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诗创作技巧古体诗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长联细对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长联细对

作者: 8dd440ca7607 | 来源:发表于2019-03-30 10:04 被阅读7次

正如写诗难易,不在长短,对联之难易亦然。不过,长联字多,便意味着需要对仗的元素更多,所以细想长联的对法,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对仗意识,形成对仗思路,是一种较好的对仗训练方法。

说到长联,最著名的便是昆明大观楼长联了,上联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赴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是: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下联言故,浑然天成,让人叹为观止。此联之难,在于“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均是对滇池附近景物的描写,而“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又是云南曾经发生的故事,可不是胡诌。

所以后来许多小说常常引此联以表主人公才思泉涌,却不知这些典故放在滇池恰如其分,放在别的池,便是强行匹对,乃至驴唇不对马嘴了。正因如此,孙髯翁因此一联而名闻天下,那些写小说的,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没转行。

说回这千古名联,上下两联总计一百八十字,咱们若想对个下联,那就是九十字,可比此前仿写的古诗词长了不少。好在我们只是为了训练对仗意识,所以要求自然要下降一些,那么假设我们现在要写一个玄幻小说,讲的是男主角在滇池为岳父庆生,大舅哥为了难为他,所以出了这么个题目。

那么第一句可谓信手拈来,六十年往事,尽在身前。

所谓披襟岸帻,类似于袒胸露乳,在岳父面前当然不能这么放肆,所以要敛袖整冠,叹滚滚风流何似?风流对空阔,显然优于英雄二字。随后,便应该写岳父大人的丰功伟绩了,既然是写小说,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毕竟构筑情节远比对仗容易。

上联东西南北,为方位;下联可以颜色相对。

红色代表血,所以赤染云山,说的是岳父大人武力值超高,曾经一人灭一派;青袭残屿,说的是岳父大人一袭青衫在一个小岛上与罪恶斗个你死我活;墨泼金陵,说的是岳父大人文武双全,在人才辈出的金陵城写了一手字便折服了江南才子;紫漫武当,说的岳父大人拜访武当派,结果人一出现,便紫气东来,颇有威仪。这四句一出,岳父大人的人设便足够高大上了。

高人韵士,对名流俊杰;何妨选胜登临,对争相临君顿首;赴蟹屿螺洲,对言英功伟故;梳裹就风鬟雾鬓,对演绎出水榭露台;更苹天苇地,对况相往将昔;点缀些翠羽丹霞,对镌刻进青碑玄铁

名流俊杰、争相临君顿首,言英功伟故、演绎出水榭露台,况相往将昔,镌刻进青碑玄铁。说的是天下豪杰都对您俯身来拜,称道您的丰功伟绩可以演出一部历史大戏,而且出将入相的历史,早已经被刻在历史的丰碑中。

最后,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可对已赢得,几经沉浮、半世美誉、一堂桃李、千古婵娟

于是对成:

六十年往事,尽在身前。敛袖整冠,叹滚滚风流何似?道:赤染云山、青袭残屿、墨泼金陵、紫漫武当。名流俊杰,争相临君顿首,言英功伟故,演绎出水榭露台,况相往将昔,镌刻进青碑玄铁。已赢得:几经沉浮、半世美誉、一堂桃李、千古婵娟。

虽然颇有些登不上台面,但写入玄幻小说,还是能增色不少的。毕竟,玄幻小说的读者多半没有深刻的文言功底,看到九十个文言汉字堆叠在一起,恐怕看也不看便拍手叫好了。

相关文章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长联细对

    正如写诗难易,不在长短,对联之难易亦然。不过,长联字多,便意味着需要对仗的元素更多,所以细想长联的对法,有利于培养...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谐音联

    谐音能够成为一种常用的文案技巧,其关键还是得益于汉语字音超高的重码率。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两字同音,便可相互替换,...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字形对

    如果认为字母是字母语言中单词的构成单位,那么很显然,字母的组合只有一个维度,即前后次第相连。相对应地,汉语中单字成...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韵对之书

    古人与今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古代的读书人只需要学好语文便行了。 我们则不然,需要九门功课同步学,否则就不要想着上大学...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引言

    对仗与押韵同属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技巧,但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押韵完完全全服从于听觉,是基于汉字读音所开辟出的创作准则...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结语

    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唯有前期大量的积累,才能导致后期丰富的创作,这堪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了。 ...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常用字对

    古人虽然总结出了诸多对仗之词,并且编出了诸多启蒙读物,但是并未针对不同汉字进行更加详尽的统计,所以若想融会贯通,唯...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对联浅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绝非一言可以蔽之。 但是,对于任何一种文化而言,其最特立独行的本质往往蕴含在语言文字的特征中,这...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专用对联

    对联既是一种游戏文体,也是一种应用文体,而且用途宽泛,决不止春联这一出。就行业分类,便算容纳千行万业,茶馆客栈、服...

  • [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对仗宽严

    对于现代人来说,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但凡词性相同,便可以成联了。但细思之下,似乎有些问题,例如用长刀对小狗,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创作技巧]练对之长联细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gcj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