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略】24 教化民风,整顿纲纪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2-10-01 06:00 被阅读0次

到达江西境内以后,王阳明再次入住萍乡武云观,又一次拜谒濂溪(周敦颐)祠,最后于正德五年(1510年)三月十八日到达庐陵任所。

庐陵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历史上涌现了如欧阳修、文天祥、杨万里、解缙等一大批名士。

但是,正德年间的庐陵经济凋敝,诉讼成风,老百姓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打官司,县衙诉状堆积如山。王阳明于是发布了第一份《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首先表示为大家感到羞耻,规定每次只能诉一件事,诉状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30个字。王阳明在提高诉讼门槛的同时,劝谕百姓知礼互让,和巽自处。

但是,不少人仍然呼号道路,王阳明一下子就接到数千案件,批阅其词,大多虚妄,凭空架捏。王阳明于是规定停止受理案件,若有急事,由乡老据实呈县,查无实据的,乡老连坐。同时遴选里正三老,委以断讼之职,囹圄日清。

适逢灾疫大行,缺食少药,致骨肉相弃,王阳明派遣医生下乡,并发布第二份《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称自己“中夜忧惶,思所以救疗之道,惟在诸父老劝告子弟,兴行孝弟”;要求灾民各念尔骨肉,毋忍背弃,洒扫尔室宇,具尔汤药,时尔饘粥;宣布贫弗能者,官给之药。

王阳明虑及百姓困难,三月自行免去百姓军粮折银,五月上报镇守府要求蠲免庐陵县折银。

针对县境多盗窃的情况,王阳明建立“保甲制”,盗情得以控制。

六月,发生旱灾,伴随火灾频发,王阳明再发《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要求各地修缮防火设施设备,拓宽火巷。

县衙破败,王阳明于是兴仪门,拓廊庑,增东西垣墙,修葺一新的县衙,建制齐整,气象庄严。

有严嵩《观王阳明书石刻》诗为证:

作宰庐陵县,阳明称古风。

起废葺宫宇,节用恤瘝恫。

刻辞招后来,庋石当庭中。

已叹仁言博,兼怜书迹工。

来游非在日,怀览意何穷!

八月,刘瑾等八虎伏诛,九月王华恢复南京吏部尚书待遇。湛若水寄来《秋怀三首寄王庐陵阳明子》,其一云:

秋月缺复圆,客行久不还。

不还岁亦暮,念子屡长叹。

叹罢继以歌,歌尽泪如泉。

何时得会晤,所怀万一宣。

十月,王阳明进京述职,事先无法确定今后的行藏,乃发布第十一份《告谕庐陵父老子弟书》,告谕“父老其各训诫子弟,息忿罢争,讲信修睦,各安尔室家,保尔产业,务为善良,使人爱乐,勿作凶顽,下取怨恶于乡里,上招刑戮于有司……县令且行矣,吾民其听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24 教化民风,整顿纲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bl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