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的小学在村庄,初中在镇里,高中在城里,大学在隔壁市里,研究生总算是出了省。
小学在一个叫王庄的村里,后来我才知道像我们这样一个小村庄在当时是不能拥有学校的,是因为刚好处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阶段,三个村庄中才选出了我们村盖一座小学。
小学位置处在前后两个村庄的中间,绝不偏向任何一个村庄,居然连道路也是这样安排。前一个村来上学时需要先一路上坡,后一个村上学时一路下坡,放学就刚好相反了。如果让斯皮尔伯格选择,他一定选择先上坡的村落,而不会一整天担心晚上回家要费力。
前一个村庄有我的几位好朋友,至今联系,后一个村庄倒是多为地痞子,给我留下不好的印象。本村的几个男生长的高大强壮,在学校横行霸道,很是厉害,欺负起来人压根不分本村外村。
本村的女生多为我的好友,幼时比较腼腆,腼腆倒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我长的矮,男生多不与我走近。本村有一个女生姓韩,特别有经济头脑,还有具体实例。村里每家每户都有几块地,种的多种多样。而韩同学中午回从家里带来煮熟的花生、西红柿,一个花生粒一张纸、一块西红柿两张纸,算一下成本到底赚了赔了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为了吃上一口熟花生,撕作业本的事多有发生。
学校的老师我记得的仅有四位,女校长、女班主任、男老师、一年级的程老师。校长也兼职教音乐,穷乡僻壤的地方,她居然在教室里弄来了一架钢琴,大概不会有人对此怀有歹意,实在算是一个天外来物。班主任是一位年轻老师,经常和我们聊天,小学毕业留念合照活动也是她一手操办,五张照片还在我老家床头柜旁边的鞋盒里。男老师教的是科学,所以在他的毕业寄语里每个人都是未来的科学家。而程老师则作为我们的一年级启蒙老师。
初中到了城镇,镇里有两所中学。镇子东头多为走读生,我们需要住校的多在西校区,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西校区的高中一中录取率足足有百分之十二,比东区高了两个百分点。
本以为住校会自由潇洒,掌握财富自由,父母却不会支持这种胡思乱想,只给足生活费。那时候谁家有一辆三轮车,就是财富的象征。我家也有一辆二手的三轮车,母亲不会骑车,父亲在外打工,来回学校就只能依靠搭车。搭车可是门技术,上学时需要母亲出门拦车,回家时需要自己灵活,一不留神就只能走路回家。
九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学校的三个班级会将每个班级成绩好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九一班,这可是是考上县城一中的苗子!我的同桌和一位朋友家里有关系,是一班班主任的亲戚,自然就塞进来了。中午吃饭时候插班进入的会搬着桌子、椅子,在同班好友的帮助下悄悄入编。
我的同桌曾经豪言壮语:语文提高十分、数学提高二十分、英语提高十分……,我要上一中。另一个插班生顺利考入一中,高中甚至还与我同班了一年。
分在新的九一班多是在学习上会得到老师的重点栽培,以期望明年的招生比村东的学校多。甚至在大年初四就开始补课,那可真是毕生难忘。
毕生难忘情节如下:大年初四在学校补课,但是学校食堂不开门,校门可以自由出入,但是镇里上商铺几乎锁门。一行人走在空旷的大街上,左右两边都是雪堆。好在宿舍一楼的小卖部开了门,人手一包干吃面。刷牙用的是冰冷的水,洗头也是,那个补习期间就是这么过来的,更具体的我记不清。我们这群人中出了中国石油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的录取生。
应该是在2014年的夏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热闹簇拥下,县城一中的录取通知书被送往各个幸运儿家中,更幸运的是其中有我。
前些年到高中只能从镇里坐车,好在前两年路线改革可以从家门口坐车直接到县城。到镇里坐车已经不是搭乘别人家的三轮,我们家这个时候买了一辆电动车,便于母亲送我到镇里,后来弟弟上学可以从家门口坐车,倒成了接送妹妹到村中央上学的工具。
坐公交到县城的主干道下车,然后顺着大道走上两公里就可以到学校。从很久之前就有三轮车拉人收费,大概价格只有出租车的一半,但即使这样我也不会坐,仍旧走路。就这样走了三年,大街小巷、商贸市场,熟悉了县城的东西南北。
一十六班的班主任是一位地理老师,不知现在的同学们怎么称呼班主任,我们那时的称呼是“老班”,很奇怪的一个称呼。进班第一天需要自己去搬桌子、椅子,随便排列座位就好了。实验班是在七八月份就开学了,而且还有崭新的桌子板凳,我们普通班的则是木制的、传承了好几代的。后来你的桌子便成了你的身份象征。
我到的比较早,还可以占据教室中间部位,镇里来的同学几乎没有同班的。同桌姓高,个子也高。还没有在我的位置坐多久,我们老班就让全班同学全部站在走道上,然后按照成绩排名依次进入,没有了有力位置,我便赌气似地坐到了最后一排,高同学原本排名前六也随我坐在了最后一排。
后来高同学坐到了前面,而我也凭借中等成绩坐到了前面几排。后来还结识到了几位好友,有王同学、郭同学、杨同学、董同学等。
高一的宿舍关系也十分密切。宿舍有化学委员、体育班长。一次化学委员王同学带了一大袋子零食到宿舍,摊在桌子上让室友们随便吃。事后得知是买化学材料,每个人多收了两元钱,后来老师让他退给大家他觉得麻烦。高中宿舍晚上是禁止发出噪声的,每晚还会有老师巡视。一次我们几位聊得火热,被老师敲门赶到空地上,穿着秋衣秋裤跑圈。
宿舍门口有商贩,一般有炸馍小车、袜子小摊,一般家庭同学是径直走向宿舍的,富裕一点的则可以随手购置吃食。到了宿舍,手里拿着炸馍的同学可就成了大红人,与他关系好的同学会向前一步咬上一口,剩下的人则只能干咽口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