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想到日本商店暖帘这件事,是从回想每趟旅程和拍摄的照片才开始的。
一日三餐,每天至少会需要进出日本的食堂三次,大多时候都需要先拨开二片暖帘,带有一点弯腰的姿势走进食堂。旅程结束后整理照片,意外发现自己竟然拍了许多暖帘的照片,长的短的、黑白的彩色的、印字的画图的,每样都有。
这些照片只是单纯拍了暖帘本身,却成为回忆每趟旅行时,让心情从怀念转为愉悦的最佳催化剂。
摄影 / 季子弘西方人对于日本店家采用暖帘这件事可能觉得十分新奇,现在的中国人大多也忘了这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习惯,其实暖帘最早来自于中国室町初期的佛教文化。当时僧侣和农民为了遮光避尘,习惯在门口挂上一块布帘或草帘,这么做也能稍稍挡住路人经过的目光,多点隐私感。
元朝后,这项民间生活智慧传至日本,他们也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不只如此,从十三世纪开始,许多豪门贵族更将自己的家纹染印在暖帘上,做为一种身分地位的代表。
从一幅知名的《一遍上人》画卷里就能发现当时社会上弥漫的这种现象,画中描绘一户富贵人家门上的长暖帘,帘上染印一只高贵的圆形仙鹤纹样,鹤旁的一群人衣着华丽,贵气十足。
摄影 / 季子弘到了江户时期,教育日渐普遍,百姓的识字能力逐渐提升,暖帘的设计除了图纹之外,也开始有了文字出现。这么一来,暖帘的应用范围更扩及到一般店家,像是印了「吴服」的传统和服店,暖帘也能做为店家的招牌之用。
相较于日本其它地方例如东京或北海道,走在京都街头更能感受到这种暖帘的魅力,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颜色和花样也大异其趣。
除了一般常见的藏青色或白色麻质暖帘之外,还见到用几块正方色布拼缝起来的长暖帘,材质轻薄,阳光一照便能透射暖帘,感觉颜色更温暖了。
摄影 / 季子弘图案部分的种类也很多样,有乌鸦、千鸟(日本吉祥动物)、蔬菜、水果、碗筷…等等图案,有些一看就知道店里卖的是什么,有些则需要猜想一下才恍然大悟。
日本社会能有如此丰富的暖帘文化,也是渐渐发展起来的,最早可没那么多变化。当时的染印技术还不发达,能做出的颜色不多,不同属性的店家彼此也会选择不同颜色来区隔。
摄影 / 季子弘 摄影 / 季子弘例如吴服商和造酒厂通常会选用藏青色的暖帘,除了视觉上的考虑外,更因为藏青色具有杀菌和防虫功效,所以很适合吴服店和造酒厂工作上的需求。
至于点心店,在日本白色象征糖,所以很多点心铺都爱用白色的暖帘,看起来感觉也十分清爽,会让人更有欲望想吃甜食。而酒吧和戏院则偏爱用红色或紫色,卖茶的店当然选用如茶水般的绿色暖帘啰!
当然也有例外的,像是京都茶叶名店一保堂,入口的暖帘就是大大的对开白色长帘,两片长帘都印上「一保堂」的黑色书法体大字,让人感觉深不可测。就像准备走进茶叶达人深居简出的小密室,达人盘坐在密室最深处的榻榻米上,等待有缘贵客的拜访。
摄影 / 季子弘日本暖帘文化虽然承袭于中国,但后续发展可说是自立自强,甚至到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地步。常见的暖帘种类高达八种之多,有水引暖帘、半暖帘、长暖帘、太鼓暖帘、竹暖帘、绳暖帘、珠暖帘和花暖帘。
对每间店铺来说,暖帘除了是自家招牌,更是信誉和知名度的象征,老店若要展店也会将暖帘传承下去,尽管下一代竞争者众多,但唯有能拿到正字标记的暖帘,才算是承袭本店的纯正血统。
摄影 / 季子弘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只要看到商店门前挂了暖帘的,脑子马上就会联想到日本,这种联想正代表一个国家的庶民文化,已经深入进世界上每个人的心中。
看到暖帘就想到日本食堂,接着脑中开始出现暖帘后面那一长排木质吧台和高脚椅的画面,最后浮现出一道道美味的日本料理。不自觉嘴里开始吞起口水,这真是一种美好的制约行为。
摄影 / 季子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