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子就要玩着过生活家美妙生活研究所
古人避暑有三宝:冰箱、雪糕、空调房

古人避暑有三宝:冰箱、雪糕、空调房

作者: 1c608c9e9820 | 来源:发表于2017-08-04 09:16 被阅读969次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

    都说在炎热的夏天里,我们的这条命都是空调给的,此话一点也不假。

    前几天,因为天气太过炎热,用电量太大,深圳有几个片区停电了几个小时,朋友圈里一下子炸开了锅,简直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坐拥空调、WiFi、西瓜的我们尚且觉得度夏很艰难,突然很心疼空调和WiFi被发明出来之前的人们了。那么,在那个艰苦卓越的古代,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

    古代夏天能有多热?

    也许你要说了,古代房屋少植被多、没有那么多温室气体,气候没变暖,哪像现在这么热?

    Too young too naive.其实,古人跟我们差不多,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万事屋这时候必须科普一下了:中国古代曾经历过四次温暖期;河南安阳殷墟曾出土过野象遗骨和记载人们捕象的甲骨文;隋唐以及元代,朝廷甚至在河南、陕西等地设立了专管竹园的衙门叫司竹监。黄河流域大象都可以生存,竹子都能在北方大面积生长,可见古代气候确实比现在温暖。

    气象史料《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记载,“史上最热夏天”出现在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包括京师、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在内,大半个中国酷热难当,热到什么程度?“土石皆焦”“铅锡销化”“行人多有毙者”,许多穷人和胖人被热死。

    据当时官员统计,7月14日-25日,仅仅十天,北京就有11400人死于炎热。古气候学家研究测算,1743年夏天最高气温的一天达到44.4°C!这一极值至今未被超越!吓得我赶紧抱紧了我的西瓜!

    难怪古人用苦夏来形容夏天,他们的夏天真的比我们过得更苦。

    没有空调的古人如何度夏?

    除了没有空调和WiFi,古人度夏的方式却一点也不逊于我们。

    冰箱

    古人竟然也有冰箱!?别怀疑,其实,早在周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冰箱这么高端的避暑方式了。《周礼•天官•凌人》记载“祭祀供冰鉴(hàn)。”冰鉴就是古代的冰箱,长这样:

    用青铜铸成的大型容器,分内外两层,两层之间的空隙放冰块。内层放美食美酒,盖上盖儿,随吃随取,喝着美酒唱着歌儿,还不费电,多美~

    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歌就记载了冰镇美酒:

    挫糟冻饮,酎清凉些。(战国·屈原《楚辞·招魂》

    将美酒中的醪糟捞出,冰镇饮用非常清凉解渴。

    不过,在古代,冰块可不易得,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

    那么,在古代夏冰从何而来呢?《诗经》就记录下了人们冬日存冰的场景: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诗经•豳bīn风•七月》

    凌阴,就是冰窖。

    原来,每年隆冬,皇家派人从结冰的河面采集冰块,储存在冰窖,盛夏才能取冰享用。周朝就有专门管理冰政的官员“凌人”。

    至于采冰的场景,我想应该跟《冰雪奇缘》开头的采冰场面差不多吧:



    古代有“赐冰”的福利,只有皇家贵族和官员才能享用。

    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发展到清代,冰箱从青铜换成了木胎,构造上已经和现代的冰箱十分相似,分为上下三层,也从冰鉴顶部开口的方式变成了现在冰箱一样,上下两扇门都可以开口,第三层甚至设置了排水孔,以排放冰块的融水。

    目瞪口呆,是不是很高科技?

    空调房

    我们现在赖以生存的空调房,其实古代早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这种房子叫做“凉屋”,在屋子中央安装机械传动设备,最开始用扇轮将冷风送到屋里,后来发展到用冷水循环降温原理,将冷水传送到房顶,再任其从屋檐留下,形成人造水帘,水流激起凉气,达到降暑目的。

    ▲古代“凉屋”结构图

    可以说,这就是古代的中央空调了,宋代的时候,人们还会在这种屋子里种满植物以供欣赏,不仅清凉满殿,还花草满眼,关键不会得空调病,真的太会享受了,被古人的智慧折服!

    描述这种凉屋的古诗文:

    温房则冬服絺綌,清室则中夏含霜。——三国·曹植《七启》

    “清室”就是指的清凉的房屋,清凉到夏季屋中都可以结霜,显然是夸张的手法,但是足可见凉屋真的很清凉。

    明代更有人脑洞大开,想到用地理之势挖井避暑的:

    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明·高濂《遵生八笺》

    冰淇淋

    你没看错,你以为只有我们现代人能吃到的冰淇淋,其实早在宋元时期,已经初具雏形了。

    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在《续夷坚志》就记载了,人们将“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的小冰球加蜂蜜水和珍珠粉调和,做成冷饮享用。宋朝时人们也会用各种果汁、奶汁和冰块混合做成冷饮。

    冰水冬日结冰,小于芡实、圆结如珠……盛行以蜜水调之,加珍珠粉。——元好问《续夷坚志》

    避暑佳人不著妆。水晶冠子薄罗裳。摩绵扑粉飞琼屑,滤蜜调冰结绛霜。——宋·李之仪《鹧鸪天·避暑佳人不著妆》

    宋代诗人杨万里还专门写诗《咏冰酪》,这种“冰酪”,不就是1.0版本的冰淇淋吗:

    似腻还成爽,如凝又似飘。

    玉米盘底碎,雪向日冰消。

    ——宋·杨万里《咏冰酪》

    ▲唐代市场上已经出现看了专门靠卖冰赚钱的商人,宋代时冷饮已经大量进入市场了

    顺带提一句,现在流行全世界的冰淇淋,其实就是那个时候被传到国外的。

    当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离开中国时,元世祖将冰淇淋制作方法传给他。此后,这一秘法从意大利传到法国。直到300年后,一位意大利人改良了方法,才制作出像我们现在吃的这种冰淇淋。

    所以,冰淇淋并不是舶来品,早在宋元时期,中国人就能吃到冰淇淋了,比我们早了差不多1000年,厉害吧?

    当然,冰箱、雪糕、空调房这些都是王室贵族享用的消暑方式,平民百姓怎么避暑呢?

    没有冰鉴,水井就是天然冰箱,用井水冰镇西瓜,甜到心里;

    种出东陵子母瓜,伊州佳种莫相夸。

    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暾倾诸茶。

    ——清·纪晓岚《咏瓜诗》

    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绀唾霞膏斗芳洁。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清·陈维崧《洞仙歌·西瓜》

    没有冰酪,但是有各种冰镇饮品和冰镇小吃,绿豆汤雪泡梅花酒什么的,比如,唐代大诗人杜甫就非常推崇“槐叶冷淘”,将面粉用槐叶水相和做成面,煮熟后用凉水冰镇的小吃;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热,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

    ——唐·杜甫《槐叶冷淘》

    没有凉屋,平民百姓有蒲扇、羽扇、团扇等各种扇子,实在懒得摇扇,还有如李白一样的避暑方式: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唐·李白《夏日山中》

    诗仙可以说是相当奔放了!

    当然,还有终极大招:

    清朝雍正皇帝追录康熙皇帝训话而编录成《庭训格言》,其中一则训文提到避暑:

    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

    ——清《庭训格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酷暑天去拜访恒寂禅师,有感于禅师静坐禅房却不觉得热,也作诗一首: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唐·白居易《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你说啥?!

    我热҈得҈字҈都҈冒汗҈了҈,你却跟我说心静自然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避暑有三宝:冰箱、雪糕、空调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fv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