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离一年过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却有些想着过年了。是啊,现在每天忙忙碌碌的,谁不想着趁过年的时候回家好好放松一会子,更何况过年期间有那么多好吃的,而且理由都是那么理直气壮,一年就那么一次,当然要大吃大喝一下才行,就这样我胖你也胖,谁也不用嫌弃谁了。虽说现在年的气氛越来越淡了,可过年就是过年,几千年养成的风俗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各地的过年的习俗可能不尽相同,但是都有一颗火热的心,总结这一年,展望下一年。人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看来一年之计在于年更贴切、准确一些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340/da9e6f493d44aa24.jpg)
随着年龄增长,我也越来越怀念起小时候过得年来,那是快乐是那么的简单,很小的一件事都能让自己乐上一天。十几年前的家乡远没有现在这样的繁荣,道路不通,交流不畅,村里人对着村里人,很难见到外村人或外地人进入。要是把时间再往前推个十几年,听妈妈说那还有走街串巷的小货郎,卖个针头线脑、糕点点心,都是有的。一有货郎前来,村里立马热闹起来,大家纷纷聚拢过来,买不买东西倒是其次,关键是看看陌生人,凑凑热闹,说一会儿话,聊一会儿天。农村虽然发展慢,但也是在前进着,渐渐地有了小卖铺、开了集市,货郎这一行业也就渐渐看不到了。在我的脑海中,似乎有些关于货郎的印象,可片段是模糊的,那肯定是还是我很小的时候见过的,等到长大了,懂事了,也再也没有见过了。
没有了外来客的叨扰,生活多少少了些乐趣,每天在村子里疯玩、瞎转。终于等到有一天,来了一辆三轮车,车上面有一台机器,我却不认得,有经验的大人远远望去,就明白了是炸爆米棍的来了,啊,这可是一年难得赶上一次的大喜事啊,那时候你就是想吃爆米棍还不知道哪里有卖的的呢,炸爆米棍的来了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的在村里传开了,小孩子们也放下了手头的游戏,大人也撂了手里的活计,匆匆忙忙赶回家,赶紧的用簸箕簸干净半袋子的玉米,就马上出门炸爆米棍去了。紧赶慢赶,还是被别人捷足先登了,爆米棍机旁早就聚拢了很多人,有看热闹的,有炸爆米棍的。机器开动,轰鸣起来,靠得近的话连说话都听不甚清楚,这也是没大多关系的。将玉米粒倒进机器的一个进口,师傅再在里面倒进一点糖精,自己张一个麻袋,爆米棍就从另一个空洞里出来了,爆米棍出来的速度很快,师傅们却熟练的将发烫的爆米棍折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塞进麻袋,动作一气呵成,甚是流畅。
有些舍得的人家会专门炸一些大米棍,大米的吃起来不见的要比玉米的好吃,但挡不住物依稀为贵啊。而我却还是喜欢吃玉米的,光看那颜色就让人垂涎欲滴了,淡黄色,像是一个个圆柱形的气球。所以现在不用担心没有玩具了,一边咬一口,一边挥舞的手里的爆米棍跟小伙伴嬉戏打闹去了。炸好的爆米棍要好好保存,否则很容易受潮,那样就变软了,吃起来就不好吃了。最好找一个塑料袋装起来,这样根本不用担心受潮的问题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340/251a212df1558fbc.jpg)
既然爆米棍如此受欢迎,那师傅们为什么不经常来呢?就是因为太受欢迎了,而我们村又比较偏僻,所以即使师傅们一年到头在外跑,有时也来不到我们这里,不是不识路,而是没有功夫。
在这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对“爆米棍”怎么称呼,从来一直就是也叫爆米花,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食物,所以区别开来,终于以“爆米棍”命名了。
现在过年已经完全看不到炸爆米花的了,农村发展又进了一个阶段,商店超市都成买到爆米棍,谁还费事去炸呢。其实平心而论,很多人还是喜欢自己炸的,这是一个过程,返璞归真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9340/800aa07222aec02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