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笔记

作者: 陈加新 | 来源:发表于2014-05-11 14:26 被阅读143次

第一章:群体心理

1)群体的一般特征

「无意识因素」支配着普遍的性格特征。

心理群体中,个人的才智、个性被削弱,异质性被同质性代替,无意识因素占主导。

群体独有而个人不具备的特点的产生原因:

  • 数量
  • 传染
  • 暗示

三者相互作用。

2)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冲动、易变、极端、夸张等是群体一大特征。

个体是理性思维,群体是形象思维。

群体在基于心理暗示和相互传染后极易将谎谣言肯定并扩散。

「法不责众」来自群体的自我心理暗示,群体少有个人所无法摆脱的道德、法律约束力。

极端的群体只能被极端的情感(立场、观点)所影响。

3)群体的观念、推理与想像力

群体往往接受简单(粗暴)的观念,推理能力极差且少有批判,敏感又富有想像力。

媒体。

4)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群体易产生偶像崇拜,宗教情感易激发群体的妄想与偏执。

建立一套类似于宗教信仰机制需要:

  1. 利用群体的想像力,肯定这种想像力。

  2. 群体被激发后,以极端的情感(观点)来洗脑。

  3. 陷入狂热后,以领导者面目现身,指出方向。

群体往往渴望强权。


第二章: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1)群体的意见与信念的间接因素

  • 民族
  • 传统
  • 时间
  • 制度
  • 教育

2)直接因素

  • 形象
  • 词语和套话(XX 主义等)
  • 幻想

3)群体领袖

动员手段:

  • 断言
  • 重复
  • 传染

4)变化范围

与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违背的东西只是在暗示和传染作用下的一种暂时现象。

没有能够引导意见的力量加上对普遍信仰的麻木,造成群众在判断时难以秉承一个长久的标准。


第三章: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1)群体的分类

  1. 异质性群体
    • 无名称(缺乏责任感)
    • 有名称(发挥责任感)
  1. 同质性群体
    • 派别
    • 身份
    • 阶级

2)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不要拘泥于「犯罪」,拓展思考

特点:

  1. 犯罪动机往往冠冕堂皇
  2. 犯罪过程坚定,手法更加残忍
  3. 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却坚信在主持正义

相关文章

  • 2019-08-06

    ⭐️ #生活# 成功早起,6:10 ⭐️ #阅读# 开启了乌合之众的阅读,并完成了笔记的记录 ⭐️ #成长# 整理...

  • 笔记10|《乌合之众-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书籍|《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第三卷《群体的分类及特点》 笔记|燕子 本章笔记分3个部分,约2400 ...

  • 笔记07|《乌合之众-群体的性格》

    书籍|《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第一卷《群体的性格》 笔记|燕子 本章笔记分5个部分,约2800 字,大...

  • 笔记09|《乌合之众-群体的思想观念》

    书籍|《乌合之众》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第二卷《群体的思想观念》 笔记|燕子 本章笔记分5个部分,约2800 字...

  • 别给人生留遗憾~每日读书3

    一、精华 1.书目 2.笔记 3.感悟 二、内容 1.书目《乌合之众》第二章63~122 2.笔记: 第二章 群体...

  •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2

    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

  •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4

    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

  •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5

    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

  •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6

    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

  • 《乌合之众》解读笔记 3

    晓书童解读的《乌合之众》,百听不厌,之前喜欢把笔记整理在日记本里,现在整理在『简书』中。如下为整理笔记/摘录精彩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乌合之众︱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iwr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