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苦难年代的温情故事,一部闪耀人性光辉的文学经典,一段风月女人的命运礼赞,一曲大历史中小人物的生命歌哭。
宏大的历史叙事与个人的传奇经历相结合,深远的济世情怀与浓郁的生活气息相结合。王葡萄是严歌苓笔下最光彩照人的女性角色之一,强大而嚣张、坚忍而娇媚,其浑然不分的仁爱与包容一切的宽厚使其超越了人世间一切利害之争。
本书一开始就交代了在一九四四年夏天,史屯有了九个花样年华的寡妇,最年长的不过二十岁,最小的才十四,叫王葡萄。
小说的情节从葡萄以童养媳身份掩护公爹尽孝与作为寡妇以强烈情欲与不同男人偷欢之间的落差展开。
合上书,我看到了这个鲜活的寡妇王葡萄……
01 葡萄的“孝”
八个寡妇都救了“老八”(地下革命者),所以成了英雄寡妇,只有主人公王葡萄救了自己的老公,而老公最后还是死了,所以她成了第九个寡妇。
葡萄是孙怀清买来的童养媳,孙怀清在当地都被叫做“孙二大”,是个能人。
孙二大本来就是个清白的人,他足智多谋,心胸开阔,对日常生活充满智慧,对历史荣辱漠然置之。枪毙后被去收尸的葡萄背回来藏于地窖几十年。
他不能与外界接触,葡萄说什么他却都能懂,能看透。他教给葡萄很多生活上的方法,和葡萄一起,与历史的残酷性进行较量。故事发展到最后,大家被葡萄的“孝”打动,一起来掩护这个老人的存在。
02 葡萄不知道“害怕”
葡萄天不怕地不怕。日本兵的刀横在她脖子上时,文中这样描述:
“葡萄抽动一下肩膀,眼睛一挤,等刀发落她。”
外乡人来买烟的场景,还有这个军哪个军,她谁都不怕,她就认准理,干自己该干的,说自己想说的。
自己公公孙怀清在土改革命中被枪毙,她去找尸体的时候救了中枪没死的爹,藏在自家地窖20多年。连他的亲儿子都不敢,知道这事的朴同志也被吓跑了。可葡萄就敢想敢做。
史五合想以她私藏公爹为由占她便宜,她把史五合带到河上游的一个矮庙前,让侏儒们用石头、木棒活活砸死埋了。
葡萄一个人怀孩子到生孩子,再到孩子送走,全是一个人的主意,一个人操劳,她没怕过,也没让任何人知道。
03 葡萄“泼辣、耿直”
几位先生想要赊账,葡萄把秤一撂说:“没钱别买。若是回她:你公公都赊账。他是他,我不赊账。你当你公公的家?我谁的家也不当,买得起,买,买不起,饿着,光想肚皮不受罪,不想想脸皮多受罪。”
葡萄对政治从不敏感,她说:“今天打倒这个,明天打倒那个,打呗!又打什么了?”葡萄对一切政治运动毫无“觉悟”,百锤千炼地开会、教育,她还是顽石一块,气得人没脾气。
她养猪养得肥出了名,被选为模范,取养猪经的人从各地来了,要向模范学习。
她说:“你们学不会。你们不把猪当猪,咋学得会。”人说:“咋不把猪当猪了?”她说:“你们不把人当人,咋能把猪当猪?”
葡萄只是一心对她的庄稼、她的牲口、她的猪崽子、她看门的狗、她的爹、她的儿子、她的男人们好。
04 葡萄“不吃亏”
所有的锅都被用来炼钢,她就认准自己这口大锅要用来养那些猪,死缠烂打,终究把这口锅背回来了,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她路过柿子树下时,都没忘吃个柿子。
公爹叫她别偷青麦、玉米,浪费,她说公家的我不偷别人也偷,不偷吃什么。其实在那个年代,能活下来才是最根本的。大锅饭确实让人们更穷更苦更懒了。
05 葡萄是个“生活能手”
葡萄干得一手漂亮的活,什么活都是整套下来一个多余的动作都没有。能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过成琴棋书画诗酒花,学会捡蜀黍芯和蜀黍皮做猪饲料,在饥荒年代能把猪养肥。村民没人知道怎么吃鱼,她织网去捕,拿到城里去换吃的,偷偷看城里师傅怎么做鱼,有过日子的智慧。
06 葡萄还是个“撩汉高手”
她虽多情,你却不会觉得她烂情。她是个从不亏待自己的身体的人。她把身体和心分得很开。
她喜欢二哥孙少勇,却因为孙少勇让组织枪毙自己的爹孙怀清,所以她不饶孙少勇,生下孙少勇的孩子后,送给侏儒,她知道侏儒们会把孩子当宝,好好教育他。她每年会在侏儒们来这个庙的时节准时去送一些药品和孩子穿的、用的。孩子长大年年得奖状,书的结尾公公孙怀清死前还去庙里等着,见到了外孙和重孙。总算心满意足地闭眼了。
她喜欢冬喜。她有了冬喜后才明白,再累的一天都有盼头,只要晚上能和冬喜好上一回。闹上饥荒,人走路都费气,她天天盼着天黑,和冬喜往床上一倒,就不饥了。
她上去搂着他,舌头在他的大耳朵上绕。她舌头一动,他浑身一抽耸。
冬喜死后,春喜也和葡萄好。葡萄和他不一样,动的不是心,是身子。要是她的心能喜欢上春喜,她就不会把他的信和军衣收起来,防备着哪一天,她用得上它们。
朴同志也喜欢她,为了她,花光身上所有的钱给她买了一只鳖熬汤。
男人们一旦接近她,都会喜欢上她。

07 葡萄的“无知”与“知”
葡萄对她所经历的一个又一个运动是无知的,用书里干部的话说就是“觉悟太低”,可是王葡萄该懂得都懂,怎么照顾隐藏的公爹、怎么与男人周旋、怎么在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里不让自己饿死,她都懂,唯独对那些政治运动的起起伏伏浑然不知。这种从始至终的无知给了她共和国最初30年风浪中一个平静的港湾,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岁月里被打倒的一个又一个大学者、大作家、大知识分子,这些人就是什么都太明白了。
人啊,真的要有所知有所不知。看今天的社会,还是这样,敢于张嘴说“不知道”这三个字的人太少了,人都怕被别人看的无知无能,可是看看葡萄,那些被别人看起来最傻的人,多半都是过的最开心的,傻不傻要看结果的。
08 打仗、土改、革命、文革、知青下乡、计划生育
她是那个年代极少数活明白、还能活下来的人,看事通透。 她说,谁都待不长。八路军来了,也走了。土改队住了一年,还是个走。洋和尚,洋姑子,城里学生,日本鬼子,美国鬼子,谁待长了?你来了说他投敌,他来了说你汉奸,末了,剩下的还是这个村,这些人,还做这些事:种地、赶集、逛会。
知青下乡,生下孩子跑了,孩子没人要,葡萄认下了,这时的葡萄都是奶奶级别了。
书末了,村里又开始到处抓已生过孩子的妇女,强制节育。因为人数没达标,居然把一个未婚的闺女给节扎了,就因为人家烫了头发,就认定不是什么“好人”。
09 乐观的寡妇
这个寡妇非但让人没有觉察出一丝凄凉,反而是自由精彩,是一位张扬着民间生存哲学的快乐寡妇。那种乐观不是压抑内心痛苦的伪装,而是一种对一切苦难的无畏和随时随地自得其乐的天性。她不仅自己乐观,还带动了李秀梅这个寡妇也有希望地活下去。
葡萄对五个男人的心与性都释放得顺其自然,活脱,通透,内心没有撕扯,这样的女人应该是尤物。大事情上拿得定主意,果断,坚信活着比什么都强,有韧劲。被时代淬炼出强大的内心,被生活锻炼的无所不能。
那个颠狂着的年代,那个隐忍着的年代,看似没心没肺,其实是大千世界里懂得求生的大智慧。
人要承认自己苦,但是不能任由自己苦,人也许不能改变苦难,但是可以改变自己。
我欣赏一切能以没心没肺去面对大苦大难的人,我喜欢一切单纯美好,心胸开阔的个性。
严歌苓,女,1986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1989年赴美留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芳华》等。
我是文文心儿,喜欢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欢记录生活、记录故事;喜欢分享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和我一起来参加21天挑战营吧。(第一天)
其它专题链接:
感谢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欢就帮我点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
网友评论
我一直都没敢挑战书评,因为你们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