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寂静了不少

作者: 乘风破晓 | 来源:发表于2021-08-11 15:53 被阅读0次

        身在异乡多年,心底总有个地方留给故乡。那是,无人可涉及的地方;也是无人可亵渎的情感……

        立秋,吃丝瓜,有“咬秋”之意。故而,驱车回老家,下地摘丝瓜,成了我这个周末最主要的安排。

        然而,回老家摘丝瓜,我的本意更在于“回老家”,至于“摘丝瓜”,不过是顺道罢了。毕竟,老家已无人居住,摘丝瓜,不过是探访老乡时,给予我的馈赠。

故乡的山

        我居住城市多年,父母亲友也都早些年离开故乡,进城工作定居。回老家,能看的不过是祖辈留下的老宅。在别人,也许没啥稀奇,在我,却别有情怀。

        站在老宅前的院坝上,只见多年的银杏古树还在,树叶在这夏末之尾、立秋之初还是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撒在我的脸上,亲切而温暖。而老宅,在银杏树的遮蔽下,显得凉爽至极,如避暑山庄一般,好不舒畅。

        老宅的堂厅摆放着外公外婆的遗像。我深鞠一躬,心里默念了一句:“我回来,看您二老了!”泪水不禁滚出了眼眶。

        我的童年是吃外婆捏的饭团和外公的下酒菜长大的,故而与他们格外亲切。记得他们离开的当时,我哭成了泪人。

故乡的乡村

          叩拜过二老后,我静静退出堂厅,到院坝里逛了逛。这时,有人推开掩着的大门进来。

        “我是觉得有人回来,原来是小小你啊!”

        进来的是邻居老乡袁婶儿。她是我外公兄弟的儿媳妇,按这关系来说我该叫她舅妈的。只是从小随别人叫惯了婶儿,她也不在意,就没改口。

        袁婶儿和她丈夫住我家老宅隔壁,他们儿子儿媳已经进城定居,他们二老不习惯城里生活,再是家里还有几亩薄地,舍不得,在老家住着,种点瓜果蔬菜的,还可以给城里的儿子儿媳送点,绿色的,也健康。所以,他们就一直在老家,舍不得离开。我们偶尔回来,婶儿都上门招呼,热情得很。

        “哦,是的,刚回来。婶儿,你好啊!”说着,我亲切得上前迎接。

        “好着呢!走,去家里吃午饭。”婶儿每次都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饭,毕竟我们老宅没人,不开火很久了。

        饭桌上,我跟婶儿拉了些家常,聊了一些儿时的往事,不禁感慨岁月匆匆。

        “那会儿你经常上婶儿家吃饭,就爱吃婶儿做的回锅肉,哈哈。那时还这么,这么小。”

        婶儿边说边一只手比划着我当年的身高。我不禁一乐。

        饭后,婶儿要带我下地摘菜,说是自家种的,没农药,拿回去吃放心。我也不跟婶儿客气,一起朝她种的菜地走去。

故乡的树

      一路上,除了我和婶儿,就没见啥人儿在路上行走。偶尔有汽车声传来,也不过是路过罢了。

      “村里人都好少啊,安静得很啊!哪里像城里,车水马龙的,想安静点,都得专门找地儿。”

        我感叹故乡的安静,婶儿却说:“可不,现在年轻人都进城务工了,有本事的都在城里安家了,即使没能力在城里安家,也是过年才回来一次,年后就又匆匆离开了。现在村里,也就剩些老人了。”

        婶儿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几许的无奈,或许他们这些不愿离开的老人,除了对老家的眷恋与不舍,更多的是想守住根儿。毕竟,对于老一辈而言,落叶归根,是他们固守的准则。

      谈话间,一位花甲老人蹒跚路过,婶儿和她招呼了两句,老人就朝远处走去了。婶儿说这位老人的三个儿子都进城了,但都还没买房,租住的地儿狭窄,不便接老人进城照顾,只是得空回来看看,老伴儿去年去世了,很多时候都是独居。

      这就是所谓的独居老人啊,我看着老人渐渐远去的背影,不禁感伤起来,城市的发展给了村里人更多机会,却也分离了太多家庭啊。矛盾,原来一直都在!

        不知不觉,我和婶儿已走到菜地。由于今儿立秋,婶儿说一定要吃丝瓜,就给我摘了一大包丝瓜,我不断感谢婶儿的好意。

        婶儿还摘了很多青豆,说是要给我做豆浆馍馍带回去。不由我推诿,婶儿已经抱着摘好的青豆和其他蔬菜往家赶了,让我自个儿再逛逛,要走时记得上她家拿豆浆馍馍。

        于是,我独自一人又闲逛起来。真的是,一个人,绵延弯曲的田间小路上,除了我,再无他人。唯一与我为伴的,就剩田间地头的蛐蛐儿青蛙和树上的秋蝉了。

        在我的印象里,儿时的故乡,收获的时节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或收麦,或摘菜,亦或推车运粮食作物进仓,还有就是大大小小的孩子满地头的跑来跑去,好不热闹。 再看看,如今寂静的故乡,我不免心生悲切。

        或许是我的无能吧,在外生活多年,我总适应不了大城市的喧嚣,总怀念故乡的炊烟袅袅和泥土芳香。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就是社会的发展,总有或多或少的失去,才能获得更多。只是,这其中的“获得”,也许我目前还是无法心满意足地接受吧。

        近傍晚时分,我准备驱车离开时,天边的晚霞妩媚动人,似一位张开双臂拥抱归来儿女的母亲一般,温柔恬静。或许,真的,那些不愿离开故乡的老人,在守根儿的同时,无时无刻不期待着他们在外打拼的儿女早些归来吧。

故乡的晚霞

      离开时,我带上了袁婶儿做了一下午的豆浆馍馍。到家,我将其蒸上,作为我们的晚餐之一。我细细品尝着袁婶儿做的豆浆馍馍,回忆着这一天回老家的所见所闻,嘴里不禁品出了甜与涩——甜的是豆浆馍馍的味道,涩的却是对故乡的依恋与无奈………


后记

      写这篇文章时,是我上班间隙。然而,我越写越感觉又回到那天回老家的时候,眼下城里工作的忙碌已荡然无存,周边不时走过的同事,已对我无碍,我是真的沉浸于文字的世界,回到老家的祖屋、田间地头……

        我是真挺没本事的,在外再久也怀念故乡,一直觉得故乡的一砖一瓦,才是美好生活的所在,对城市一直爱不起来,也适应艰难。然而,每次回老家,我就感觉一切美好泼面而来。即使如今故乡人去楼空,寂静了很多,但往昔的热闹美好还是会在踩上故乡土地的那一刻再次上演,感觉一切就在昨日,不曾离开。

        故乡,乡愁,也许是一把我永远解不开的锁……

相关文章

  • 故乡,寂静了不少

    身在异乡多年,心底总有个地方留给故乡。那是,无人可涉及的地方;也是无人可亵渎的情感…… 立秋,吃...

  • 《故乡的小巷》中国温婉派创始人晓晖

    故乡的小巷 现代-胡昆彬 故乡的小巷 悠长悠长 小巷里婉延的梦 爬满了记忆的乡愁 故乡的小巷 寂静寂静 小巷里孤独...

  • 《故乡的小巷》中国温婉派创始人晓晖

    故乡的小巷 现代-胡昆彬 故乡的小巷 悠长悠长 小巷里婉延的梦 爬满了记忆的乡愁 故乡的小巷 寂静寂静 小巷里孤独...

  • 《故乡的小巷》中国温婉派创始人晓晖

    故乡的小巷 现代-胡昆彬 故乡的小巷 悠长悠长 小巷里婉延的梦 爬满了记忆的乡愁 故乡的小巷 寂静寂静 小巷里孤独...

  • 故乡的月

    寂静的故乡, 寂静的月光。 独自靠着前窗, 望着那寂静的月光。 在那月光之中, 山岭高耸腾空, 树木郁郁葱葱, 溪...

  • 【故乡】故乡的冬天之--寂静与热闹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以上为农村俗语...

  • 2020-11-20

    太阳完全消失了的时候,我又回到了故乡。我的故乡是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整个村庄就被寂静吞...

  • 《领略了寂静》

    我领略了夕阳在旧房子上的寂静 鸟远离喧闹是正确的选择 果断的飞走了 留下犀利的目光 琴声追逐着早年的梦想 沾上泪水...

  • 城市寂静了

    文/子燃 城市寂静,心也静了 曾经的忙碌也迫停了 一切都没那么重要了 这时候我们怀念彼此 想起却又不知该说的话语 ...

  • 夜车

    灯火远处 船,人,故乡 飞驰过车窗外的暗影 寂静的心灵在颤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寂静了不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xsc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