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喝水都长肉。" A君感叹着。
"我是怎么吃都吃不胖。如果你的肉能分一点给我就好了。"B君回应着。
像A君的人很多,像B君的人也不少。想胖胖不了,想瘦瘦不下,不管是哪方,想想都是痛。
而我,两种体验都有过。
结婚前,我的体重始终在40公斤上下,相差不会超过1公斤。你想,1米6的个子,40公斤左右,瘦成什么样?
上学时同学开玩笑说,身材像豆芽,就算放到油里炸也炸不胖。
工作后,还发生了一个误会。
有一次,中心的教研活动在我们学校举行,那天正好我导护,需要提前半小时到学校。到学校后没什么事,我便打扫着办公室,整理着办公桌。
外校一位到我们学校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来得也比较早。看见我在忙碌。亲切的问:"你读六年级了吧?"
"三四年级。"我玩笑着答。因为那年我正好教三四年级的数学课。
"哦,那算好身汉(闽南语,涨得比预期的还大或快)。"那个老师感叹着。
听到他的感叹,我笑了。因为太瘦看起来人就偏小。但三四年级的孩子如果那么大,那真的是长得太快了。
后来他知道我是老师,偶尔也会说起。
那时候一直想胖一些,但怎么吃也吃不胖。其实在伙伴中我吃的算是比较多的。有一些老师想瘦一点,平时就吃一碗饭。而那时的我可以吃两三碗。菜也吃的不少。但就是长不胖。
我想,那时候如果有什么药吃了以后能增肥,我一定会买。那时候太想长胖一点了。因为太瘦感觉不好看。
幸好我的脸不会太瘦,穿着衣服拍起照片来,显得胖一些。那时候的同事在一起都比较喜欢开玩笑。一位老教师玩笑说, 以后要相亲就要先拿照片去相亲。因为照片显胖一点,好看一些。
结婚以后,还是很瘦,仿佛所有的骨骼和肌肉都已定形。那时候我想,可能我这辈子再也长胖不了了。
没想到现在的我居然也进入喝水也长胖的行列。成了想减肥的一员。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长胖了呢?
从有了孩子之后。 怀上孩子,胃口一直不错,虽然感觉没比以前多吃多少,但体重却逐渐增加中。从突破40公斤,到突破45公斤。在怀孕后期,体重已突破50公斤。
在享受着期待新生命来临的幸福感的同时,也享受着增加体重带来的满足感,富足感。
有一个词用在我身上非常契合,那就是脱胎换骨。
快生孩子时,感觉整个骨架被放开了。生完孩子后,身体就没有再瘦下来。从50公斤左右,到再一次突破50公斤,再到突破55公斤,到现在的已经超过60公斤。体重一直增加,并没有减少的迹象。
尽管我的饭量已经从两三碗,降到了现在的一碗,但体重仍没有停止增加的半点痕迹。现在是真正体验到那种越想瘦下来越瘦不下来的感觉。
有时我在想,很多东西像胖瘦一样,都是你越想得到越得不到。这是不是自然规律呢?
但晚上漫步在溪边,在回顾过往,完成日更文的同时,我的思考却有了转变。胖瘦皆有因,胖不起来有胖不起来的原因,瘦不下去有瘦不下去的原因。
饭量只是胖瘦其中一个很小的因素。输入与输出的热量比才是决定胖瘦的主要原因。
年轻的时候我是闲不下来的,每天都不停地做事,而且喜欢运动,喜欢到处跑。
那时候到学校的工具基本上是自行车,上班的路上也是锻炼的过程。
那时候的工作量相对现在也多了不少。多的不只是课时,还有新手带来的不确定感,带来的焦虑感,很多事情都特别烧脑。
课余,外面的活动也比较多。跟同伴一起疯玩是常有的事。那时候喜欢爬山,喜欢一起去做一些活动。运动量是比较大的。
总之不管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都不少。
而吃的方面,除了饭吃的比较多,也会吃一些零食。但相对于现在的食物与零食,的确是少很多。所以从摄取热量来说,也是比现在少一些。
现在虽然也是很忙碌的,但运动相对来说就少很多。两点一线居多。就算周末也很少和伙伴出去玩。感觉与现实生活中的外界几乎失去了联系。很多忙碌的事都是在手机或电脑里。而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运动量是很少的。
运动量相对以前来说少很多。
但摄入量却比以前多不少。饭吃得比以前少,但现在的菜从营养到热量到数量都比以前多不少。其他时间的零食吃的也比较多。
同事们都喜欢带一些零食到办公室,忙碌的时候是很忙,但一坐下来就想吃,而且一开吃就停不下来。
当摄入多于输出时,会瘦下来才是不正常。
如此一深思,管住嘴,迈开腿,还真的不是谬论。还是很有道理的。
真想减肥,也是有可能的。控制不必要的摄入,增加必要的活动,特别是室外活动,锻炼的活动。
当然不管什么事,最重要的还是能坚持。只有量足够且能持续一段时间才可以见到真正的成效。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是不可能,而是要付出更多。
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