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凡人闲文!傅申1980。圣贤书友会理事会·读书
368.孙子兵法23|“任势择人”何解?感悟孙子“变与不变”魅力

368.孙子兵法23|“任势择人”何解?感悟孙子“变与不变”魅力

作者: 丁与卯 | 来源:发表于2021-12-25 05:30 被阅读0次

    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341天,原创千字文第368篇。


    深耕简书,开会员返贝,点击蓝色链接:

    成为丁与卯旗下首开年度会员奖励200贝


    《孙子兵法》第五节“势篇”,鲜明提出了“择人任势”思想。

    孙子一席话,讲透了“造势”与“用人”、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对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原文】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释义】

    善于调动敌军的将帅,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被我调动;给予敌军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用这些办法来调动敌军,再用重兵严阵以待,伺机伏击消灭它。

    所以,善战者着力营造战场上有利的“态势”,而不是不顾客观条件去苛求部属,因而能够不强求于人而致力于“势”。

    善于创造有利“势”的将领,指挥部队作战就像滚动木头和石头一样。木石的本性是:把它们放在平坦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容易滚动;方形的木石容易静止,圆形的木石容易滚动。

    所以,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势不可挡。这就是所谓的“势”。

    【解读】

    孙子在“势篇”中,用“漂石”和“转木石”打比方,揭示了发挥军事实力的方法与途径。

    比如木石借助山势滚落,威力强大。孙子主张,作战必须创造和利用这种有利态势,最大程度发挥军事力量,争取胜利。

    读完“势篇”,尤其是结语部分,有三点体会不吐不快。

    01先利诱后威逼

    行军打仗,如何调动敌人?孙子曰:“以利动之”。

    这句话可谓至理名言,用利益驱使,才是调动敌人的最佳方式。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利益驱动,无论是对敌,还是对内管理,都是行之有效的妙招。

    甚至西方谚语直接点透了,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一手举起胡萝卜,一手握紧大棒,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当今仍是管理学的“绝配妙方”。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先利诱,后威逼,双管齐下,两手硬,很多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02先造势后择人

    孙子认为,不能强求人力去改变天地,而要致力于利用和创造有利态势。

    关于“任势择人”,应该先造势,而后择人,暗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把“势”建立在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在没有得到有利的“势”的客观条件下,不应该过分强求于人。

    二是就算得到了有利的“势”这种客观条件,也应该人随势转、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针对不同的“势”选定合适的人,根据不同的任务任用不同的人。

    相对于强大的势能,人的能力很渺小。

    而人要想伟大起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塑造态势

    这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

    03先客观后主观

    孙子既重视客观物质条件,又重视人的能动作用,这种朴素的辩证思想,是孙子军事哲学的突出特点。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要基于客观实际,勤于主观改造,最终形成有利态势。

    军事领域理论发展,先是说“有什么条件打什么仗”,如今说“像打仗一样训练,像训练一样打仗”,孰高孰低没有定论,发展到了不同阶段,产生了不同表述而已。

    但是关键的基点没有变化,那就是:基于客观条件,而后主观改造。

    换句绕口的话来总结:我们要善于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要在应变中找准变与不变的基点(不变的是客观现实条件,变化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效应)。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变现私教课(9)篇1528字,累计14946字。年度进阶营第280篇,累计474535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68.孙子兵法23|“任势择人”何解?感悟孙子“变与不变”魅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ql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