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一切成功者,必然遵守做人做事的法则。而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之至。为人处世,当以恰到好处为极致;取舍之间,当以平和适中为准则。漫漫人生路,唯有在透彻领悟中庸哲学之后,方能左右皆可逢源,处处和谐圆融。
方乃做人之本,圆为处事之道。我们看天地,天圆地方;我们看铜钱,外圆内方;方和圆本来是一个天平的两端,阴阳的两极,它们既可以互相制衡,又可以互相转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就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其中,修身养性至为重要,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最高学问。做人首先要求一种正气,只有堂堂正正地做人,才能干一番事业,这是“方”的一面。为人处事要善于与人相处,谦虚处世,不要挑剔别人,以诚待人,在处事中使自己的品德不断升华,这是“圆”的一面。人的一生就是方与圆的衔接融合,内方可以身心贯通,井然有序;外圆可以减少阻力,便于运动。
老子的师尊在临终前问老子:他的舌头还在不在,他的牙齿还在不在?老子说舌头仍在。师父就告诉他这样一个道理:“人老的时候,舌头还在,可牙齿已经落光了,这是因为牙齿坚硬,碰过许多坚硬的东西,而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在遇到硬东西时不会受伤。”于是,老子从中悟出了“柔能克刚”的道理,写下了《道德》三千言,告诫人们要顺势、依“道”而行, 外圆内方,圆融处世。
方圆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层次。大而言之,方是做人的底气,圆是成事的方法,能将方与圆双剑合璧的人,才是能者。天才天赋异禀,如果过于刚愎自用,以我为尊,不懂变通,必会处处受敌,纵使聪慧过人万夫莫敌亦难免马失前蹄,俗话说明枪易挡暗箭难防,如若自身不慎出错,必然为敌所掣肘。
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有效方法。方是对原则的遵循,对道德标准的维护;圆是思路的变通,是手段的灵活,是人们处在各种关系中安身立命,杀出重围的重要途径。
曾国藩早年也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单线思维,唯我独革,愤世嫉俗,矫激傲岸,动辄得咎。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在极端痛苦之中,他闭关自省,深读老庄,渐近平和。他领悟到自己从前为人处事,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处处受敌。他意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
中年以后的曾国藩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这种圆融不是他本性中所有,是靠不屈不挠的精神从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中领悟出来的。是从质朴刚正中升华的,和世俗的油滑机智相比,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天资聪颖是先天的优势,如运用得当,则为前行之路如虎添翼,可是再勇猛的老虎如果只知盲进,不懂慎行,他的聪颖反而是他前行路上的绊脚石。不争一时之荣辱,不争一事之胜负,谨慎行事,懂得未雨绸缪才能防患未然。天资聪颖的人往往有四大缺点:妄自尊大,盛气凌人,好大喜功,趾高气扬。凡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万事有度,过了这个临界点,势必朝相反方向发展。只有自我领悟自我鞭促自我磨砺,看得透,立得定,说得出,办得来。浮嚣之人,也可变得清风朗月般从容澄净。
任何事物都有其看不透和不可预料的背面,鬼谷子云: “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方圆,齐长短。”说的就是处世要圆融,要懂得权衡利弊,把事物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再根据已掌握的信息,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最终才能达到“天圆地方”的结果。
圆融不是圆滑,二者的区别在于发心。“圆融”出自《楞严经》:“ 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换作今天的话说就是“破除偏执,圆满融通”。发心不正、居心不良的话,善巧就成了圆滑;发心纯正,学会观察因缘而应机方便利益周围人等,才是圆融。
为人处世需学中庸之道,首先是不偏不倚,凡事把握一个度,话不能说满,事不能做绝,凡事留有余地,进则可以攻,退则可以守。然后是刚柔并济,曾国藩曾云:“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最后是通达静定,《中庸》所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为人处世是门学问,一个人原则性越强,往往就越不招人喜欢,就很难受到青睐。每个人都想受万众瞩目和欢迎,所以光有原则并不行,还要讲情面,圆融的处理内心的原则和不断变化的外在问题。外圆内方,量情处事,才能无往而不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