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文韬》守土 疏释

作者: 如是秋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8:19 被阅读25次

    文王问太公曰:“守土奈何?” 

    本章开始讲到守土。守护国土,必然存在着内外关系。对内如何,对外如何。对内,处理好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对外就是国与国的关系。

    太公曰:“无疏其亲,无怠其众,抚其左右,御其四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

    不疏远宗族之人,不怠慢民众,安抚邻国,控制四方天下。不把国家的权柄假手于人,否则就是没法控制了。

    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慧,操刀必割,执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

    做事要合宜合时,明本末,知先后。本章的主旨是守土。我们现在讲是维护国家主权以及领土完整。这不仅仅是外交、国际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内政关系。安内为本,攘外是末。这就是明本末,知先后。日中必慧,有两层意思。浅一层是正午的时候,要晒干农作物,另一层意思则是天文历法官的事情,做天文历法的测量和优化,为农事提供更为精确的时间指导,这是很根本的事情。把农时算准了,那国内就富足了。操刀必割,浅层之意农畜之宰杀要合时机,深层之意就是练就锋利的军事力量,等到用兵时候有强大的战斗力,这是军事的战术素养。执斧必伐,敌人来了,我方就征伐,深层之意是有些周密的情报侦探小说传递系统和快速的军事反应处理能力,这是属于军事战略层面。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是故人君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于世。” 

    国力的强大,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久的天文历法知识积累,农事顺应天道,国力就越来越丰厚。有了丰厚的国力,就有在不伤农时而安排合理的军事训练,军事技术就高,也能建立完善的情报体系。情报体系完善,就能知己知彼,把危机灭于萌芽中,不用费太大的力气。根本在国力,国力增强的根本在“敬授民时”,人道合天道,国力大昌。谈仁义不是空口白话,民众都生活不下去了,还搞一些道德文章,一边压迫民众一边说施行仁政,这可能吗?这只是愚民的假仁假义罢了。管理国家,如何才能齐心呢?自古以来是靠血亲。所以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缘故。所以要团结宗亲而不能疏远。团结好了,能一心治国,就能国治天下安。国家的权柄是什么呢?一是农工商核心知识,也就是天道知识。二是军队的掌控权。这是两个权柄。

    文王曰:“何谓仁义?”  太公曰:“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 

    仁义的准则是民众安乐,整个以宗亲为纽带的国家管理系统畅通。顺道明智,就能保持威势。以顺道之德顺应天下民意,不以强力管理民众,这样天下就心服和乐。这就是守护天下人共同生活的和平的大地,如此是真正的守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韬•文韬》守土 疏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dki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