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与传统文化之中庸

作者: 仲常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11:36 被阅读45次

    朱熹作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伟大的儒学家、教育家,自古以来就享有盛誉。

    清圣祖康熙曾恰当地评价过朱熹: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与传统文化自始至终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这主要体现在:他首次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摘取出来与《论语》、《孟子》并列,并且进行了详细地注解,供后人学习、参考。后世元、明、清三朝把他所做的《四书章句集注》当作科举考试的教材,可以说体现了他的价值。

    《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部奇书,今天我们先来看看《中庸》这部书。

    开篇首先提到的就是慎独,通过慎独达到中和之境,也就是达到符合天地万物运行规律的境界。

    “君子慎其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接下来提到了大舜的治国之道,这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接着又提出“道不远人”的观点,认为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规律。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然后,作者又提出对待父母的方法,一方面体现了孝道,另一方面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父母其顺矣乎!”

    作者紧接着又提出“五达道”和“三达德”的观点,指引人们立身、行事。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也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无独有偶,作者又提出“天下至诚”的观点,告诫我们只有以诚待人,才能走得开、行的远。

    “唯天下至诚。”

    作者又提出对于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的人,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因此,我们必须要慎之又慎。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一个通行万世的普遍准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与儒家的另外两个伦理观点是非常相似的,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是在讲立身行事要互不妨碍、互不冲突。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最后,作者再次强调真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对天下百姓真诚,才能成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法则,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深刻道理。只有真诚才是天底下最光明的道路,是最完美的品德,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必经之路。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因为时间关系,这篇文章就先写到这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也可以在下边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与传统文化之中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p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