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历史上几经改道,入海口也多次改变,尽管现在是注入渤海,但历史上曾经注入黄海。并且,黄河作为目前山西与相邻临省区的界河,一直没有完全流入山西境内,距离炎帝部落主要活动区域甚远,因此炎帝的女儿在黄河边玩耍的可能性很小。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东北部,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区后,注入渤海,其流经区域不属于炎帝的活动范围。因此,女娃也不可能在辽河边玩耍。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北部的丰宁县,途经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后,又转回河北省,经郭家屯、燕山和冀东平原、乐亭县、昌黎县,最后到达渤海。滦河流域有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所发现遗物和中原文化有一定共性。但根据历史记载和相关研究,滦河流域是黄帝部落的活动区域,而非炎帝部落的活动区域,因此,炎帝的女儿不可能在滦河或其支流的河边玩耍。
海河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位于京津冀地区,形成海河流域。在天津汇合后的下游称海河。上游包括五大支流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在海河流域为漳卫河)。海河流域南部恰好是炎帝的活动区域,该区域有漳河,是漳卫河支流,而漳卫河又是海河支流。因此,女娃在漳河或者漳卫河边玩耍而被淹死的可能性极大。
在漳河流域还真有精卫填海的历史遗迹灵湫庙。灵湫庙的来历如下:
炎帝在漳河流域的上党地区尝百草、治理水患、教民农耕。炎帝的女儿女娃也跟随父亲治理水患,却不幸在漳水(漳河)溺亡。因女娃是因公殉职,后人敬她为漳水之神,还在发鸠山浊漳水的源头修庙祭祀她,后来宋徽宗赵佶敕封这座庙为“灵湫庙”。
根据这一说法,女娃是因公殉职,而不是玩耍时淹死的。并且漳河分为浊漳河和清漳河。浊漳河是上党境内最大的河流。浊漳河在先秦时期称为“潞水”,是因以其水势大而得名。历史上浊漳河经常发洪水,那么女娃因治理浊漳河的水患而殉职的可能性极大。不管是玩耍还是因公殉职,女娃淹死在漳河,也可算是有根有据。
《山海经》中又说精卫要填平的“东海”是“漳水出焉”,即“东海”为漳河的源头。而浊漳河的南源头为发鸠山东麓灵湫庙的四星池。女娃在漳河淹死后,要填漳河的源头四星池(即东海),从而达到填漳河的目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因此,权做结论如下:
炎帝的女儿女娃是因治理水患或者是因玩耍,而在漳河溺水身亡。其灵魂化作精卫鸟后,长年累月在发鸠山衔石木填四星池,以期能填满四星池,让漳河干涸。第一只精卫鸟没能填满四星池,它的子孙后代又继续衔石木填四星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