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四)

作者: 悟庄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09:30 被阅读4次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

“奚”是“如何”的意思。下面长梧子给瞿鹊子讲了“妙道之行”的境界。

“旁日月”就是与日月比肩,“挟宇宙”即宇宙在手之意。至德圣人的心胸怀藏万有,拥抱整个太虚,何止三千大千世界。因为心量含宏广大,与道契合,所以也能与万物为一,“为其吻合”,这是自然相合,不是“劳神明以为一”。“置”是放任,“滑昏”形容的是万物的参差不齐、错综百态。能够容纳、接受万物的个性,了无分别的等视众生,不论是无情众生还是有情众生,都以大慈悲心关照,这是真正的平等。“以隶相尊”,有几种解释。一种是解成:不轻慢卑贱之人和物,不以己之低微为可耻。这同老子所讲的“处众人之所恶”意思相近,说的都是圣人的谦德。憨山大师的注解是说:“言自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皆是以隶役相役而相尊者,此皆世之滑昏之人所为者。至人不与物伍,故一切置之而无心也。”这是从人类社会阶级间的不平等来说,至人没有物我,虽然在世间也要扮演各种角色,但都能随顺于人事,没有谄媚逢迎,也不会侮慢轻贱。

“众人役役”,芸芸众生都在迷茫、奔忙中,费尽心机谋划一生,却不识大道,正所谓“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实在来讲,我们的人生是这般境地,怨不得谁。人人都想着一生应该如何,但往往事与愿违,“应该”成了“活该”。与众人的自作聪明相比,圣人则是大智若愚,看似“愚不可及”。要学聪明容易,难的就是由聪明转为“愚芚”。

“参万岁而一成纯”,圣人这颗心,是无始无终,不受时间、空间束缚障隔。一万年也只是一瞬,此心虽历沧海桑田而不变,“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纯粹、纯正、纯净,于世不染,是“元亨利贞”。“万物尽然”,等于说“无物不然”,在道心的观照之下,万事万物都依着各自的“然”而存在,这就叫“自在”。“以是相蕴”,万物没有“不是”,因此也就无非,各行其是,相安无碍,彼此之间互为蕴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末后谈到生死,“悦生”“恶死”是常人普遍的心理,但是庄子却认为,贪生怕死是一种迷惑,是颠倒想。憨山大师在此地注解说:“圣人视生如远逝,视死如归家。”这种“视死如归”之心,不是普通人所以为的“断灭”,一些精神空洞、意志疲弱的人,经常会将人生看得很乏味、无趣,所以厌生而乐死。死是否就等于解脱,这要看对解脱一词的理解如何。圣人不可能轻生,而是比任何人都要重视生命,但是圣人不像平常人,只执着于这副形体,而是要关照真宰真君,保任妙觉灵明之心。从拥有生命开始,我们就在迷惑颠倒中,与物相刃相靡,忘记自己的本来面目,离觉、正、净越来越远。好比自幼背井离乡,无法回归故土的迷途浪子,不仅是身似浮萍,更主要的是没有精神家园。对于凡夫来说,这一生是沉重的,是充满无奈的。

身轻如鸿毛,所以圣人、至人、真人能够虚己以游世,是因为他们重性命、达生死,尽管处世有所不得已,但心无所住,随顺自然而不逆天。

相关文章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四)

    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圣人愚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予恶乎...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一)

    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二)

    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下面这十二个字,概括了人的各种情绪变化...

  • 读庄漫笔——齐物论(十三)

    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讲完了上面一大堆话,庄子感叹到:“已乎,已乎!”也就是“罢了,罢了”的意思。...

  • 读庄漫笔——齐物论(四)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这句话是子綦指点学生“道”在何处,其中透露出的消息,就是我们要了解的宇...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二)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什么叫“因是”,就是顺任万物的自然,“已”有...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接着上文“道通为一”,这...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一)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道怎么会隐藏起来,而...

  • 读庄漫笔——齐物论(二二)

    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儒和墨是庄子的时代,学术界的两大巨头,两...

  • 读庄漫笔——齐物论(三)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段文字。前面说过,子游见到老师的神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庄漫笔——齐物论(五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tl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