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单诗词历史
读古典诗词,品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

读古典诗词,品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7-04-06 16:13 被阅读584次

作者南怀瑾,国学大师。他的著作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使读者如同听故事。

这是一本小册子,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小故事,涉及诗话与人生、文化与文学、读书与论史。

第一次读到南老师的书,还是10几年前,我不禁拍案叫好,“可以为师也”,是这本书把我带入了国学之门。

1.诗词中的哲学

南老师指出,过去人家老说中国没有哲学,中国不但有哲学,几乎没有人有资格去研究。因为我们是文哲不分,中国的文学家就是哲学家,哲学家就是文学家,要了解中国哲学思想,必须把中国五千年所有的书都读遍了。西方的学问是专门的,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生理学就是生理学。

比如,唐诗《春江花月夜》,其中有几句说:“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与西方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意思一样。但前者在文字上更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不是哲学问题吗?宇宙哪里来的?上帝今晚吃西餐还是中餐?所以中国是文哲不分的。

图片网络

我记得的还有: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无常。

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寓意深刻,内涵丰富,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元稹这一首也广为人传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前两句常被人用来比喻爱情的忠贞,也用来形容见过大世面,对寻常事物不放在眼里。

长江巫山云雾,游于2015年12月

文史不分:中国历史学家,都是大文学家,都是哲学家。

文政不分:大政治家都是大文豪,唐太宗本人的诗也是极好的,所以他提倡唐诗。他的大臣都是文学家,如房玄龄、虞世南、魏征等,每位的诗都很好。只是因为他们的功业盖过了文学上的成就,所以在诗上并不太出名。

连大老粗皇帝刘邦也会来一首“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我很喜欢的一首词,曾反复诵读: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图片网络

听雨为南宋词人蒋捷所作。从少年到壮年、最后到晚年,以听雨为线索,作者用寥寥几笔,写出了自己的一生。

2.兴于诗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碰到人生的烦恼,西方人诉诸宗教,中国过去很多人都有诗的修养,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遇到无法解决的烦恼,写几句诗就化解了。比如,岳飞虽是武将,除了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外,他还写下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婉约的诗句。我们现代人遇到烦恼,多半只能是喝酒、K歌、上网吐槽等,比起古人的修养差远了。

每个人都有情感,如果压抑情感,可能变成病态心理。吟诗作画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基本修养,他们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上可以把牢骚发泄掉,诗歌即其一。

书中还提到了一首白话诗,很有哲学意味: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

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这首白话诗道尽了人类欲望无穷,到死方休!但也有的人是死也不休,死不瞑目。

除了诗词外,书中的两个历史小故事也深远地影响了我:

3.人生本无常,盛衰何足恃

故事一:唐朝郭子仪退休后,皇帝赐他一个王府。在兴工建筑的时候,他闲来无事,到工地上去监工。

他吩咐一个正在砌墙的泥工说,墙基要筑得牢固。

泥水匠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在长安,都是做泥水匠的,不知盖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

郭子仪听后,再也不去监工了。他想透了人生的一个道理,不是消沉,而是变得更通达了。

每隔1-2年去亲戚家,我都会发现小区的一些别墅已换人或人去楼空(有的还贴上了法院的封条)。亲戚说,“买得起别墅没啥了不起的,关键是要能长久住下去。”

当初,每一个住进去的人都会大肆装修,恨不得祖祖辈辈传下去。没料到,房屋这么快就易主了。

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豪宅的杭州胡雪岩故居,于1875年竣工(胡雪岩事业的巅峰时期)。后因家道中落,胡家后人于1903年将豪宅卖出。有道是富不过三代,胡家连一代都没有富过去。短短28年,豪宅换主人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胡雪岩故居,游于2009年9月

4.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故事二:“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廉颇与门客的关系无非都是利害,廉颇有权有势,养得起门客的时候,自然有人追随。廉颇失势时,门客自然做鸟兽散了。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个故事让我理解了生活中很多现象,不再愤世嫉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势利本是常态。所谓君子之交,陈义太高,普通人难以企及。

我很欣赏诸葛亮的一则名言: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在《历史人生纵横谈》中,南老师“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谈笑风生,信手拈来,让人爱不释手。

年轻的时候,我一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信心,拼命学英语和了解西方文化。是南老师的这本书让我重新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

去年4月,我在纽约出差,一流浪汉对我嚷嚷,试图乞讨。他发音地道,字正腔圆。我自嘲道,连乞丐英语都比我好。

可是,光英语好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中国人,如果不懂自己的文化,就没有根,缺少底蕴。但只强调国学,视野也会比较狭隘,难以适应全球化的时代。

或许,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 “全球观,中国心,专业能力,本土功夫”。

相关文章

  • 读古典诗词,品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

    作者南怀瑾,国学大师。他的著作一个特点是通俗易懂,使读者如同听故事。 这是一本小册子,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小故事,涉及...

  • 中国古典诗词的读思品悟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记忆符号、文化符号和情感符号。作为记忆符号,许多孩童时期、少年时代背过的诗歌往往勾起我们对...

  • 大诗人词人们的长情,专情&多情

    前些日子又听杨雨的《品古典诗词,悟人生智慧》几遍,就融会贯通把杨老师叙文人们的生平,诗词感情等慢慢内化输出这篇李杜...

  • 文化之旅

    风送兰亭 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神,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这是古典...

  • 【长篇历史权谋小说】 千古江山之斜阳草树

    作者简介:老张,中年油腻男,现居深圳,做设备销售,喜欢古典历史,品文字之美,悟为人之道。 作品介绍:刘宋之开国皇帝...

  • 《四时读书乐》赏析

    “用美的语言,剖析人生的感情,品古典诗词,悟人生智慧。”这是简知书院杨雨老师的讲课理念。我在简知书院有二百多天的听...

  • 2019-07-18讲读诗词,思解文言文

    这段时间,时常穿越。 借唐诗宋词,品赏历史人物的命运起伏与心潮涨落;读古籍人物及故事,悟名言至理。 熟记在心中的诗...

  • 二读红楼偶感

    初读红楼,还是初中。那时候,真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但是并没有多少感悟,只是读故事,品品情爱,更多的是摘抄诗词。 ...

  • 浪淘沙 刘禹锡

    读古典诗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浪淘沙.mp3 来自中小学资料汇 05:5907:20 ) 点击上方绿色小喇叭...

  • 茶道

    文抒诗词雅, 图有茶花趣。 茶道即人道, 细品方能悟。

网友评论

  • 山河一梦:现在都说国学,但是什么是国学,应该搞清楚。中国传统文化就都是国学吗?
    edwardzhang24:@山河一梦 请问您对国学的理解是什么?
  • 雨蓓蓓:国学,一种经过时间沉淀而成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沉淀的,真正的经典。
    edwardzhang24:@雨蓓蓓 是的
  • 留客天:中国的传统不能丢。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研究国学,普及国学。但是,对于国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探索国学的精髓。希望每个人都尽力,都提倡,都学学,都教教,广而天下。
    雨蓓蓓:国学一种经过时间沉淀而成的文化,经得起时间沉淀的,真正的经典。
    edwardzhang24:@留客天 是的,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 云淡风轻110:如今大势都去崇拜西方文化,却制千年经典于不顾。我现在也特喜欢传统文化
    edwardzhang24:@云淡风轻110 是的,传统文化不能丢
  • 雨蓓蓓:唐诗宋词很美啊,作为中国人懂一些还是有必要
    edwardzhang24:@雨蓓蓓 是的,谢谢你的评论
  • a318a8f43b38:上学时候极其厌恶学习,现在对中国古典文化很感兴趣。
    edwardzhang24:@蓝魔梦境 朝闻道夕死可矣,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哦
    a318a8f43b38:@edwardzhang24 是啊 现在有点后悔了 本该学习的年纪却浪费在玩手机和睡觉上了
    edwardzhang24:@蓝魔梦境 同样啊,阅历不一样了,一些想法也会变。
  • 九色喵:牵着盆友的手,我想吟诗:relieved::relieved::relieved:朋友在哪里
    edwardzhang24:@可可拉丁G0 握握盆友手,从此成朋友
  • 艾笑宇:过一阵,我也写一篇关于诗的。
    edwardzhang24:@PLAY小艾 好啊,期待!看来我们有共同爱好哈
  • 满满月:如今谈论国学的人少之又少,佩服!
    edwardzhang24:其实,国学和西学都重要,偏执于一端都有问题。

本文标题:读古典诗词,品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sunttx.html