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素材积累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1-25 03:34 被阅读0次

文学创作的前提,是观察与素材积累。我不想从理论上就这个问题夸夸奇谈,因为这类的文章太多了。其效果并不理想。

我今天只讲观察和素材积累的两个小故事,读者可从中领悟其中的奥秘。

先讲一位活神仙:

从前有位老中医,名气很大,前来诊治的病人络绎不绝。

一个晚上,一位年轻人冒着倾盆大雨赶来,替自己的母亲求医问药。

刚进诊室,老中医便说:“你是骑着毛驴从城北赶来的吧!不用着急,有什么病人请慢慢讲来。”

老中医的话令年轻人惊讶不己。他虽然听说过老中医医术高超,但没想到对方竟然料事如神,连自己从什么地方来,是来替人求医问药的事都知道?这真是一位活神仙呀!

但是,小伙子没有来的急就这个问题深思,便将母亲的病症告诉了老中医。老中医详细询问了几句之后,就为病人开了几付药。

没过多久,年轻人的母亲痊愈了。

为了表示感谢,小伙子再次登门。谈话间,年轻人想到了第一次来诊室的情景,便问:“大夫,我第一次来的那天晚上,您怎么知道我是骑驴从城北而来,替人求医问药的?”

老中医捋一捋胡须,笑道:“这事其实很简单。那天雨很大,又刮着风,你的前身都湿透了,但后背却不怎么湿,因此你一定是从城北赶来的。而且你的鞋子很干净,没沾上泥,说明你绝不是走路而来。你也不像大富大贵之人,骑马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只有骑驴了。你的气色很健康,所以一定是为别人求医问药的。”

年轻人一听,恍然大悟。

这个“料事如神”的小故事,讲的就是观察的重要性。

观察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平时注意观察,并加以分析深思,才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挖掘出事物的细节,从而获得丰富的题材,写作时才可以信手拈来。

只注意观察,不重视素材的积累也不行,下面我们再讲一个积累素材的故事:

李贺是唐朝著名的“鬼才”诗人,他的成功,除了有天赋之外,其成功更得益于他善于素材积累。

为了搜集创作素材,李贺出门时,常常背着一个大锦囊。他在游走四方的同时,细心观察生活,并从中提炼自己的感悟,将所有感悟或随时想到的好词佳句,及时记录在一张纸条上,然后投入他背着的锦囊中。

每次外出归来,李贺的锦囊中总是有很多的纸条。然后,他就在灯下把各种纸条整理归类,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创作时使用。

这就是李贺积累素材的方法。

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李贺收获了丰富的生活素材,锦囊中的那些字条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中。每次创作时,他总能找到适合的素材。

可见,只有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善于积累,才能在创作时厚积薄发,得心应手。

相关文章

  • 观察与素材积累

    文学创作的前提,是观察与素材积累。我不想从理论上就这个问题夸夸奇谈,因为这类的文章太多了。其效果并不理想。 我今天...

  • 素材记录

    教育故事明星赛,常规进行。平时用心观察,发现教育素材,积累教育素材,培育教育素材,提炼教育素材,勤于积累,勤...

  • 第二季小学思维导图实战营【4/30】第四讲《思维导图与中年级的习

    《思维导图与中年级习作素材的积累》4点收获: 1.素材来源于生活,在平时要多看,多听,多观察。 2.素材来源于书本...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反思

    1.指导留心观察,学习积累素材。教学设计老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素材的积累。 2.突出习作的关键...

  • 关于写作过程的分析

    首先是素材的积累。素材积累在观察,在于感受,这个受主体感受、解释能力的限制,但是也能够形成初步的、相对零碎的材料。...

  • 少积累素材,多积累意象

    少积累素材,多积累意象 素材和观察,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几乎成了某种写作正确。可是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未经思辨...

  • 《学会写作》读书笔记(三)

    素材积累 素材积累分为直接素材积累和间接素材积累。 直接素材的积累,主要是通过感受法积累。就是通过亲身感受,通过眼...

  • 学会观察是游记写作的首要条件

    《游记文讲》之《观察:把握一瞬与一切》学习笔记 旅行中的观察,首先要明确目的是为了积累游记写作的素材;其次要全面细...

  • 四大素材积累法

    四大素材积累法: 素材积累:阅历、观察、思考、阅读 1、阅历 89年学潮时,我读大一。有从新疆来的激进分子,沿街扯...

  • 作文技巧十一 如何使文章中间具体生动

    一、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加强素材积累,做到胸有成竹。 细致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日记的习惯,储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察与素材积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kr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