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把父亲叫做爹?这是闺女刚刚问我的问题。虽然很多人也都有同样的想法,但这个问题其实是不严谨的。
古代中国一直将父亲称呼为爹吗?并不是这样。其实有孩子的人大多都会知道,小孩子普遍最早学会的两个字就是爸和妈,因为这是嘴唇最容易发出的声音。
世界各地的语言中几乎都用类似的发音来称呼父母,汉语也不例外,所以上古时代我们称呼父亲就是叫做爸爸,当然一开始是写作父,但是没有爹这个称呼。
其实最早代替爸这个称呼的字是“爷”。据考证,这是一个胡语,很有可能是鲜卑语。比如我们熟悉的《木兰辞》中写道:“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里的爷就是指父亲。这是一首北朝时期的民谣,而北朝最早正是鲜卑人统治的北魏,其后的东西魏和北齐北周乃至于隋朝,鲜卑也都是其中的主要民族。
而且因为这个称呼是源自胡语,最早甚至都没有一个专属的字,而是用同音字来代替,比如杜甫的《兵车行》中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这里的“耶娘”其实就是爹娘,因为当时没有“爷”字,所以才用“耶”来代替。这一点也可以从“爷”的繁体字“爺”体现出来,后来的造字就是在“耶”的上面加了一个“父”。至于为什么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有“爷”字而唐代的《兵车行》中反而没有,这应该是后人整理的时候所做的修改导致。
“爷”字直到明代还经常用来指代父亲,据说现在一些地区的方言中仍旧将父亲称为“爷”。至于“爹”字出现得就更晚,一般认为也是胡语甚至是鲜卑语。而《广韵》中的记载是“羌人呼父也”,也就是说是羌人的称呼。十六国时期羌人和鲜卑距离较近交流也很频繁,不排除这是他们之间相互的影响。
总之“爹”这个字并不是古已有之的对父亲的称呼,它在汉语中的出现最早可能也就是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流行普及要晚于“爷”,流传开来甚至可能不到一千年的时间。
与之相似的还有“哥”,这个字也是源自于鲜卑语。先秦时期中国人称呼自己的兄长就是叫做“兄”,而“哥”这个称呼据说是来源于鲜卑语的“阿干”。
阿干这个词最早见于《魏书·吐谷(yù)浑传》。辽东的慕容鲜卑首领慕容涉归有五个儿子,其中长子慕容吐谷浑与幼子慕容廆原本关系很好,但慕容廆后来受人挑拨与吐谷浑之间有了矛盾,吐谷浑不想与弟弟争执,便带人远走他乡来到了西北地区,成为了后来割据在那里的吐谷浑政权。
吐谷浑走后,慕容廆思念哥哥,就命人写了一首歌,名为《阿干歌》。《魏书》在这里写道:“徒河(今辽宁锦州一带)以兄为阿干也。”而后这个词也随着鲜卑南下进入中原,中原人直接称呼“干”,后来就演变成了“哥”。
不过“哥”字在中原的用法一开始也是用于称呼父亲,后来才又变回了兄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