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尔·斯蒂芬森 I 翻译:诸葛恐龙
帕罗机场的跑道是不丹唯一的飞机跑道
大抽签-02
72小时后,喜玛娜雅山区一条被迷雾笼罩的峡谷中,一架美国海军的直升机盘旋而过。杜布坐在直升机中朝窗外打量。飞机此时正对着不丹的一条跑道做最后一次靠近降落的尝试。不过不丹全国也就只有这一条飞机跑道。
不丹全国的人口大约有75万,这就意味着他们有资格为云方舟提供两个候选人。计算方法稍微有点复杂:如果全球统一按这个比例挑选,那大概会选出2万人。如果每艘方舟子能容纳5个人,那整个蜂群就需要4000艘方舟子。每艘方舟子都需要一艘重载火箭将其发射升空。当然一旦它们到达伊希,一些安装和准备之类的工作也必不可少。
那么如果全世界的工业生产能力都投入到火箭、方舟子、太空服和其它必要物资的生产上来的话,这一切能做到吗?也许能,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不能。杜布觉得他们大概只能完成四分之一。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方舟子是不是真的能容纳5个乘客呢?毫无疑问里头塞进5个人肯定不会有问题,但是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每个人的食物供给能自给自足。在一个火车车厢大小的罐子里建造一个可长久持续的独立生态系统,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曾进行过一次广为人知的实验:生物圈2号。实验试图在一个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生态系统中支撑8个人,结果也没法长时间维持。不过这一实验受到了政治斗争甚至还有一些古怪的精神因素的影响。一个更靠谱的前苏联的实验则证实了这样一个结论:要提供维持单人生存所需的氧气,需要8平米的藻类,也就是差不多两个乒乓球桌面积大小的池塘内的绿藻。在外太空飞翔的方舟子有着较硬的内层和可充气的外层,其间的空间大小倒是比8平米大得多。但是如果方舟子还要自产粮食的话,那就需要更多的空间了。以上这些粗略的计算甚至都还没涉及真正复杂的部分:如何在长时间跨度上维持上千人的生存。仅仅做到不缺氧不挨饿还远远不够。人们还需要药物、微量元素、放松娱乐和时不时来点儿刺激。微型生态系统们需要杀虫剂、抗生素和其他各种在太空中难以制造的化学物质来修复自身避免衰退。帮助方舟子们避开灾难的推进器也需要补充燃料,除此之外它们还需要保养和维修。完完全全的去中心化云方舟只能是痴心妄想,如果没有一艘母舰作为中央储备库和维修中心,云方舟势必难以长久支撑。唯一能成为这个中心的就是伊希。虽然伊希原本可不是被设计来完成这些任务的。大家试图通过在伊希里面塞满维他命来渡过难关,但是这仅仅是推迟了他们耗尽物资的时刻。人们完全不知道如何在太空中制造这些物资,到了那个时候人们将会大批的死去。杜布没有发现任何人提出这个麻烦的问题,所以他猜测建舟师们一定已经知道并且开始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了,他们不想提起这个问题只是因为引起公众的疑虑和争论于事无补。显然杜布的工作就是做出一副一切顺利的样子给大家看。而今天,他的工作就是从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不丹王国带走两个年轻人。
他现在做的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真的能让来自全球的2万人最终在云方舟上幸福的生活吗?他脑子里有个小雨人在不停的念叨着:“杜布,不靠谱。”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停下来不再去想这个问题。
两个小时前,他们从停靠在孟加拉湾的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起飞。几个月后,他就将永远的离开这里,飞到绕地轨道上那个和这艘航母差不多大的飞船上去了。杜布仔细的观察过这艘航母,她根本就是一个人工岛,数千人被塞进了这个工业技术的结晶中。船上专业的船员和航母高效的运转都让他叹为观止。在营地里经过为期一年的训练后,那些从全世界通过抽签选出来的人,能否把这一切在太空中复制出来呢?
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再过半个小时,他就能了解得更清楚了。
海军直升机一头扎进了大雾弥漫的山峰之间,在云雾中穿行了好几分钟。机场里唯一的跑道突然呈现在人们眼前,距离之近让人震惊。直升机在离候机楼很近的地方做了个完美的悬停。杜布意识到自己牙关咬的太紧了,于是试图让自己放松下来。他提前上网搜过这个机场,它被8000英尺高的山峰环绕,全球只有8个飞行员有资格驾驶飞机在这里降落-甚至连他们也不愿在没有太阳照亮跑道的气候条件下做降落的尝试。杜布现在觉得要是他没有提前搜这些资料就好了。显然民航的规矩对驾驶海军直升机的驾驶员们并不适用,但是看着驾驶员操纵直升机降落依然让杜布紧张万分。他不禁心中暗忖,当坐在匆忙赶制的塞满易燃易爆化学原料的罐子里,被扔到太空中去的时候,自己又会做出何种反应呢?
他调整了一下座位,结果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从膝上滑落到了地板上。发出的声响几乎把塔维斯托克.普劳斯给吵醒了。整个飞行途中塔维一直坐在他对面,由于时差的原因,塔维在航程的最后半个小时里睡着了。塔维是个大块头,虽然个头不是很高,但是身体结实得像个摔跤手。他脑后的秃斑在大学期间还只是依稀可见,现如今已经无情地拓展开来,只在他尖尖的脑袋后面留下了一道僧侣般的发茬。也许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他戴了一副大大的黑边框眼镜。作为一名曾经的举重运动员,最近十来年他如同气球一般肿了起来,这个趋势在零时以后似乎还加重了。看到他现在睡得不省人事的样子让人颇为诧异,因为这段时间他总是一副一刻都停不下来的样子。
杜布非常清楚个中缘由。塔维渴望自己能被云方舟选中。如果他工作得足够卖力,尽可能多的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在推特上获得足够多的粉丝,也许某个大人物会觉得云方舟上需要这样一位专业的通信员:云方舟上的第一位也许也是最后一位新闻记者。在杜布看来这样的可能性极小。很多顶着哲学博士头衔的人,甚至不少还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都排在塔维前面。但是谁又说得准呢?再说他也不能因此责备他。
他弯腰从地上捡起了文件袋。它足足有一厘米厚,上面用印刷体写着"不丹 帕罗"。文件袋的封口还没打开。他本该在飞行途中阅读文件的内容,以便熟悉后续任务的流程。可是他却把时间花在了眺望窗外的风景上:孟加拉潮湿的绿色平原和遍布其上的水网。
为了充分利用机舱门开启前的2-3分钟时间,他从地上捡起了文件袋,撕开封口,抽出一摞纸来。这一系列动作足够惊醒塔维了,不过却没能让他挪动一下身体。他睁开眼看着杜布读起了文件。
“如果对方穿着红色、黄色、或者红黄色都有,那么对方的身份就是喇嘛,”他念道。“请向他鞠躬。”
“你不会是在说南美洲的羊驼吧?”
“开头的字母L是大写的。其含义是指神圣的宗教人士。请双手合十,身体前倾行鞠躬礼。”
“可我又不信……”
“这么做也没什么坏处,对吗?如果对方的左肩披着一大块黄色的围巾,那么他就是国王。遇到他时请把腰弯得更低一点。”
“谢谢提醒。还有别的注意事项吗?”
杜布旁边坐着摄影师马里奥:一个三十来岁,留着黑色短髭,操纽约口语的男人。他完全没有哪怕一丁点希望被云方舟选中的念头。飞行途中他花了一半时间阅读他的那份材料,另一半时间则花在了手机游戏上。相比杜布和塔维,他已经经历了更多类似的场面。他把手机往兜里一揣,加入到了聊天之中:“人们会把各种各样的东西交到你的手上。有些人真的是又老又固执,而且还带着滑稽的笑容。而那些东西也许真的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那他们为什么……”
“因为他们相信你会把这些东西统统带上太空,并且保管好它们。”
“噢。”
“所以如果有人交给你什么东西,哪怕你完全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请保持被深深震撼到的表情,鞠躬,小心的接过它,称赞一番,然后把它交给你的小助手。”
“小助手?”
“就是那些被挑出来一路跟着你的人。他们会帮你保管那些赠与你的无价国宝,然后把那些东西带回到直升机上来,这样你就可以空出手来合掌鞠躬或是和国王还有其他的大人物们握手。等我们回到航母上时,就可以把这些东西扔海里了。”
“你以前这么干过,对吗?”
“这已经是我第七十三趟绑票之旅了。让我们出发吧。”为了避免他的相机和包包撞上东西,马里奥小心的站了起来,挨个将它们整理好。塔维和杜布解开安全带,看向他等候指示。马里奥向舱门走了两步,此时飞行员刚刚把舱门拉开。湿冷的空气,混杂着松枝和煤烟的味道,扑面而来。
马里奥突然停下转过身来,紧随其后的杜布差点撞上他。他盯着杜布的眼睛说,“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杜布问。
“接下来的场面可能会很伤感。也许会是你有生以来看到的最令人伤心的事情。请做好心理准备。”
马里奥一直盯着杜布,直到他点了点头说道:“谢谢提醒。”马里奥跳下直升机,然后回过身重新把舱门给关上了:这样他才能给哈里斯博士拍上几张拉开门从直升机上钻出来的照片。
哈里斯博士在洞开的舱门口停顿了一下。穿着红色和黄色衣服出现在他面前的人至少有两打,边向他围拢过来边打着招呼。
他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弯下腰去。在他身前,马里奥的快门开始咔咔作响。在他身后,塔维的手机上发出了轻微的数字模拟的咔嚓声,他已经开始他的网络直播了。
本译文仅供个人研习、欣赏语言之用,谢绝任何转载及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本译文所涉法律后果均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简书平台在接获有关著作权人的通知后,删除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