一些额外的事情所干扰,常常陷入迷茫,所以,找到一个自己写作的方向,并为此而赋予自己当下认可的意义,将是我们首要思考的事。
我当下思考的是:我尝试着,在写作中去寻找一些哲学里,关于自身的思考,关于宗教,关于思想性的东西。
几个代表人物:史怀哲,周国平
2.常常被鼻炎和肩颈酸疼折磨,因此,本周日开始,决定每天花点时间在恢复减缓症状上,具体做法是:一周四天慢跑3Km,三次肩颈瑜伽操,并尝试用洗鼻壶的方法,减缓鼻炎症状。健康的打理,要等同于思想的拂拭,一个勤字足矣。
3.下定决心,报了第一个写作班,目标是挤进听书群,写听书稿,争当优秀学员!
4.每天固定写作时间,定在21:00——23:00
5.在践行了一个多月《奇特的一生》里的,时间管理方法之后,无谓的时间浪费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比如刷微博视频,刷UC视频等,经过统计,仅两天里,茫然无措刷手机浪费时间长达3h40min。只有记录了,才知道时间去了哪里,每个人的时间并不守恒,有些人大部分时间用成了有效时间,有些人,大部分时间是在虚度。你是什么人,就看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