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传统文化之中庸

作者: 仲常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1:36 被阅读45次

朱熹作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伟大的儒学家、教育家,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

清圣祖康熙曾恰当地评价过朱熹: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与传统文化自始至终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他首次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摘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并且进行了详细地注解,供后人学习、参考。后世元、明、清三朝把他所做的《四书章句集注》当作科举考试的教材,可以说体现了他的价值。

《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奇书,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中庸》这部书。

开篇首先提到的就是慎独,通过慎独达到中和之境,也就是达到符合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境界。

“君子慎其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接下来提到了大舜的治国之道,这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接着又提出“道不远人”的观点,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规律。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然后,作者又提出对待父母的方法,一方面体现了孝道,另一方面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父母其顺矣乎!”

作者紧接着又提出“五达道”和“三达德”的观点,指引人们立身、行事。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无独有偶,作者又提出“天下至诚”的观点,告诫我们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走得开、行的远。

“唯天下至诚。”

作者又提出对于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人,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因此,我们必须要慎之又慎。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个通行万世的普遍准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与儒家的另外两个伦理观点是非常相似的,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在讲立身行事要互不妨碍、互不冲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最后,作者再次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对天下百姓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只有真诚才是天底下最光明的道路,是最完美的品德,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必经之路。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因为时间关系,这篇文章就先写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也可以在下边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学习。

相关文章

  • 朱熹与传统文化之中庸

    朱熹作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伟大的儒学家、教育家,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 清圣祖康熙曾恰当地评价过朱熹: “集大成而绪千百...

  • 《中庸》笔记(二)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朱熹说,“中...

  • 11.4 中庸需要笨功夫

    一、《中庸》的由来 朱熹说:《中庸》的作者是子思 ——错!其实《中庸》作者已无从考证 二、道统的由来 朱熹为儒家建...

  • 四书·中庸

    《中庸》是我国古代文化学说的精粹。集中国儒学之大成者,南宋程朱理学的领导者朱熹曾在《中庸章句》中详细的分析了中庸之...

  • 【来自儒家的道德说教】Ⅱ《中庸》23

    朱熹《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

  • 国学的数学原理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方向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墨子·经上》说:“义,利也”,《朱熹集注》讲:”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 《情到深处是中庸》——一诗一人生

    关于中庸,程颐先生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先生注:“中者,无过...

  • 中庸就是知行合一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中庸,即是包容与利用。中是原则,庸是实践。中庸就是知行合一。朱熹注“中庸者,不偏不倚,无...

  • “学”、“问”、“思”、“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无论我们学习的是专业知识,还是生活知识;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 无为 退一步 出世入世

    公众号,改变自己 西方只强调积极进取的弊端,你便会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庸与平衡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奋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与传统文化之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p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