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绝笔之作通常被认为是作家的艺术创作巅峰,尽管在名气上可能没有《罪与罚》响亮。
先说读完这部作品的第一感受,两个词:弘大与伟大。弘大不是因为这是一部近八十万字的长篇巨著,更多是它带给读者精神上的那种恢弘感与广袤感。诚然从作品中我们既看不到鬼斧神工的自然描写,也不看到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既没有那种跨越古今的时空感,也没有面面俱到的细节把握(甚至有的地方前后矛盾),但这依然不妨碍这是一部弘大的作品。
想想也是,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亘古的西伯利亚雪原、动荡不定的社会就是这部小说最好的背景,作者将这些外部因素交给了读者去发掘,而自己则专注于描写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专注探索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作为读者,我们有了一种全然不同的阅读体验:比起其他小说读完仿佛面前站着千军万马,这部小说读完后好像就是一个人独自面对漆黑的深渊。
这种直指人心、一次次拨动灵魂之弦的描写带给人别样的阅读体验,读者会在某一章的某一节突然停下,然后像被扒开内心坚硬的盔甲,赤裸裸地站在灵魂脚下,反思自己过往的人生,继而跪倒在地,痛苦流涕。到这时候,你怎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下面,我试着从六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对于这部小说的一些想法和阅读感悟。
一、上帝是否存在
当这个问题不再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内心里的疑问,而是逐渐成为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声音高呼起来时,我们就应该明白,对于这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来说,思想基础开始产生了动摇。
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浪潮的侵袭、民众苦沙皇专制久矣.....这些因素的叠加让一些人的思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此时距离那场伟大革命的时间尚久,但从思想层面来看已有征兆。
然而正如一切事物的开始都是混沌无序的,此时俄罗斯旧的思想开始逐渐崩塌,而新的思想尚未形成,许多人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失去了方向,一时间所有人都想创造出新的思想与学说,看似百花齐放,实则混乱不堪,不仅如此,这场思想变革注定要有一些惨痛的流血事件为其做注脚。
于是便有了这起震惊全国的弑父案。斯乜尔加科夫在受到伊万“既然上帝不存在,便无所不可”的思想灌输后,杀死了自己的生父老卡拉马佐夫,随后选择了自杀。伊万在得知这一实情后陷入无尽的痛苦,最终精神崩溃。
有人认为伊万是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最黑暗的一个,但我却对这一人物报以极大的同情,因为在这一事件中他是受到伤害最大的那个。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思想变革中的过渡者,一方面他无法摒弃民粹主义与神学思想,一方面又无法完全依赖自身的理性思想自救,于是在两者中不断纠缠,不断拉扯,用伊万自己的话说:“我并非不接受上帝的存在,只是我谢绝他的拯救。”
正是在这样剧烈的思想斗争下,他才频频出现幻觉,从《宗教大法官》中上帝与法官的对峙,到后来自己与魔鬼的交锋,伊万彻底迷失方向,陷入思想的沼泽,成了“上帝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最大的受害者。由此可见,说伊万是本书中最具悲剧性的人物也不为过。
二、信仰与奇迹
这两者的关系极其微妙。究竟是信仰诞生了奇迹,还是奇迹催生了信仰,这个问题可能像鸡蛋问题一样没有答案。可我们不妨一层层剖开细看。
人们可以大致分为三类:有信仰且信仰坚定者,有信仰但信仰不坚定者,无信仰者。
对于信仰坚定者而言,他们相信奇迹出现的坚定性就像相信自己的信仰一般,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奇迹来像其他人展示自己信仰的正确性;对于信仰不坚定者而言,他们期待奇迹出现但对此持怀疑态度,而他们对信仰的态度也往往会随着事态发展发生变化;对于无信仰者而言,他们否决奇迹甚至害怕奇迹的出现,因为就他们手中所掌握的理论往往无法解释奇迹发生的原因,既然你掌握的理论都无法解释发生的事情,你又怎么确信能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呢?这是这类人害怕的根源。
于是在小说第七卷《腐臭》章节中,关于信仰与奇迹产生的戏剧冲突达到了高潮。德高望重的佐西玛长老死了,他的尸身并没有像传说那样长久不腐,反而以极快的速度腐烂并发出腐臭。
无信仰者开始狂欢和嘲讽,“喜欢看正人君子堕落”是这群人嘴脸的最好描述;接着是思想不坚定者,他们中一部分开始以此大做文章,宣泄长久以来的不满,于是就有了菲拉邦特神父大闹灵堂的场景;最后就是可怜的信仰坚定者,他们中开始有人失望、怀疑,动摇,最难过的莫过于我们的主人公阿列赛克。如果说与二哥伊万的交谈对他的信仰已经产生了挑战,那么佐西玛长老这件事则让他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自己的信仰,他想探寻长老受到如此不公背后的具体原因,于是他没有留在修道院持斋苦修,而是选择回到人群中去。
三、世界的本质
这个世界到底是以客观事物的组合存在,还是仅仅只是我们思维的投射。
由于认知偏差,我们对着这个世界的认识往往是不同的,例如:苍蝇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是不一样的,狗眼中的世界也和我们不一样,即便人类之间对世界的认知也有差别,物理学家有他眼中的世界、经济学家有他眼中的世界,社会学家也有他眼中的世界......
我们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是具体的,我们从别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是抽象的。
涉及到具体与抽象,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越是爱整个人类,就越是不爱具体的人。”我们为什么愿意爱一个抽象的观点而不愿意爱一个具体的人呢?我想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越是抽象的东西越是完美,而具体的人都是有缺点的。人类的体量与包容只在一个人身上不断展现,那就是自己。我们可以接纳自己的缺陷,包容自己的过错,体量自己的辛苦,可是对别人,我们难以付出十分之一。从这点上来说,我们是自私的,甚至我们对自己的憎恨、焦虑、批评都是爱自己的体现。
第二,期待却又害怕得不到回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任何年代都只是圣人的处世准则,对于普通人来说,只是一碗毒鸡汤。我们付出爱,就期待得到对方的爱,即使得不到爱,也应该得到感恩,即使得不到感恩,也不应该得到诬陷。当你付出爱却不知道自己会换得什么时,出于患得患失和自我保护的心理,我们往往会选择保留自己的爱。
但是我们真该如此吗?佐西玛长老教诲我们:我们应该去爱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观念,因为抽象的观念里产生不了真爱。我们爱一个人,就是既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爱他具体的样子,而是你脑海中他的样子。如果你们从未见过面,你怎么能说你爱他呢?你只是爱你那个抽象的观念,你只是在爱自己罢了。
同样面对这个世界,我们不能躲在屋子幻想这个世界的种种模样,然后向所有人宣布:我爱这个世界。要永远记住,在抽象和虚拟的世界,是不会有真爱产生的。
四、谁该为苦难负责
在小说第五卷《反叛》章节中,阿列赛克(即阿辽沙)与二哥伊万进行了一场思想交锋,伊万指出,这个世界不应建立在伤害无辜孩子的基础上。
他向自己的弟弟讲述关于五岁女童与八岁男童的悲惨遭遇,其中那个八岁男童的故事让我记忆犹新:一位将军庄院的童仆扔石块玩耍砸伤了将军心爱的猎犬的腿,这位将军当这孩子母亲的面,放出所有猎犬把她的孩子撕成了碎片。
伊万激动地问自己虔诚的基督教徒兄弟:“该拿他怎么办?”阿辽沙毫不犹豫回答:“枪毙。”
这一情节通常被认为体现了作者心中的矛盾。上帝可饶恕一切罪恶,只要犯罪者在受刑前表示忏悔,上帝就会向他张开怀抱,可是孩子何罪之有,孩子所受的苦难该由谁来负责,谁又有资格替这个孩子选择原谅?
这种事情在我们国家也有发生,一个男孩死了母亲,于是有人站出来这样安慰他:“这事你要能想开,生老病死无法避免。”安慰者用这句话起了个头,接着便开始讲述邻村某人在七个月大就死了父亲,又在九岁死了母亲,不一样过来了云云......说实话我极度反感这种劝慰方式,甚至可以说憎恨。
这种通过别人苦难来寻求安慰,或者说来消除自己苦难的方式非常令人不齿,哪怕在那时的我看来也是如此,只是我无法表达这一行为真正令我恶心之处。
现在我总算明白,这些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就将自己放到了上帝的位置,替别人选择了宽恕。那个“七个月死了父亲,九岁死了母亲”的孩子何罪之有?你凭什么替他选择原谅,你又怎么敢用这个例子去安慰一个刚刚死去母亲的少年?
我们都对别人的苦难负有责任,但我们都没有资格替别人选择原谅。所以在一个人遭遇苦难的时候,千万不要用这种方式去安慰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什么话都不要说,走上前去给他一个拥抱吧。
五、心理学的两面性
老卡拉马佐夫被杀了,德米特里(米嘉)成了嫌疑人被抓,大家对这一结果丝毫不感到奇怪,因为在大家看来,他有充分的作案动机。而且从现有的证据来看,都是对他极为不利的,米嘉此刻站在法庭上,成了待宰的羔羊。
当然也有相信米嘉是无罪的,比如阿辽沙,比如格露莘卡,法庭上,老二伊万说出了实情:“人不是大哥杀的,是斯乜尔加科夫杀的,而他是受到我的教唆”。
他的坦白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信任,反而导致了卡捷琳娜的歇斯底里:这个女人曾是米嘉的未婚妻,在遭到米嘉抛弃后爱上了伊万,此刻她不愿伊万为了救那个负心汉而毁掉自己,于是她拿出了那封信,那封对米嘉堪称致命的信。
信中记录了米嘉预谋杀人的详细过程,更为糟糕的是这封信就出自米嘉之手,这份证据的效力等同一张认罪书。米嘉承认写了信,但否决了杀人,可这毕竟又成为一项对他极为不利的证据。
于是,以这封信为大的故事框架,结合前期掌握的种种证据,公诉人开始了演说,在小说第十二卷《错案》章节中,作者用了四节篇幅来描写公诉人的演说经过。
这四节通篇读下来,不得不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剖心人物心理方面,已经到丝丝入扣的地步,简直就是在用一台放大镜把人物内心所有的隐秘呈现给读者。米嘉作为被告(更像是被扒光心灵外衣的囚徒),忍受着公诉人对自己鞭辟入里的分析。这已经算不得演说,简直算得上演绎了,如果不是早已知道事情的真相,读者仅从这段演说中,定会得出米嘉是凶手无疑的结论。
好了,公诉人演说完了,辩护人开始反击。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公诉人的演说不是理性分析,而是在用写小说的方式主观臆造,抱着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原则,辩护人同样用心理学分析为米嘉做了一通无罪辩解。可怜的米嘉就像铁板上的鱿鱼,一次次被翻来覆去的炙烤。
在这场法庭交锋过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心理学的两面性发挥到极致,读完让人大呼过瘾。想起之前读《红字》时对霍桑关于人物心理刻画的功力啧啧称奇,等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从这起弑父案件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的完整司法流程,更看到其法制体系中的人文主义。法制存在的意义不该是简单的惩罚,更应该承担起教化民众的职责,在这一点上,我们任重道远。
六、善良 、勇敢和正直
故事到了结尾,事实上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故事还远没有结束,但是作家的离世导致剩下的故事只能在读者脑海里上演了,可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这部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张力,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在这个不算结尾的结尾上,小男孩伊柳沙去世了,阿辽沙和一群孩子参加了他的葬礼,葬礼结束后,在伊柳沙生去过的那个巨石边上,阿辽沙对孩子们说了一番动情的话,读这番话的过程中一度潸然落泪,个中情感无法表述,原文摘录在此:
“诸位 ,我们很快就要分手了......我们在这里,在伊柳沙的大石头旁相约,我们决不忘记:首先永不忘记伊柳沙,其次我们彼此间也永不忘记......今后即便我们忙于种种十分重要的事情,不管是功成名就,还是遭到什么大不幸,都永远不要忘记,当年我们被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感情联结在一起,曾在这里度过多么有意义的一段时光,在我们向一个可怜的小朋友献爱心的同时,这种感情使得我们自己也变得可能比实际上的我们更好......
我亲爱的小朋友们,也许你们理解不了我要对你们说的话,因为我说的话往往很费解,但你们还是会记住并在将来某个时候同意我说的话。要知道,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于身心最有益的感受,某过于某种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从故乡故居保留下来的回忆......
首先我们将是善良的,这一点最要紧,然后是正直,然后——我们将彼此永不相忘......”
在通篇充满自由与罪恶的小说章节中,关于小男孩伊柳沙引出的这一情节无疑是一缕难得的暖色,当最终一切尘埃落定,这样一个结尾无疑给读者带了安慰与希望:哪怕这个世界再阴暗,哪怕人世间依然充满罪恶,哪怕四下的原野都刮来冷风,只要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年轻一代,能够积极向上,保持善良、勇敢和正直,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那我们这个国家,我们的民族就还有希望。
后记:
一周前就读完了这本书,一直迟迟不敢下笔,害怕写不好,诋毁了经典,最终在朋友的鼓励下才决定写完这本书的读后感。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大胆地将自己这篇文章冠以书评的称号,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从书中印象较深的几个点出发,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了点心得感悟而已。
不得不说,这是我近几年来读的最令人感动的一部小说,通篇读下来,你不光会惊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人性罪恶的精准把握,更会被作家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那种深沉的爱打动,我想,这才是这部书引发我产生共鸣的根本原因,作者对于那些阴暗面的描写,恰恰是其对这个国家爱的表现。
故事的结尾,米嘉还是被判有罪,他决定在流放途中逃跑,可正如他所言,即便逃到美国,他也要将自己变成一个“假洋鬼子”重新回来,甚至不惜弄瞎自己眼睛,死也要死在故土上,这样的话从米嘉这种人嘴里说出来,你就可以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了。
有人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国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深度,在小说译后记中,译家荣如德更是直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俄罗斯。”在读完这部小说之后,我想每个读者应该会有自己的答案,即陀氏之于俄罗斯意味着什么。
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心去读他的书,能有幸读完陀氏这本小说,应该是我今年上半年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感谢陀思妥耶夫斯基,感谢卡拉马佐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