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来的时候就开始折腾今天要完成些什么,草稿箱里有几篇开了头的文,每一个看了看,稍微有心思的就补了补,但仍没有一个是自己想完全补充到完结的,无法找到一个可以让我沉浸到那写的里面去的点,写的感觉断了。
后来困意便就开始袭来了,我再挣扎着写,也没感觉到太多的意味,干脆把手机一放,眯着眼便睡过去了。
眼睛闭上的时候脑子也还在运转着的,若可以纯记下那会困的意识流或许也能成一篇像样的文了,那会那样想,但无奈困意太强大,连动手指头的力量都没有,于是在那意识盘旋一会后人便真的纯睡过去了。
睡觉便是睡觉,吃饭便是吃饭,这在心理学以及佛教里似乎都有些相同的见解。妄念常生自于当前所思与所行之事不同步,而我们本应该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样的,但现在有几人真能做到这样,我很是怀疑。
现在的人常干的是,吃饭的时候想睡觉的事,睡觉的时候想吃饭的事,走着的时候想坐着的事,坐着的时候又想跑着的事。人们总是在做一件事时候又想着另外一件事,总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又思考着另一步的打算,就是不愿意好好感受当前这个唯一现实。“我思故我在”成了很让人推崇的名言,大多数人倒也开始习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是很开心,明明生活在真实的现实里,却似乎又感觉不到真正的现实。

这大概跟人的天性有关。最近看一本书叫《人类简史》,里面讲促进“人”这个生物脱离于其他物种的原因,主要是“人”会讲故事,“人”讲出来的故事力量强大,能聚齐其它生物完全无法聚集到的数量进行团结和合作,正是这故事的力量让“人”脱离了普通生物的行列。但故事是什么呢?它是虚幻,是人的集体意识,是一个原本并不存在的东西,但却又使人完全相信的东西。人类发展到如今,正是靠这故事不断前进与团结的。但说到底这个仍只是人在思维里的一个东西,所以人的状态就应该是常思考的。
例如这世上本没有神,是有人想出来了神的故事,并也让其他人也信服了,于是神便产生了。在例如,划着几条车道的大马路,其实也并没有真实阻挡的墙,是有人创造了“你按着车行道开车,这样就会很安全”的故事,所以人才会在哪怕空无一人的车道上也按照秩序来开车的思维。这都是故事带来的影响力。
这本是极好的事,也让人完全区别于其他的生物,毕竟人都愿意承认自己比别的生物高一等,不然把你比作猪牛狗马一样,就是再觉得众生平等的人,心里也还是不太舒服的吧?只是如今人的胡思乱想太多,我反而觉得不是很好了。

我们唯一拥有的真实是我们现在这一时刻的真实。若在这样的真实里,我们都无法完全感知此刻的自己,只能活在过去追忆中或是未来的期盼里,这可并不是什么好事。过去不可追的悲伤,未来又有不可预料的风险,只有这一刻才是每个人真实能把握的境地。
但现在的你却时常在想什么呢——睡觉的时候想今天已发生的事,睡觉也睡得不安稳了;吃饭的时候想接下来要做的事,吃饭也没觉得香了;上班的时候想下班的事,下班的时候想明天又要上班的事……人就是这样将原本用来创造故事的能力全部给耗尽在生活的琐事中去了,这在我看来实在是不好。
譬如此刻的我,在写着文却在开始想中午的饭该吃什么了,唉,也不太好,不如便去吃好了。停下这胡思乱想,去做所思的事,若所思便是此刻要做的事,那就专门所思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