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谍谍不休冷知识今日看点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1)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1)

作者: 谁动了我的窝头 | 来源:发表于2017-03-30 17:28 被阅读2109次

写在前边

情报工作,通常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人力情报,一是电讯情报。此前若干年中,关于人力情报,也就是间谍活动,我钩稽史料,写了些东西,既有在网上信笔由之的文字,也有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而关于我国电讯情报的发展史,属实着墨不多,原因不在于自己不感兴趣,也不在于资料搜集不多,更多的还是因为国内在这一方面尚无前人写出过一本基本的通史,自觉本人仅是雪泥鸿爪略有所知,岂敢发断章片语,以致贻笑大方?所以多年来,仅是在默默地搜集资料,在脑中思索其中不得解的问题,略有所得则狂喜不已。

好奇心使然,驱使我对这一领域发生兴趣的是30年前从一本儿童读物上看到过的关于密码编制的一篇小文,标题、作者均已忘记,但其中以字母代替汉字构建一个简易密码的样本,让我深感密码之神奇。从此,但凡有密码出现的文字,均能引得我的注意。但在读了诸多有关国外密码战的书籍后,我总是想知道国内的这一领域是何情况,可惜除了若干回忆文章和简单的编著的作品外,竟没有看到展现这条战线全貌的著作。

所以,我开始写这部名为《破密:中国密码战史》的长篇作品,只是圆自己的一个梦,或可作抛砖引玉之用,为其他同好者提供批评、斧正的一个靶子,进而得以呈现中国电讯情报工作的历史面貌。此次所写,与以往作品一样,史实皆有来处,绝不杜撰,分析皆有依据,绝不臆测。当然,作品优劣都在读者评判,我乐于听到各种声音,以求改进。

各位网友,如果拙作觉得或有可读之处,只请默默关注即可,勿须催更,我也可以无赖地说,催更无用。因为,说实话,什么时候能完成这部作品,我也不知道。

谨志。

第一章 密码战的开端

19世纪,电报作为最先进快捷的通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各国军政机关在使用电报中,为了通讯保密的需要,开始编制使用电报密码,同时,在各国的情报活动中,电报密码破译也开始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在这样的对密码攻与防当中促进了密码技术的发展。同样,电报技术自清末传入中国后,清政府也逐渐在电报中使用密码,从而密码破译活动也影响到了中国。

第一节 汉字,电码,密码

2015年6月,一则丹麦北欧亚洲研究所将由原丹麦大北电报公司编撰的世界第一本中文电报电码书《电报书籍》转赠给上海电信博物馆的报道见于国内若干媒体。报道称,

1870年,受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委托,丹麦天文学家汉斯•谢勒俄普始创了用四位数代替汉字的电报编码;次年,在此基础上编制的世界上第一部中文电报电码书《电报书籍》问世并投入使用。

众所周知,电报技术的兴起源于美国人莫尔斯。莫尔斯发明的以点、横来标示电码的方法被称为莫尔斯编码,使得人类通过电流远距离传输信息成为可能,从而促使电报这种19世纪最先进的远程通讯技术迅速兴起。但是,莫尔斯发明电码时只考虑到西方国家的字母文字,所以当电报技术传到中国后,如何在电报中发送汉字就成为了一大难题。

此前,关于是谁最早编制了中文电码,国内早有定论。如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所编的《洋务运动》中说,“当时在海关任事的一位法国人威基谒(S·A·Viguier)巧妙地发明了一套用数目字代表中国字的方法,便解决了这个困难。”丹麦天文学家汉斯•谢勒俄普发明了最早的中文电码又是从何说起呢?

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是有着俄国背景的跨国电报企业,它是最早在中国开办电报业务的公司,所以它也是最早面对电报中发送汉字难题的公司。汉斯•谢勒俄普则是有着博士头衔的天文学家,他在对天文学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解中国的天文学发展而自学了汉语。

大北电报公司的汉字编码需求与谢勒俄普的中文学识背景将他们联结在一起。1869年,开始在中国开展电报业务的大北电报公司找到谢勒俄普,请他研究如何将中文进行电报编码。1870年初,谢勒俄普挑选了5154个汉字,按照中国编写字典的习惯,按照部首、笔画的顺序和笔画数,给每个汉字编写了一组连缀的4位阿拉伯数字,也就是用4位数字来标示1个汉字,从而形成了他的中文电码编制方案。但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编码方案,并没有真正将这套方案应用到实际中。

大北电报公司则将谢勒俄普的汉字编码方案交给了在华法国人威基谒,请他对方案进行改进以期得以应用。威基谒在谢勒俄普方案的基础上,将汉字纳入棋盘格中,选择6899个汉字,自0001编起,均以4位数字对应1个汉字的形式,按照《康熙字典》的部首顺序,编辑了《电报新书》,于1872年出版,从而形成了最早的实用的中文电码。

民国时期通行电码本之一页。从中可见,以4位数字对应1个汉字、棋盘格排列的中文电码编排方式。

所以,关于是谁最早编制了中文电码这一公案,或者可以公允地说,是丹麦人谢勒俄普编制了最初的方案,而法国人威基谒使之实用化。直至今日的中文电报明码,都是按照他们两位最初的设计思想,以4位数字代表1个汉字,只是用字选择和顺序排列上略有不同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报新书》中收录的威基谒所写小引,

是书之作,专为传书寄信,有片刻千里之便。我西国地方,虽隔万里重洋,而书信往来,片刻周知,最为便捷。中国大邦,自不可少,且上海官商云集,人烟稠密,电报在所必需。子来中国日久,而中国字典阅之屡次,将其中必用之字,又部首“一”字起,至部首“龠”字止,共拣六千八百九十九字,编成六千八百九十九号,刻成电报书籍,在本局出售。凡上海与苏州往来书札,或照中国文法字样,或照电报书籍号头,本局皆可用电气,片刻可到苏州。再者,若商贾欲报货物行情,不欲本局得知者,在人另用别字,议定机杼报之,此乃谓之变法,听各选用,无不便捷。

在这篇小引中,威基谒特别指出,“若商贾欲报货物行情,不欲本局得知者,在人另用别字,议定机杼报之,此乃谓之变法,听各选用,无不便捷”。因为在电报刚进入中国时,确实是以为商家传递讯息为主,威基谒实际上指出的是商家在电报使用中如果需要保密,可以根据中文电码编制的原理另行编码,这实际上就是在编制区别于通行明码的密码。

随着电报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发展,清政府也开始使用电报。而军政机关的通讯保密需求,显然绝不会比商家为低,由此,中国的电报密码编制开始了。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

          第一章 密码战的开端

                      第一节 汉字,电码,密码

                      第二节 密码的诞生

                      第三节 密码破译活动与甲午战争

                      第四节 清末民初密码的应用

          第二章 破密第一人

相关文章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1)

    写在前边 情报工作,通常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人力情报,一是电讯情报。此前若干年中,关于人力情报,也就是间谍活动,我钩...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5)

    第二章 破密第一人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同样,密码破译活动作为一种...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2)

    第二节 密码的诞生 清政府最初使用电报,始于1870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出访法国期间。当时崇厚为处理天津教案而带使团...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3)

    第三节 密码破译活动与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是改变近代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和东亚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关于此次战争已...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4)

    第四节 清末民初密码的应用 清末至民国初年,是我国电报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以有线电报来说,国际线路通达全球,国内一...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6)

    第二节 破密第一人蒋宗标 “中国密码破译第一人”,这对于后来无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备受尊崇的称号。如同在...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7)

    第三节 张大帅的“黑室” 历史的真相很多时候是会让人瞠目结舌的。因为起用蒋宗标从事密码破译工作,奉系幸运地成为了中...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8)

    第三章 偷看他人信件的绅士们 密码破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报搜集手段,其使用者无不希望能够保守自己破译工作的秘密,所以...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9)

    第二节 偷密码的人 在世界近代电报密码破译史上,法国是公认的第一个创立专门军事情报破译部门的国家。据汤姆·斯坦迪奇...

  • 破密:中国密码战史(10)

    第三节 蒋介石与阎锡山的暗战 从北洋军阀时代起,密码破译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到北伐胜利后,国民党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密:中国密码战史(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jp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