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一年我24岁,刚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考到上海读研究生,开始了紧张而枯燥的军校生活。虽然已经大学毕业,但我仍是一副山里小伙的憨相,土八路一枚,很不讨女孩子喜欢。
作为地方大学直接入伍的军校研究生,我被安排到本科生学员队,与刚入学的新生一起军训。
能考入这所军校的,都是高中阶段学习相当优秀,并且家庭条件很不错的学子。那些年轻的小伙和姑娘,多数来自大城市,开朗大方,谈吐不凡,再穿上崭新的空军军装,给人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我虽然长他们好几岁,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毕业于那所被称为“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大学,满身土气,瘦骨嶙峋,而且性格执拗,言行木讷,有时候简直就是一根筋。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训练队列,连吃饭唱歌、打扫卫生也得使劲,生活紧张而枯燥。开学后的第三天,是第一次室内教育课。学员列队进教室,依次就座。我坐在最后一排,同桌是一位眉清目秀的女生。
那天的教育课漫长而乏味。教导员和队长轮流上台讲话,婆婆妈妈,反复强调纪律。我有些坐不住了,悄声问同桌:“你是哪里来的呢?”“我是江西的,你呢?”她小声说。我刚要回答,却看见教导员正盯着我们。他停顿了一下,便以命令的口气宣布:“以后男女学员不能坐在一起!”大家纷纷回头张望,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我俩身上,因为教室里只有我俩属于那种情况。我非常尴尬,难堪极了,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她红着脸低着头,不安地盯着桌子底下。
当天晚上,我们研究生队政委打电话命令我回去。一见面,政委就劈头盖脸地冲我发火:“军校学员严禁谈恋爱,你才入学几天,就明目张胆违反军纪?!”我有口难辩。
此后两天,教导员对我非常苛刻,多次找理由批我。那女孩也没有再理我。每次相遇,我都报以歉疚的目光,她装作视而不见。有一天,早上出操集合时,她没有出现;饭后集合训练,队列里依然没有她的影子。难道是病了?全天,我反复扫视队列,内心十分不安,但又不敢打听。
晚点名时,教导员宣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她被退学了!不是因为我,而是入学体检不合格,据说是血液指标有点问题,不符合入伍条件。她当天就被学校派人送走,回了江西。据说,临走时,她一再向学校请求,想带走军装留作纪念,但没有获批。
此后多日,她的名字一直在我心里回荡,愧疚、失落、不安的感觉始终徘徊在我心头,挥之不去。如果我能送送该多好啊!如果有她的联系方式该多好啊!但这一切都不可能,我不知道她家在江西哪里。
一个月之后,教导员在一次晚点名时告诉大家,她被江西省高招办协调到了南昌大学就读,已经入学。我暗暗替她高兴,多日的失落感一扫而空。
不久,军训结束,我回到了研究生队,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年底的一天,我忽然想给她写信。在信中,我为当初那件事情向她道歉,表达了没有送行的遗憾,我还给她讲述了学员队的新变化。我查好邮政编码,直接把信寄了出去。
两星期后,奇迹出现,竟然收到了她的回信。娟秀的字迹、淡淡的墨香、红格子的信纸。她在信中对我表示感谢,还讲述了新的大学生活,说她很怀念那几天短暂的军校生活。从此,我心中多了一丝牵挂,有事总想写信告诉她,我们联系了两年。
研三那年冬天,我写信告诉她,寒假结束很想去南昌看看她,因为我很快就要毕业离开上海了。她回信说了她的详细住址,以及春节后开学返校的时间。
寒假一个月,我心中温暖如春,充满了期待。我不知道她变成什么样子了,还能不能认出她;我也不知道她会怎么对待我,相处会是怎样的感觉。春节过后,正月十二,我离开秦岭山里的老家,向南昌进发。那时候,西安没有直达南昌的火车,只能先到武汉,再从汉口转乘长途汽车过九江到南昌。一路上,我孤身一人,千里奔波,历经周折。第二天深夜,我从南昌汽车站出来,在附近一个小旅馆住下,天亮后赶到了南昌大学。
在女生宿舍楼下,通过值班室的传呼电话联系了她,我开始忐忑不安地等待。几分钟后,她站站了我面前,一点也不陌生。在记忆中,她穿军装很美;没想到,她离开军校穿红装更美。那几天,我就住在南昌大学招待所,她每天下课都会过来,我们一起吃饭,一起游玩。她很容易相处,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有时候,你越喜欢,就越局促不安、手足无措、辞不达意。我是个木讷、憨厚的山里娃,说话做事常常笨拙,与她的优雅、开朗和美丽无法匹配。
我到达南昌的那天夜里,一代伟人邓小平去世了。第二天,我与她谈论这件事情,都满怀敬意。
我们一起登滕王阁,一起逛街,一起看电影,一起品评悼念邓小平的电视节目。元宵节那天,她带我吃年糕。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吃年糕,味道好极了!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正月十六,我不得不告别她,返回上海。临行前,在南昌大学门口的店里,我竟然鬼使神差,买了一只钟表,作为礼品送给了她。她把我送到公交车站,向我挥手告别。车开了,透过车窗看着她的身影,我心里非常失落。列车在浙赣铁路飞奔,我满脑子都是对她的回忆。
回到上海,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我仍然会给她写信,但她的回信似乎更慢、更短,而且内容趋于平淡。终于,我忍不住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情书。过了很久,大约两个月之后,我才收到了回信。信中,她说自己还不想谈恋爱,说她一直把我当作大哥哥而不是男朋友……。我泪眼模糊,彻夜未眠。
此后无数岁月,我经常想起那次南昌之行,想起远在天边的她,想起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有一段日子,每当夜深人静时,我就拿出她的来信,一封封翻读,一遍遍品味,无限惆怅。
研究生毕业后,我回到西安工作,生活归于平静。第二年,我谈了女朋友,并且很快开始谈婚论嫁。初夏的一天,草长莺飞,我突然收到了她的来信。信中,她说自己马上就要毕业了,很想来西安看看我。读了这封信,我心有酸楚,一直没有回复。有一次下课回到办公室,同事告诉我,有个女孩给我打来电话,说她是南昌的,让我回过去。我沉默了,没有回电。我要结婚了。
光阴似箭,二十年转瞬即逝。如今,在静静的夜里,我偶尔会想起她。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有时候很想联系她,想聊聊近况、叙叙旧,但我找不到她的任何联系方式,也不想四处打听。
人海茫茫,回头无岸。正如刘若英所唱,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她是我生命的过客,注定无法厮守;她是我温暖的记忆,将永远深埋心底。衷心祝福她,过得比我好!
后来
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
消失在人海
……
请关注公众号:“东方橡树林”
网友评论
注明体裁及配图十作者简介。设打赏功能,赏金归作者。
后期陆续结集铅印出版!圆您写字乐趣,开启快乐之旅!
投稿邮箱:dangdaisanwenshige@163.com
996551855@qq.com
联系 QQ:996551855 巧巧广告传媒工作室
添加好友备注:投稿
或失去了再爱你一次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